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海南吴家大宅300年原貌不变 现已残破不堪(图)


  沿着府城忠介路的菜市旁走进狭窄弯曲的草芽巷,沿着一段饱受千年风雨侵蚀的古城墙往南,经红墙绿瓦的泰华庵走百余米向东拐,便到了有300多年历史的吴家大宅。

  吴家大宅属海南典型的清代土木建筑。原有四座路门,每座路门之内,各有一排正屋3间,共有20多间房,为府城占地最大的一家民宅。吴家大宅早年的修建人吴福是做豆腐生意的,他的孙子,清代翰林、学者吴典就出生在这里。

  据说,吴家大宅异常牢固,300多年来历经了台风摧残、雨水淋洒,却连一条檩一根桷都没换过,保持原貌不变。

然而,记者最近在探访这座有着传奇色彩的大宅时发现,这座故居已残破不堪,连政府部门竖的保护石碑都断裂成几块。承载了历史沧桑的吴典故居,不知何时才能真正纳入保护计划?

  故居300年未换过一檩一桷

  如果不是亲临其境,你难以设想,在海口府城忠介路草芽巷,在那些或高或矮的民居中,深藏着这样一座清代建筑群:这是一处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的清代宅院,它包括四座格局相同、走向一样、建筑风格也一样的大宅院。

  在府城忠介路草芽巷东南面,有一片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的清代土木建筑群,这就是清代著名学者、清代海南人入翰林的第一人吴典的故居和出生地。

  一个秋日的上午,记者慕名来到这里。吴典故居房屋属海南典型的清代土木建筑。原有8座路门。呈一字形连排在一起,坐北向南。东西2座路门每座左右各有门房1间,中间2座每座各有一间。4座路门现存2座,但西起第二间已被堵塞用作居室。

  每座路门之内,各有一排正屋3间,正屋的左右和最后边的一部分地面有横屋环绕。每排正屋的前庭和后庭左右皆有拱门相通,从而构成了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又是各立门户自成系统的个体。

  这在海南古建筑住宅设计中是绝无仅有的。据吴宅后人称:吴氏家宅数百年来原貌不变,现存的房屋从未换过一檩一桷,十分牢固。

  “报恩寺”里的一个美丽传说

  吴家大宅是吴典的祖父吴福修建的,是府城占地最大的一家民宅。日军侵占府城时,霸占吴家大宅,改设“纺织厂”,日军投降后,纺织厂由国民党接管,同时有一部分房子用来驻兵。解放后,琼山纺织厂照样在此兴办。现在,已有一部分的房屋交回给吴家管理。1998年,琼山人民政府将吴典故居列为(原琼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

  建造这样4座宅院,要花掉多少银子,吴家又是如何发家的,200多年来一直是府城人津津乐道而又有些疑惑的事情。《琼山文史资料》长篇刊载的《说吴典》篇里,对吴典祖父和父亲这两代的致富史做了近乎神话一般的描述:吴典的祖父吴梦周,原是琼山十字路马定村的贫苦农民。为人善良的他曾搭救了一位从江西来的堪舆师。

  这位高明的风水先生离开海南前忽得灵感,为报吴家的厚恩,他郑重地告诉吴梦周,要他举家搬到府城来住,说那里会有一大笔财宝等着他。草芽巷杂草丛生,有一座庙叫“报恩寺”,吴家大小刚搬来时就住在庙里。庙前是块大草地,而这荒草里正埋着不计其数的金银!

  以制作豆腐为生的吴家就此发达,加上吴典之父吴必位善于经商,他的雕刻艺术远近有名,而有了资本的支持,吴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到了吴父这一代,更加兴旺发达,富甲郡城。

  年轻进士踏上仕途

  乾隆五年,也即1740年8月的一天,一个后来令吴氏家族骄傲的男孩在这座房子里出生,父亲吴必位给这第二个儿子起名为吴典。在吴典出生前的1737年,这座气势不凡、几乎覆盖了当年草芽巷的吴家大宅就已经建好。

  据《琼山文史资料》,1749年,吴典10岁,可他顽劣却又聪颖过人的个性已经名闻郡城。他贪玩、逃学、骂人、打架,样样少不了,家人曾对他深感失望。幸得名儒塾师周继才的耐心教导,吴典终于改掉恶习,刻苦攻读,学业大进。1754年,吴典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吴典的“过目成诵,一目十行,天资超迈”的美名也由此传开。吴典考取秀才后入读琼台书院的时间(1755年—1765年),也正是琼台书院自建立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

  1765年,26岁的吴典遇到一个对他的科举之途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时任广东学政使的翁方纲来琼设考,选拔人才。据说翁方纲览其文后惊叹道:“虎子有食牛气!”于是,吴典有幸成为拔贡。这年8月,吴典第一次跨越海峡,参加广东乡试,中试举人。

  1769年,而立之年的吴典,赴北京参加礼部的己丑科考试,他不负众望,殿试名列二甲第47名,赐进士出身。过两年,吴典朝考入选,授职翰林院编修,从此,开始了自己在京长达十几年的宦海生涯……

  有幸成为《四库全书》编修

  在吴典担任翰林院编修后的1773年,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启动。这时,与吴典同时在京的有同年好友萧省斋、罗九峰和王斗文等人,吴典被选拔参加编纂工作,无疑是令同乡好友十分羡慕的事情。

  乾隆时期,清帝国国力强盛,乾隆皇帝要编纂一部比明代《永乐大典》更加完备的《四库全书》,它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编纂的规模都要大:皇帝下诏成立四库馆,设有总裁,总裁之下是总纂、提调、总校、缮书、监造各处。一时间,京中善于书法的举人、监生、贡生担任誉录员的就达3828人,总参加人数共有4300多人,大大超过了当年《永乐大典》的规模。

  1782年2月,与其他出色的编纂者一样,吴典被“赐宴文渊阁”,赏《文渊阁赐诗》、笔10管、墨10笏、龙尾砚一方、玉如意一柄、文绮10副、龙缎二匹(为父母各制衣一袭)。据吴典第7代孙吴季泽先生说,吴家至今流传御制《赐派诗》一首,诗云:“玉以金为友,祥开善作基。家庭承祖泽,忠孝贵长持”。

  宅主一生善行传诵不绝

  吴典一生除了尽心编纂《四库全书》,出任琼台掌教,为国家培养可用之才外,他为乡里所传诵的是他一辈子不遗余力奉行的善行。

  1771年吴典第一次回乡省亲时,曾协助其父吴必位、其叔吴必禄捐白银对家乡的雁峰学社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修,而该学社正是吴典的祖父吴梦周等8人捐白银4000两建成的。

  吴典在京都任职时,他与海南同乡好友王斗文进士等联络琼籍在京人士,为筹建琼州会馆而献金献力这一创举。据有关史料记载,1772年,吴典联合王斗文等人在北京正阳门外买下灵中坊民宅3重17间,又买隙地长12丈,宽5丈,约608平方米,作为琼州会馆的建设用地,首期投入的费用就达白银560两。以清朝不高的官俸,这些琼崖先贤要从自己的口中省下一些银两来为家乡赴京应考者建一座会馆,没有强烈的道德承担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事。或许在吴典和他的同人眼里,出仕做官就是为国家尽忠、为有机会替百姓办事。

  大约在1782年,当房屋和用地买定,吴典、王斗文等琼籍在京人士又得“乡人共捐白金960两”,“至壬寅而得800金,郡人又续捐900金,共1700金,”用以扩大会馆,房间达到32间,“于是琼之人交臂而至者日众……”(《京都琼州会馆记》),会馆的建成为当时琼人奔走相告的一件大事。

  琼州会馆的建立,可说是琼人立足京城、扩大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地点,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吴典以他所处的条件和所能达到的力量,做了一件有利琼人积极进取的事业,为琼人的集体进步而付出了辛劳。

  1787年,吴典在家居丧(吴父1784年去世)期间,曾出巨资为恩师周继才的家乡邕阳村修建三座大桥,又在海口白沙坊新建宜人东桥、西桥两座,所有这些在当时都算是大工程;他还出资建设“珠崖义学”,让贫寒子弟入学读书;建“大慈寺”,捐助泰华庵、三圣宫。

  1788年,吴典带头捐银修建鼓楼,并为城楼南门题写“海南壮观”,北门题写“奇甸文明”两块楷体匾额……

    作者: 吴雅箐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典 | 路门之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