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磊
很多年以后,人们在谈论1978年这个年份时总是喜欢用“拐点”这个词,因为中国和中国大多数人的命运在这一年拐了个弯。
迎新卡车上人挤人
“青春啊,青春多么美好……想到那美好的未来,我要从心底唱出来。
|
1978年3月14日,已经28岁的王根泉正式迈入了大学校门。
“上午10时轮渡,三弟送我过嘉陵江,刚爬上朝天门码头,学校派往这里迎新接待站的卡车已快要开了。从城里到北碚车行约一个半小时,三月的风尚有丝丝寒意,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互相问询考取的是哪个系。大家都有相同的身份:西南师范学院1977级新生。”
在考上大学之前,王根泉的身份是重庆铁路分局九龙坡机务段的一名机械钳工,学历初中,月薪38.60元。
如今的王根泉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当他从故纸堆里翻出当年的日记时,仍然是百感交集。
“往事是如此清晰、强烈地震撼着我。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抓住这一次对于我来说绝对是‘转瞬即逝’的机会,赶上末班车,成为当时参加1977、1978年高考的1160万名考生大军中的一员,而且十分侥幸地胜出,自此彻底改变了命运。”
令人难忘的《入学通知书》
在新中国教育史上,1977这一年很特殊,高校无新生入学。
又一个学年开始后不久,凭考试上大学的新生才进校。
为了方便,也为了排列学生年级时不出现断档现象,学校就规定,把1978年3月入学的新生称为77级,而同年 10月份入学的新生则称为78级。
77、78级入校新生相当多的人趾高气扬,斜着眼睛看依旧在校的老生。因为他们是考进学堂的,而往届大学生是推荐进来的。换句话说,老生多是混进校的,大多是草包。
虽然恢复高考给了普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那个时候的新生入学依然被刻下了时代烙印。
日记里,王根泉原封不动地记录了他当年收到的《入学通知书》,其中附有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1.自带马列、毛主席著作和学习用书。
2.凡党、团员应带党、团组织关系(一律经所在县的党、团组织部门,分别转至重庆市的党、团组织部门)。
3.带上户口、粮、油及付(副)食品关系。
4.自带生活用品,如蚊帐、被子等。
5.自带讲义费5元。
6.报到时交脱帽正面半身一寸照片三张。
7.我院订于1978年3月16日正式开学,3月13日到15日为报到时间。在新生报到期间,我院在重庆火车站、北碚火车站、重庆红港码头、牛角沱汽车站、北碚汽车站等处设有接待站,并派汽车接运学员到校。
最具有学习热情的一代人
上世纪70年代末,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当时上大学不用缴学费,近一半的人还可以领到助学金,有的学校助学金都足够当时的伙食费了。还有很多工作以后考上大学的,原单位照发工资。
十年动乱让大多数人失去最好的时光,因此那两届大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求知欲特别强烈。尤其是对于工作或者下乡几年后经过艰苦努力才得以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深深地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特别地发奋。
一位78级大学生回忆道:“那种求知欲望、那种学习热情,用如饥似渴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那时候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得紧紧的。早上,天还灰蒙蒙的,操场上就已经出现了同学们背外语单词的身影,白天教室里座无虚席,晚上更是自学到深夜。记得那个时候,学校的阅览室里人多座少,常常为晚自习时能有一个座位而早早地挎着个书包在阅览室的门口等候。那种情景,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恐怕已经很难见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