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最新评论

赈灾凝成的中日亲善应常态化(图)

  5月18日,日本国际救援队一行二十余人到达中国四川北川地震现场——北川中学,利用国际先进的探测仪器与中国两支救援队分别挖掘废墟,救援受难学生。图为日本救援队在工作中。中新社发邹宪 摄

  中新网6月11日电 香港《文汇报》6月11日发表题为《赈灾凝成的中日亲善应常态化》的文章说,中日亲善关系的常态化,关键还是要看日本政府的作为。事实上,无论知华派还是右翼派,只要避免在历史问题上刺激中国,在亚太区域秉承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沿袭互惠共赢的战略思路,中日亲善关系就能沿着良好的趋势发展。


  文章摘录如下:

  如果说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访问使中日政治关系春意融融,四川地震灾害则使中日关系自民间深化。患难见真情,日本给予中国震灾的奥援,不单是政府的财物援助,更有日本救援队来华后不舍昼夜的奉献精神。震灾以来,有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和港澳等五支国际救援队伍来到灾区,日本救援队对死难灾民集体默哀的情景尤让国人感怀。搜诸近段时期的因特网络,中国官方、媒体和民间对日本的表现处处充溢着感激、尊重之情,以往那种不理性的调侃、指责甚至辱骂都在舆论空间消弭殆尽。

  中日一家亲,这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评价开始成为中国官方和民间对中日关系的新评价。笔者以为,这是赈灾凝成的中日亲善关系,体现了世界上最相近的两个民族在灾难来临之际的大爱情怀。人们观察到,意识形态西化,经济运行发达的日本表现出比欧美国家对华赈灾更为深挚和感同身受的同情和关爱,这种惺惺相惜,只有文化的共通和地缘的接近才能形成。正因为如此,日本媒体《每日新闻》曾对西方媒体所谓“中国政府封锁灾区出入”的消息帮助中国政府辟谣(见5月17日《每日新闻》),中国民间则发出“谢谢日本的声音”,日本救援队更透露他们的专业精神源自灾区女孩的感动。总之,因为一场赈灾,中日的历史的恩怨被化解,政治的壁垒被冲破。

  但是,随着灾情危急时刻的爱心激情的冷却,中日关系不能跟着冷却而重回既有的惯性轨道──政治互相猜忌、媒体煽风点火和民间怨懑指责。而应将在赈灾中升华的亲善关系巩固为常态化。但是,做到这点又何其难哉。不久前日本动用自卫队向四川灾区运送救灾物资的动议流产就凸显中日亲善关系依然面临着中日深层结构性矛盾的困扰。

  这种结构性矛盾因为历史积累的恩仇过于沉重,因为四川曾经在抗战时期遭受过日军疯狂的轰炸而对日本军机入境,中国充满条件反射式的民族伤痛。这就像两个泯去恩仇的兄弟,在握手和好的初始也会尽量避讳揭开历史的伤疤所引发的伤痛记忆。所以,中日关系虽然升华,虽然亲善,但是仍有解不开的集体无意识的心结。更重要的是,在以现实利益为博弈基准的国际政治平台上,中日间还面临着第三方势力的介入挑战,中日领土争端和能源冲突的现实矛盾,台海政局走向所引发的潜在龌龊,以及东北亚安全走向的不同态度等。更值一提的是,中日关系的亲善关系更受日本政坛左右政治势力分野的左右。如右翼小泉时代,中日关系濒临冰点,福田知华知亚时代,则中日关系春意融融。但是,据最新民调显示,福田首相的民意支持率已经降至20%以下,为2001年森喜朗内阁以来的最低。自民党内右翼分子也在喧扰夺权,国际社会也认为福田内阁具有“过渡”性质。果真日本右翼执政,中日关系因为震灾而凝成的亲善关系自然会遭受挑战。

  因此,中日亲善关系的常态化,关键还是要看日本政府的作为。事实上,无论知华派还是右翼派,只要避免在历史问题上刺激中国,在亚太区域秉承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沿袭互惠共赢的战略思路,中日亲善关系就能沿着良好的趋势发展。

  若中日间形成区域集成的大局共识,在东北亚中日韩、东盟10+3和广义的东亚集成这三个同心圆层次的区域集成中摒弃“都争第一”的自利,发挥类似法德在欧盟那样的支柱作用,以中日为核心的东亚区域将迈入新阶段,真正的亚洲世纪也将来临。果如此,中日间的历史恩怨,领土争议,能源争夺,朝核危机,台海困局将都会迎刃而解。这绝非虚妄的想像,基督教文化语境下的欧罗巴地区已有欧盟的模版可资借鉴。而东亚地区同属儒教文化圈(中日韩乃至东盟诸国又有汉字共通性),没有文明和文化上的冲突。而中日韩和东盟又有经济上集成的机制雏形,故而东亚最重要的中日两国间通过区域集成来化解两国歧见是可以做到的。

  当务之急,跃升中日两国亲善关系的关键是福田首相尽快决定下来出席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因为当震灾逐渐变成记忆的情况下,日本领导人出席京奥是对北京最大的现实支持。著名右翼政治家石原慎太郎已经决定出席京奥开幕式,福田首相还有什么可怕的?(张敬伟)
(责任编辑:曾玉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