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享受社区化服务,啥事不用跑远,方便!”山东省诸城市昌城镇福胜村村民邵世光的心里话,说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和温暖。
在新时期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曾首创“农业产业化”模式的诸城市,去年以来又创造性地开展“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建设,使全市70多万农民像邵世光一样,相继迈进“2公里社区服务圈”,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便捷、周到的社区化服务。
以县市为单位连片推行农村社区建设,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对此,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作出报道,中央和山东省有关领导分别给予肯定,民政部也将该市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这固然有党委的科学决策、政府的强力推动,但推行之快、效果之好、影响之大,则饱含了该市人大常委会点、线、面的监督支持。
点上切入,专题调研为农村社区建设献策 诸城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有1337个村(居)。长期以来,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区和乡镇驻地,偏远村庄距公共服务所在地动辄数十公里,一些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基于解决农村公共服务被“边缘化”的问题,诸城市委作出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决策。
该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建设农村社区是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重大课题,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意义重大。为此,他们通过召开主任会、读书会等方式,认真学习了中央和民政部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精神,统一了常委会一班人的思想,决定从人大工作的职能特点出发,对农村社区建设给予强力支持。
由于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物,全国还处于实验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有很多工作需要摸索开展。如何发挥人大的调研优势,为市委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成为人大常委会首先考虑的问题。于是,常委会驻会主任分成5个调研组,到全市13处乡镇街道,就如何做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为保证调研工作的科学性,他们先后调查了100多个村庄,走访了800多名人大代表和农民群众。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一连串的问题显现在他们面前: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如何定位?社区布局划分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老百姓能享受到什么样的服务……这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引起了调研组的深度思考。他们先后10多次开会研究,分析问题,探寻对策。在这期间,他们还组成考察组远赴宁波慈溪等地参观考察。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形成了一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报告从职能定位、社区划分、服务内容、资金投入、人员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意见,对市委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有关政策、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在全市有序展开,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线上推进,滚动监督为农村社区建设把脉 “建设农村社区的本义,是为农民提供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所以,我们监督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应牢牢把握便民利民这一主线,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2007年底,在诸城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的农村社区建设视察活动中,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李宁对参加视察的代表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此时的诸城,农村社区建设正在全市陆续展开。在辛兴、相州、昌城等乡镇的社区中心村,视察组了解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与农民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视察发现,个别社区服务中心由于规划标准偏高,造成资金缺口较大。一些村民也担心,这会不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对此,视察组提出:要节约建设成本,社区服务中心应尽可能利用闲置公有房屋改建、扩建;经济条件较好又没有现成房屋的,根据社区长远规划实行新建。该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认真落实。据悉,该市建成的农村社区中有80%都是利用闲置房屋改建而成,没有增加农民群众一分负担。
2008年初,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视察的时候,诸城近三分之一的农民已经有条件享受社区化服务。这次的视察,老百姓的话多了,争相诉说社区化服务的便利和对未来社区的期望;代表们也忙了,详细了解社区化服务的范围和流程。一位到社区办事的老大爷乐呵呵地说:“社区服务就是便利,不用再跑40多里的镇上了。不过要是服务中心设在俺们庄里就好了,这6里路也不用跑了!”这位大爷也许不会想到,就这么随口而说的一句话,被视察组原汁原味的写在视察报告里,并建议市政府: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选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域特点、资源配置、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中心村和服务半径以2公里左右、涵盖5个村、1000到2000户为宜。后来,市政府据此在全市增设了10多个农村社区,将农村社区的服务半径由2-3公里缩短为2公里,使全市农民群众可以更近距离地享受社区化服务。
2008年5月,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农村社区建设专项报告。为保证审议的针对性,他们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会前先到所在社区或附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再参加集体审议。“要扩大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不能局限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治安、保障优抚等"七站一室"的服务,应根据群众需求把供销、农技、邮政、电讯、农合、保险等事项都充实进去,为农民群众提供"一揽子"服务。”“要加大社区中心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强中心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吸引周边村庄群众向中心村聚集,这样既可以集中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又可以腾出土地来发展二三产业。”“要组织多方位、宽领域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管理社区、服务农民的能力,做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力求"以尽量少的人员提供尽量多的服务"”……参加审议的组成人员踊跃发言,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一条条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这次审议,成效最为明显。市政府认真落实整改,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李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市开展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在一次视察活动中,我们发现社区卫生站的药品价格比社区外面的药房贵。这样不行,农民享受不到社区化服务的实惠。向市政府反馈后,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我们实施滚动监督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问题和不足找出来,帮助政府把准便民、利民的方向,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完善,使其成为真正的惠民工程。”
面上拓展,作出决定为农村社区建设助力 为尽快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诸城市委对规划的208个农村社区,提出了今年6月份全部建成的目标。由于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的资源组合过程,涉及面广,关联度大,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为此,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决策优势,在认真听取汇报、广泛咨询论证的基础上,依法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决定,使市委的决策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决定围绕提高思想认识、健全社区机构、规范职能定位、强化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汇聚整体合力等6个方面,对市政府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向社会各界、全市人民和人大代表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发出号召。
决定作出后,市政府制定社区建设进度表,确立完成时限,抓好督促检查,适时组织验收,确保社区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加强对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创新农村社区化服务机制,拓展农村社区化服务途径,提高农村社区化服务水平……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帮助和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农技、邮政、电讯等部门“挤”进社区所在地,建起自己的营业点;商流企业到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农资超市;交通部门在社区所在村全部通上了公交车;宣传文化单位依托社区建起了“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各社区服务中心努力探索实践社区服务社会化的路子,在为社区居民无偿提供救助、保障、法律等公共行政服务的同时,采取以无偿为主,低偿、有偿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养老、托幼、物业管理、家政、就业等方面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民群众自发成立各种庄户剧团、文体协会等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社区一些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热心公益事业的积极分子,组成社区工作志愿者,无偿为社区建设贡献余热……
该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工作开进社区,设立代表活动室,由代表们推荐小组长,主持代表小组的活动。为密切代表同社区居民的联系,他们采取了三条措施:把代表照片制匾上墙,让社区群众知道人大代表;公开代表电话号码,让社区群众能够找到人大代表;设立代表接待日,让社区群众能够见到人大代表。依托社区代表活动室这个平台,各代表小组开展了“领跑社区建设”活动,为社区建设提合理化建议,为社区困难群体献爱心,为社区居民办实事,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农村社区建设。广大代表积极响应人大常委会的号召,带头支持农村社区建设。人大代表王桂波捐款100万元,郑世金捐款100万元,梁光辉捐资30万元。到今年6月份,全市1216名各级人大代表共捐款1000多万元。其中,王桂波、周勇、陈忠义等代表还捐建了12个社区服务中心。
诸城的农村社区建设,在该市人大常委会“点、线、面”的监督支持下,全部于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农村社区化服务以来,共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3400多个,诊疗病人8.2万人次,救助困难群众7000多人次,帮助3200多名群众联系到了新的就业岗位。2008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山东考察工作时,对该市的农村社区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彦青 董茂强) (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