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对话中国故事 |
马未都谈收藏:学会喜欢传统文化
主持人:我们广西是一个非常能歌善舞的民族。被称为歌海。马老师,在您的博物馆里收藏了很多价值连城的东西,您本身又是非常喜欢评弹的。您到了广西小屋,有没有想过今后在您的博物馆里面收藏这样活态的文化?
马未都:我觉得这个比较难。因为我们刚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认识,保护它有一点难题,我们在这上面需要摸索经验。我想可能过若干年以后,会有人专门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个人做可能非常困难。
|
主持人:我在03年的时候就去过您的观复博物馆,现在已经发展到北京的大山子,在其他城市也有分馆。是不是这样的方式,在全国著名的文化城市,开设一些收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它的传承?
马未都:我们都是尽力而为,先不说费财力,还特别费精力。我希望博物馆可以快速的公众化,我能够退下来。我最大的希望是我不希望博物馆因为个人的变故而变故,我希望我退休的时候,它还能够生存。
主持人:说到收藏,在座肯定有很多您的马甲。从早上八点开始,我们就在指挥部接到您的各种各样的询问。大家认识到您,就是您讲到您的收藏。您讲收藏的时候不是讲它的经济价值,也不是在讲收藏的方法,而是在讲收藏的是一种文化。我们中国故事也是在力求将这种文化作为能够传承和传播开来的藏品。您能不能从这个角度给我们“中国故事”做一个点评?
马未都:中国故事的方式非常好,能够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推出我们的中国特色。其次,组织也非常好。如果30个小屋如果规模做得过大的话,参观起来非常费劲,而且也不能把最精粹的东西拿给大家。所以我觉得这种组织方式也是非常好的。
贾静:我们想要达到收藏大文化的效果,我们每个人都要收藏小文化。我们从个人角度来收藏的时候,应该怎样开始初步的做这样一个收藏的工作呢?
马未都:我觉得首先应该喜欢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对我们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过去我们因为太穷,所以大家不大关注文化,只关注自己的吃穿这种最简单的生存需要。当生存需要解决以后,我们更多的关注精神方面。一个是纯文化,我们的主流,我们的根基。然后就是亚文化,在纯文化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文化现象。我们今天大部分人是对亚文化感兴趣的,比如说电视、电影。但是我现在发现亚文化也在逐渐的向纯文化靠拢。比如说周杰伦唱的《青花瓷》,在二十年前都不会有人想起来。但是现在能够把这种文化元素提炼出来,在春节晚会这种重要的场合,向全中国人民灌输一种文化的理念,这一点做得非常好。我们坚守自己文化的历程是漫长的。我们历史上确实有过动摇,对自己的文化有过怀疑。但是我们今天清晰的看到,我们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是靠我们的文化,而不是靠我们的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