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机场线正式开放,在机场3号航站楼内过往的乘客纷纷掏出相机与新线列车合影 |
千龙网北京7月19日讯(记者 吕峥)今天下午14时,新开通的地铁10号线和机场线正式对市民开放,奥运支线暂不对市民开放。截止到18时,短短四个小时内,十号线客流就达50374人,机场线刷卡进站量为3769人。本网记者有幸乘坐了机场线首班车,第一时间感受了这条有着“国门第一线”称号的城市轨道交通。
拒绝朋友送机 选择新地铁出行
不到中午1点,记者来到位于东直门的机场线首发站,在东直门立交桥东北部的一个进站口记者看到,为了防止乘客拥挤,工作人员已经在入口处用警戒绳拉起了排队线。
|
排在第一位的卢先生告诉记者,他和两位同事来京出差,将于今天下午四点乘飞机返回深圳。“昨天看新闻时知道机场线今天开通,特意拒绝了朋友要开车送我们去机场的好意,选择乘坐机场线。”卢先生表示,他中午1点就赶到了东直门站,为的就是能乘上首班车。“以前去机场打车都需要差不多一小时,听说乘坐机场线不到半小时就到了,今天一定要体验一下。”
记者见到市民李女士时,已经是2点15分了,她告诉记者今天特意放弃了开车,乘坐机场线去接下午2点30分到达机场的儿子。“以前去机场接人,一般都是提前两个小时就从家出发了,就怕路上堵车耽误事。你看,现在2点多了,我们刚坐上列车,但是一点都不着急,因为路上肯定不会堵车。”李女士一边指着手表一边对记者说。
| |
李景玉老人“意外”成为机场线正式开通以来首位购票的普通市民 |
7旬老人成首位乘客
在所有的人群中,记者发现一位老者手拿一把蒲扇和头戴一顶草帽,并没有携带任何行李,与周围的乘客截然不同。通过交谈,老人告诉记者他叫李景玉,家就住在机场附近,老人是看着机场线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的。今天中午,已经是74岁高龄的老人特意从家中打车赶到东直门机场线首发站,想在第一时间体验这条现代化的轨道交通。
下午1点50分,还没有到对市民开放的时间,李景玉老人已经随记者进入机场线东直门站,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老人很从容地走到售票台前,用25元钱买了一张车票,因此成为机场线正式开通以来首位购票的普通市民。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老人顺利地通过自动检票机,沿着滚梯来到站台。在站台上,老人不停地东瞧西看,并拿出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让在场的记者帮忙拍照。登上列车后,老人径直走到车厢前部的驾驶室,观看司机如何驾驶车辆。
“机场线既平稳又凉快,比现在老线的地铁条件好多了。”坐在崭新的座椅上老人对记者说,机场线列车不仅车厢环境好,座椅也很舒服,“有点像坐飞机的感觉。”
在得知自己是首位购票的乘客后,李景玉老人显得异常兴奋,连称“没想到,没想到。”20分钟后,列车停靠在机场T3航站楼,老人走下列车,再次要求记者帮忙给他和列车合张影。
| |
为留首车车票 乘客补票出站
在机场T3航站楼机场线出口,乘客刘先生拿着车票却迟迟不肯出站。“今天是机场线开通的第一天,我特意放弃了乘坐出租车而选择轨道交通。因为是首班车,平时又有收藏票证的爱好,觉得这张车票很有保留价值。”刘先生着急地对记者表示,但工作人员告诉他出站经过闸机时,车票会被收回,他实在舍不得这张有特殊意义的车票,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经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刘先生决定再花25元补一张票出站,这样就可以将先前够买的票收藏。“50块钱坐了一趟机场线,价格有点高,但能收藏一张首班车的车票,花这点钱也值了。”拿着车票出了站台,刘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
| |
沿途风景吸引众多乘客 |
我要把北京的快车都坐了
“我听说特别特别地快,就特别想坐。”今天一早八点多,8岁的于诗洋就和妈妈到了东直门机场快轨站,由于下午才开通,母子俩到王府井逛了一圈,又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坐上了首班机场线列车。“我要把北京的快车都坐了!”小于很认真地对记者说。于妈妈告诉记者,坐完机场线,她还要带孩子去体验一下10号线,“包括京津高速这些车,他都想坐坐呢。”于妈妈说。
随着机场线列车加速运行,小于一边望着窗外,大声说:“忒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