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径2公里服务圈
比起以前,舜王街道后松园村的王红花看病可方便多了。去年冬天,她患上脑血栓,在离家10公里的舜王医院断断续续住了三四次。花了大笔医药费不说,老伴日夜陪护,家里医院来回折腾,费了不少精力。
现在,她走500米就能到社区中心卫生所,老伴陪着来,还不耽误地里的活。
山东省诸城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下辖1337个村(居),不少村位置偏远。过去,一些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常常得不到及时解决。今年初,诸城制订出台了相关试行办法,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开展“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彻底打破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城乡二元结构”。
11月7日,记者走进舜王街道松园社区服务大厅,见这个开放式的办公室挂着六块牌子——医疗卫生、社区环卫、文教体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社区治保。舜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新军说,“农村社区内有六室,可基本满足群众需求。社区充分考虑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等因素进行空间布局。拿松园社区来说,它的任务是为周围6个行政村5667名群众服务,服务面积11.4平方公里,服务半径2公里。”
在资金投入上,诸城将社区建设经费列入了年度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对先期试点的社区,市财政每个给予20万元的扶持。各涉农部门统筹使用各项资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市政府还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社区服务项目。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80多个农村社区通过资金投入、整合各方面资源,对办公、服务场所进行了建设或改造。到2008年底,将规划建设240多个农村社区,可为全市1200多个村提供服务。
从群众求服务到上门送服务
农村社区是管理机构,还是服务机构?诸城市明确规定,农村社区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与所服务的村(居)不存在隶属关系,只是承接政府行政部门依法延伸在农村的政务服务及有关公共服务。
“我们都是"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松园社区配了12名工作人员,都是从乡镇(街道)机关选派的。原来的人事关系不变,工资不变,转变的是工作地点、工作态度。”松园社区中心主任王砚军说。乡镇政府(街道)定期征询农民的意见建议,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评先树优、提拔重用、工资报酬等直接挂钩。提拔干部时,提拔对象至少还要有半年以上农村社区工作经历。
以往群众求服务,现在上门送服务。今年8月11日,暴雨袭击诸城。后松园村刘世合邻居家的房屋倒塌,将刘家的流水道堵塞。一时间,雨水积满院子,直没脚踝。院子里,刚收割的麦子眼看就被泡在水里了。情急之下,刘世合到社区中心求救。工作人员及时赶到,不到20分钟,便将刘家的流水道疏通,避免了损失。
现在,村民到社区中心来,基本能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理。日常工作中,各个社区更是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松园社区除常规服务外,增加了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还计划在社区中心对面建设体育场、农家超市、幼儿园,多方满足群众需求。邱家七吉社区投资70多万元,扩建了篮球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敬老院等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