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许多玩具企业来说,目前需要应对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赵宇飞摄 |
合俊突然倒闭行业寒气袭人
玩具企业苦寻“过冬棉袄”
从“来料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变或可绝处逢生
近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间工厂轰然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这一事件给整个玩具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寒意。
中山作为广东第三大玩具出口地区,“合俊坍塌”对企业的心理冲击也是异常巨大。“合俊的倒闭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近两年来,玩具行业每况愈下,不少玩具企业都是在苦苦支撑,一旦体力不支肯定倒下。
重压之下的玩具企业该何去何从?如何从“寒冬”中顺利突围?经历过去年召回事件冲击,又陷入今年乌云重重的困境,对许多玩具企业来说,面对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现状
年底旺季成淡季接单越多越亏本
往年的10月份,正是玩具行业的销售旺季,因为欧美的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都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玩具产品。但是记者采访中山多家玩具企业了解到,许多企业手中并没有多少订单,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裁员。
一份中国海关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融资困难等,已成为导致中国玩具企业大规模倒闭的原因。
据中山一家年出口额数百万美元的玩具厂财务人员介绍,去年以来因为汇率变化,该厂的直接收益便减少了200多万元。“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两百万的收益缩水,打击已经相当大了,把他们摊派在产品上,成本自然就很高。”
而据一些玩具厂介绍,对玩具企业的不利因素还有出口退税调整、应对贸易壁垒的各种检测费用等,都在或多或少地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少企业甚至陷入“多接单、多亏本”怪圈。与此同时,银行银根紧缩,导致玩具企业借贷更加困难,不少玩具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困境
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资金短缺转型乏力
今年前八个月,中山玩具出口逆市上扬,但整个行业仍然面临不少隐忧和困境,其中之一便是贸易壁垒。
2008年新年伊始,巴西针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乙烯基玩具,特增补了禁止含有浓度超过0.1%的DINP、DIDP或DNOP的有毒物质测试要求。美国通过的一项法案几乎要求玩具中的含铅量削减至接近为零,保守估算,玩具企业出口美国的成本将至少增长25%左右……
“如此多的壁垒,我们玩具企业真是看得眼花缭乱,不说适应,就是学习这些指令政策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港口某玩具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玩具企业遭遇的困境,首先就是各类贸易壁垒,其次就是资金短缺,两者都可导致一家玩具企业“残废”或者“死亡”。受利润压缩,银行贷款困难等因素影响,不少玩具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困境。“现在纯代工很难做,处于价值链最底端,我们也知道只有提高生产工艺,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几乎每道工序都要首先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收到效果,这对于我们资金短缺的企业来说基本是一句空谈。”一企业经营人员无奈地说。
■突围
OEM模式亟待转型政府出手相助
“危机不可怕,但企业没有准备就真的很可怕。”专家如是表示。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梁士伦认为,合俊的倒闭不是偶然发生的,其背后与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有关。
在当前形势下,中山玩具企业有必要吸取合俊的经验教训,及早做好准备工作。他还认为,中山的玩具企业绝大部分是代加工,与合俊有很多共同点,遭遇的问题和困境也很相似,值得研究,“作为劳动密集型以OEM为主的玩具企业,通过这次危机,有必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转型,如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经营策略逐步转移到价值链的其他环节,比如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
据介绍,今年前八个月中山玩具出口之所以逆市上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中山玩具产业正在由“来料加工”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实现创新和变脸。
在玩具出口环保、安全壁垒层出不穷之际,检验检疫部门在服务玩具出口企业、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中山检验检疫部门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对玩具质量的检控力度,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另一方面帮助企业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监督水平,从检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以保证出口玩具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得到有效监督。今年以来,该局实施的联动查验机制、联系函制度动态管理机制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本报记者刘红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