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赈灾歌曲呼唤精品佳作 网友:请不要马虎对待

  歌词宜生动旋律要上口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文艺界积极行动,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影视、音乐等文艺作品大量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在地震发生后的45天时间里,已有200余首抗震救灾歌曲和逾十张音乐专辑与听众见面。歌曲创作演唱者的热情值得称道。但也有部分网友在细听作品后认为,赈灾歌曲中不乏应景急就之作,它们在赈灾公益与艺术感染力方面尚未找到平衡点。

  急就,但不能应景

  浏览各大网络论坛,不少网友对抗震救灾歌曲的质量都提出了意见。
网友“回天之舞”表示,不少赈灾歌曲尽管表达了沉痛的心情,但在旋律创作上草率挥就,他认为抗震救灾的旋律不在多少,但希望“既然要做就要做好,请不要马虎对待”。还有位网友对某张抗震公益歌曲专辑的质量提出了意见:“听的时候发现有很多杂音,不知是灌制还是复制生产的环节出了问题,既然在市场上出售,就应该重视质量,不能因为公益歌曲讲究一时的社会效应就忽视了这些技术上的东西。”

  除对一些新创赈灾曲目的质量不敢恭维外,还有歌迷提出,可以借鉴我国香港演艺界的做法,在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佳作上重新填词。比如,在香港荧屏播放率极高的赈灾主打歌《承诺》,其曲子就是取自Beyond乐团一首情绪跌宕、铿锵有力的代表作,反而要比那些不痛不痒的新歌更入耳。

  激情,但不能泛滥

  业内人士认为,引发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是公益歌曲打动听众的关键。“中国加油四川雄起”、“再大的磨难我们一起扛”、“让我们坚强”,诸如此类的口号,如果只是在歌曲中被简单重复,却不能给予艺术化的表达,恐怕很难打动听众。

  网名为“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一位听众在博客中写道:“很多歌词空洞乏味,更别提旋律。”他还举例———“某位音乐人创作了一首抗灾合唱歌曲,可看到歌词的内容是:受苦受难的四川同胞雄起,我们一起手拉手,众志成城,人定胜天……歌词不感性,不生动,缺乏真情,很难引起人的共鸣!”

  投入,但不能浪费

  著名影星成龙日前曾对电影界蜂拥关注地震题材表示忧虑,推及歌曲界,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井喷式出现的200多首赈灾歌曲,很真正有令人信服的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却不多。

  网友“北河”对某些赈灾专辑的行销举动表示了质疑:“很多专辑说要首先运往四川灾区,赠送给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广大军民。但这样做有没有考虑到灾区实际情况?”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阿彦告诉记者,虽然赈灾歌曲的价值不能单纯用听众的反应来衡量,但目前确实只有少数曲目能通过广播等媒体与广大听众见面,大多数作品是湮没无声的。记者走访几家音像制品店发现,虽然各地“急就”的赈灾歌曲专辑均被摆在货架的显著位置,但除了《生死不离》等个别专辑外,大多数专辑由于曲目内容和风格的雷同,问津者并不多。

  网友和歌迷的声音提醒创作者们,赈灾任务当前,光有热情,喊几句口号、编两句概念化的歌词,无法创作出真正走进灾区和全中国百姓内心深处的佳作。好的音乐,决不应该让人过耳就忘。(实习生赵鹏飞记者 伍斌)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

相关新闻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