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突破险阻传递大爱(图)

  6月10日,得知失事直升机遗骸和遇难者遗体被找到后,中新社记者贾国荣、王祖敏、张朔前往映秀镇救灾部队驻地采访。 中新社发 刘新摄
  5月16日,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刘北宪(右一)与记者刘小青徒步到四川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紫埔水库采访。 中新社发 肖龙联 摄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役报道,这是一次空前的爱心传递。面对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沟通海内外华夏儿女为己任的中国新闻社全体员工迅速行动起来,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把灾区同胞的呼唤传递给海外乡亲,以最强的力度,把赤子的问候送达受伤的故土。

  到达现场:近些、近些、再近些

  5月12日,雨后的北京凉爽怡人。
钓鱼台国宾馆附近的中国新闻社办公楼里,人们正在为一天的工作而忙碌,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惊天的灾难会在千里之外发生。去年的金秋,为参与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不少中新社同仁曾到过蓉城,并陪同海外媒体的老总们去过都江堰、广元、绵阳、德阳、阿坝等地参访,感受到锦江秋色的美丽动人、天府之国的物阜民丰。突然,下午两点二十八分,那里一阵地动山摇,灾难降临,半个中国都有强烈震感,北京也不例外。

  “7.8级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三十分钟后,中新社向海内外发出快讯,许多海外华文电台、电视台、网站即时插播。中新社社委会迅速决策,一面派四川分社记者马上了解情况、进行报道,同时命令重庆分社迅速派出报道小分队奔赴成都,一面由总社派人支援。12日下午和晚间,四川分社记者兵分三路,一路由资深记者杨杰负责,不顾余震不断,反映距灾区最近的四川省会成都应对灾情的情景,采写的通讯《今夜不眠 成都市民街头涌爱心》生动地记述了连夜排队献血的情景;一路由分社长邹辉率领摄影记者黄荣等人迅速奔赴震中汶川,途中迅速发出《成都地震见闻:有强烈震感全城市民街头避险》,行至都江堰至汶川约十公里路段时,由于山体滑坡道路受阻未能成行,邹辉一行人在第一时间发出了都江堰到汶川道路受阻的消息,之后迅速折回都江堰市了解灾情,并遇到了已赶抵现场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由于通讯中断,只能连夜返回成都播发灾区见闻,第二天一清早又冒雨赶赴都江堰灾区报道灾情;另一路由绵阳支社记者肖青负责,她顾不上家人的安危,全身投入对当地灾情的报道。肖青同志的丈夫是重灾区绵阳江油市的干部,已在抗震救灾中光荣负伤,但当时的肖青同志顾不上照顾自己的丈夫,坚持在采访报道第一线。中新社重庆分社在做好重庆灾情报道的同时,根据总社领导的指示,由副社长李安江率记者郭晋嘉、杜远驱车三百多公里,火速赶往成都展开报道。不待任何休息,又星夜赶往紧邻成都的重灾区德阳绵竹,最早发出当地受重创的现场新闻和图片。与此同时,总社记者孙宇挺、摄影记者邹宪、视频记者沈存旭当晚赶到首都机场,由于成都机场关闭,就飞到重庆,次日转赴北川重灾区,随后连续发出温总理到北川看望灾民等现场报道。13日,李安江一行在鏖战一夜之后又马不停蹄奔赴北川,翻山越岭、历尽艰险,在所有媒体中较早进入北川,由于当地通讯电力完全中断,李安江一行只得连夜返回绵阳,在那里发出了大量有关北川灾情的一手新闻和图片。

  5月13日,中新社总社指示正在北京的重庆分社社长刘小青立即中断手上的工作,紧急返回,刘小青与总社记者沈晨一道,从北京取道重庆,在重庆分社带上分社影视记者曹多然连夜冒雨赶往成都,到达重灾区都江堰时已是凌晨三时左右。十四日晨,中新社汶川大地震前线组在成都开始紧张的工作。

  5月14日,为了尽快赶到地震核心区,四川分社社长邹辉率分社摄影记者黄荣、中国新闻周刊女记者杨龙早上八点随救灾部队开始徒步翻山越岭向地震核心区汶川映秀镇进发,途中余震不断,他们冒着随时可能被石头砸中、随时可能坠入悬崖、河谷的危险,在行进到一半路程时,邹辉右脚大脚指被一块落下的石头砸中,但依然忍着巨痛前行,经过十多个小时、步行五十余公里,终于进入了汶川映秀镇,成为第一批步行进入汶川的记者之一,他们不顾疲劳和伤痛,立即开始投入采访并想办法发出稿件。目前邹辉已将脚指指甲整块揭除,仍然坚持在一线报道。中新社记者沈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刘震也于当日克服重重困难到达映秀镇,采写拍摄了温总理到一线视察的图文稿件。一篇篇来自震中的报道刊登在海外报刊上。

  已经退休的原四川分社社长、高级记者肖龙联六十有余,地震发生后,老人家亦立即投入战斗,重新拿起手中的笔报道灾情,并不顾年事已高,还数次进入了重灾区采访,同时动用自己在当地人脉资源为前线记者解决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在老家休假的资深摄影记者贾国荣主动请战,前往灾区采访。刚刚采访完火炬登珠峰的宋方灿、盛佳鹏顾不得从高海拔地区下来后进行休整,直接从拉萨经重庆赶到成都,并随后乘坐军方救援直升机赶到映秀镇。中新社记者刘洪涛、任晨鸣、齐彬、徐长安、德永健、陈文、宋鑫、霍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其中有多位川籍采编人员如肖龙联、杨杰、刘小青老家遭灾,祖屋倒塌受损,与家人联系一度中断,但他们全然不顾,一心扑在组织和参加抗震救灾报道中。更多的采编人员向社委会郑重申请,希望到一线采访。

  5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四川绵阳视察灾情,指挥救灾,中新社记者在北川、绵阳灾区一线又及时发出了总书记视察的。

  中新社《中国新闻周刊》在获得地震消息的第一时间,就通知在成都执行采访任务的记者杨龙中断原采访,立即向震中汶川进发。随后,又分两批派出刘震、秦轩、刘向晖三名记者赶往震区增援,其中杨龙、刘向晖经十余个小时的步行,刘震乘快艇并步行到达震中汶川映秀镇采访报道。

  中新社总编辑刘北宪16日深入地震重灾区都江堰等地采访,并看望一线记者代表,他并代表中新社社长郭招金和社委会向前方记者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和感谢。希望他们发扬中新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将这次抗震救灾报道工作做好。他说,全社员工都在关注、关心、支持着你们,希望大家在全力做好这次抗震报道的同时,注意安全。

  播发稿件:快些、快些、再快些

  地震发生当晚,中新社立即开设《汶川大地震滚动报道》电讯通稿专栏,全天候不间断播发稿件,及时报道了中央采取积极举措抗震救灾,各部门、军队、地方政府全力投入救灾,灾区人民勇敢面对灾难积极抗灾的全方位情形。仅仅5月13日一天,全天共发稿近四百篇,创中新社单日发稿量之最。

  除了来自一线的大量报道外,后方也加强策划,成立了专门的报道组,全力配合。总社记者撰写了《直面震灾大考 中国迅速应对》、《大难大悲情催生大爱与大勇》等“中新时评”,大量报道有关部委机关、各地各界关心灾区、积极救援、踊跃捐献的行动,展现出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全力抗灾的壮举。各地分社记者采写的通讯《灾区外的救援接力行动》、《“我们的心与汶川零距离”中原大地爱潮涌动》、《烛光里的祝福:力量再小,也是支持》等则生动表现了各地民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情景,仅5月14日一天内,就编发“八方支援”专题十组,集纳相关稿件近百篇。

  中新社驻香港、澳门、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分社和驻台湾记者及时报道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积极踊跃捐赠的情形,如通讯《中国领导人身先士卒激励海外侨胞爱心涌动》、《血浓于水 港人纷纷捐款赈灾》、《香港街头募捐赈灾:由一毫到千元大钞》、《华商为震区捐款六千八百五十万元》、《中国有难,就是我们华侨有难!》、《历经九二一大地震 南投民间协助四川救灾》、《台胞捐赠的首批三十吨救灾物资启程运往成都》、《加拿大华侨华人情系四川地震灾区》等,生动呈现港澳台和海外同胞情系灾区同胞、慷慨解囊的情形。

  至5月18日,中新社已经播发有关汶川大地震的文字电讯通稿近一千一百条,图片稿件一千六百多幅。与此同时,中新社所属各媒体也都行动起来,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都分别开设《关注汶川地震》、《蜀道险阻震区困 侨爱成城渡难关》等专题,发布相关图文视频稿件三千八百多条;向海外华文媒体提供了五十多块汶川大地震图文专版;影视部制作视频新闻五十多条,向海内外电视和网络媒体供稿。《中国新闻周刊》前方后方一起动员,调整出版周期,在5月14日抢编出封面故事为《大地震》的专辑。这期刊物发表了题为《面对巨灾,中国的勇气和行动》的评论员文章,发布了“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的图文消息,刊发了“驰援汶川:全国总动员”的专题文章。整个报道篇幅达二十七页。该期杂志在同行刊物中抢先面世,受到读者好评。

  据不完全统计,中新社所播发稿件被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光明日报》,泰国《新中原日报》、《星暹日报》、《亚洲日报》、《京华日报》,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加拿大《世界日报(温哥华)》、《现代日报(多伦多)》、《星岛日报(温哥华)》、《明报(温哥华)》,香港《大公报》,澳门《澳门日报》、《星报》、《华侨报》、《大众报》、《新华澳报》等众多境外华文媒体广泛刊载,境内外各主要网站也积极转发,引起了海外读者的强烈反响。一批批捐款涌向当地的人道机构、中国使领馆和中联办,一位位海外游子表示愿意向灾区提供协助……

  传递爱心:多些、多些、再多些

  汶川灾情震千里,华夏齐心渡难关。在全体员工倾力投入报道和参加社会捐助活动的同时,中新人还决定发挥海外联系渠道广泛的优势,推动更多的人向灾区同胞奉献爱心。

  5月13日,中新社携手海外四十余个国家的二百余家华文媒体,联合发起“炎黄儿女情系四川地震灾区”活动的倡议。倡议书说,去年9月,由中国新闻社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曾在四川省会成都市成功举行,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余位华文媒体代表与会,并于会后赴四川各地参访。该次华文传媒论坛还发表了以“华文媒体与和谐世界”为主旋律的《成都宣言》,明志践行。如今,与会者曾去过的不少地方都成为灾区,天府之国的许多同胞遭受了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处于断水断电断通信的困境中,不少人还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为此,建议参与此项活动的各媒体和更多的华文媒体开设四川汶山大地震专题(专版、专栏),刊登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慈善机构的联系方式,发动当地各界开展募捐,尽己所能通过各种途径让当地各界关注灾情,共纾劫难,对有需要的受众提供尽可能的协助。

  倡议发出后,立即得到海外华文媒体热烈响应。美国《亚省时报》立即在显著位置刊出有关倡议书,并与所在的凤凰城华人华侨读者取得联系,由知名侨领牵头,展开募捐活动,仅仅一天就有三十位当地华人华侨和十二家华人餐馆、超市和侨团献出爱心,共计捐款三万零二百美元,并由该报通过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转交灾区同胞。《中国新闻周刊》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倡议向灾区捐赠,已募集善款一千零七十余万元。中国新闻网联合地方网群动员网民向灾区捐款,《中国新闻》捐出了公益广告的收入……

  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正值抗震救灾进入攻坚阶段,无论是在一线报道,还是在后方支援,每一位中新社员工都正发挥自己的力量,为灾区解难,为国家分忧!(记者姚志峰) (来源:人民网-中华新闻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