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小厨师勇批大部长

  打印 关闭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搞特权的干部。当遇到这些人的时候,你该怎么办?”这是28年前《中国青年报》抛给读者的问题。

  谁在搞特权?时任商业部部长的王磊。搞什么特权?他在北京一家名叫“丰泽园”的高级饭庄大吃大喝,一顿饭菜几十元,在当时相当于一名普通干部一个月工资,但“付的不过是一碗汤钱”。


  面对这样一位“职高权大的"特殊宾客"”,丰泽园饭庄当时20多岁的全国劳模、厨师陈爱武是这么办的:他先找饭庄党支部的几个委员,又到市服务局“上访”,但都不管用。最后,他写了一封检举信,直接寄到中纪委。

  不久,中纪委查实情况,发出通报,批评王磊,表扬陈爱武。原本这已“内部”解决,但是,《中国青年报》却于1980年10月16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通讯《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将这一事件公之于众。

  “这是建国以来报纸公开点名批评的最高级别现职官员。”采写这一报道的记者马北北今天回忆说,“一时间,舆论炸开了锅。”

  当时,马北北只有25岁,刚刚进入报社。初获这一线索后,她立刻向编辑部汇报。时任副总编辑的钟沛璋经过慎重权衡,决定展开调查。“最多就是把副总编的职务撤了嘛。”钟沛璋事隔多年后回忆说。

  那时,《中国青年报》正开展“怎样认识人生意义”的人生观大讨论。“待业青年”等词汇经常出现在报面上。一家工厂开舞会,书记厂长与青年共舞,这样的新鲜事也可以登上头版。党中央刚刚发出公开信,号召党团员带头只生育一个孩子。而那时的《中国青年报》,一份只卖4分钱。

  那是一个人们对毛主席周总理生活节俭故事津津乐道的年代,而一个部长竟然在饭庄“吃乌鱼蛋汤这样的高级饭菜”。当时的报上还记载着邮电部部长嫌“红旗”牌专车太费油而坚持要换一辆普通轿车的典型事迹。那时人们对领导干部走后门、拉关系、以权谋私深恶痛绝,“腐败”一词还不流行,人们斥之以“搞特权”。

  “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了,怎么还能允许这样的封建特权存在呢?”钟沛璋说。编辑部当即派出一名老记者带领马北北进行调查。两人采访了各方人士,掌握了商业部部长在丰泽园饭庄吃“客饭”留下的记录和菜单。经由记者协调和努力,中纪委在报社送去的审核稿件上作了“同意发表”的批示。

  10月14日,中纪委发出批评商业部部长王磊的通报。16日,《中国青年报》以最快的速度将报道刊出(注:当时一周出三期,15日不出刊)。报道中披露:王磊仅自1977年以来,到丰泽园饭庄吃“客饭”有据可查的就有16次;以那一年他吃的两次存有菜单的菜价计算,仅菜一项就是124.92元,而他只付了19.52元。

  这一天,报纸头版最显著的位置给了这篇《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的报道,并配发了社论《改革者,鼓起你的勇气》。社论说:“不管职务多高的干部,他们都是人民的公仆,而决不是人民的老爷。他们都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

  这天清晨,一列从西安开往北京的火车上,旅客们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这则报道和社论,有人记录下这样一幕:“正在吃苹果的解放军战士,把正咬着的苹果放下,伸直了脖子细听,正收拾行装的干部停住了手,整个车厢立刻静下来。”一播完,“整个车厢里嗡地一下子议论开来。许多旅客连声叫好,有几个人高兴地鼓起掌来。”

  就在那时,王磊也听到了电台里的播报。他当天就向中纪委作了检查,除了认错并表示愿意如数补足少付钱款外,还请求给予党纪处分。

  这位部长又把这一检查同时送给国务院领导同志,并请商业部党组将他的检查印交各局,“向全体同志宣读”。当天下午,商业部党组举行会议,“学习和讨论”了《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报道和社论。同时,王磊在写给北京市第一服务局和丰泽园饭庄的信中称,“听广播之后颇受教育,也颇惭愧,对陈爱武同志这一行动,表示衷心感谢和钦佩”,“请你们协助我查清,我在各饭店吃过饭少付的价款,通知我,我也补足”。

  见报第二天,其他一些“特殊宾客”也当即闻风而动。粮食部一位副部长打电话给民族饭店说:“由于和饭店住得近,常去吃饭,如果有收费不合理的地方,请你们查一下,马上把钱送去。”北京市外办一位干部,也打电话到丰泽园饭庄表示“将立即把钱补足”。

  接下来,《中国青年报》不惜版面,进行了连续而密集的报道。

  随后一期的报纸,头版极其罕见地刊登出两篇社论。共青团一个重要会议刚刚召开,《中国青年报》理所当然发表了社论。但这一次,它被安排在了一侧,因为最重要的位置给了另一篇针对陈爱武事件的社论:《党鼓舞我们去改革》。报社随后派出数名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各大饭庄。半个多月时间里,围绕陈爱武批评部长事件,报纸头版共刊发社论3篇,其他评论3篇,读者来信和各界反应报道数十篇。

  报道引发了“全国性的轰动”,《人民日报》和多家报纸纷纷转载。黑龙江双城一位读者特地打来电报赞扬陈爱武精神。浙江绍兴一位读者来信说:“我从"看破红尘"中解脱出来了。”南京一位读者欢呼道:“民主化的曙光出现了。”

  这些报道、评论和读者的讨论逐渐深入到对制度弊端的反思上。一篇报道标题就叫:“制度不改革,歪风难刹住。”另有报道引用上海和平饭店团委书记的观点说:“为什么人人明知这个秘密,却就是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这里有习惯势力的影响,但根本问题在于缺少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制度。比如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能不能建立弹劾制度?在事实确凿的情况下,不管是谁的问题,报纸能不能直接加以揭露?”

  有人问:“你们这样点名批评,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和来头?”10月18日,这家报纸的社论《党鼓舞我们去改革》作出了回答:“的确是有背景,有来头的。这背景就是党中央再三发出的纠正不正之风的指示……来头就是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在政治上、生活上搞特殊化的权利。”这段摘自同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话,在此期间,被特意突出地印在其中一期报纸的头版上。

  11月3日,《人民日报》刊出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钟沛璋的署名评论员文章:《开一代民主新风——评厨师批评部长》。

  “利用报纸来监督公仆……是建立正常民主生活不可缺少的渠道。”他在文中写道。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磊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