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方汉
感恩之心为何迷失? 今年下半年,第二炮兵某旅一份调查显示:65%的官兵不知道父母的生日;52%的官兵经常伸手向父母要钱;13%的官兵对父母和部队的从严管教不理解,仅有15%的官兵经常给父母写信问候。
数据显示,这些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青年官兵,往往缺乏一颗“感恩之心”——
有的人抱怨自己职务晋升得太慢,抱怨军人的工资待遇低,抱怨军人太不自由,却很少有人比给党和人民作了多大贡献,给组织和关心帮助过他的战友回报了多少;
有的人入了党,提了干,立了功或提前晋升了职务,认为那是自己表现最出色、能力最强,没有意识到在他们成长进步的过程中,组织、父母、家人和战友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有的人家庭富裕了,认为那是父母用勤劳换来的,从来就没有想到那是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带来的结果;
有的人体会不到前辈人创业的艰难,很少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常年不给父母写一封信,偶尔打一次电话也是草草几句,而给同学朋友一打电话就能聊很长时间;
有的人对个人工作不顺、婚恋受挫、家庭变故等问题,不能正确对待,进而怨天尤人;有的工作不尽心尽责,却责怪同事不支持、部属不努力等等。
应该说,青年官兵大多数成长在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是党的好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可为何反而缺乏朴素的感恩之心呢?调查显示,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家庭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官兵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客观上让他们不容易体会生活的艰辛,缺乏给予、付出、回报、奉献意识。
——传统教育的淡化。 由于目前的高考体制仍是围着“升学率”转,学校传统教育往往被忽视和弱化,官兵入伍之前对我国的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传统大都所知不多。
——社会不良文化的干扰。 青年官兵比较敏感,现实社会中的腐败、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心理,折射为行为比较功利化,过多强调自我利益。
第 1 2 3页
感恩,应列入必修课 三营发射连教室内,一场“学会感恩亲情,立志奉献军营”主题会正在进行。官兵纷纷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有的登台诵读亲情书信,深情回忆入伍时亲人的嘱托;有的为自己曾经的不成熟而深深后悔;有的宣读自己的亲情回报计划,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情到深处,现场50余名官兵无不泪水盈眶……
这是该旅开展“知恩、感恩、报恩”系列教育活动的一个镜头。
旅政委杨良勤指出,感恩,要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感恩父母是做人之本,感恩组织是立身之基,感恩战友是为人之道。围绕感恩教育,引导青年官兵算好“三笔账”:
——算算组织培养的“投入账”。 算算培养一名革命军人,组织上花了多少心思和精力,投入了多少财力和物力,算算自己为党和人民作了多少贡献,自己的能力素质与组织给予的待遇相不相符,想一想自己该如何干好工作回报组织。
——算算个人进步的“政治账”。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现有的生活条件、工资待遇都是人民群众给予的,认真思考自己应当如何服务人民、回报人民,才能无愧于“人民子弟兵”的称号。
——算算父母养育的“感恩账”。 让官兵明白身为一名革命军人,虽然不能像平常人那样常在父母膝下尽孝,但依法服役为父母争气争光,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
“感恩”人物、“感恩”故事、“感恩”主题演讲比赛、“感恩”诗词朗诵和歌曲联唱,“感恩”名言警句小册子等等,具有浓厚情感氛围的“感恩”系列教育,不断产生着荣辱分明的“连锁效应”,关心他人、服从大局、爱岗敬业、团结友爱、严守纪律在这个旅蔚然成风。
第 1 2 3页
感恩之后我们学会什么? 感恩之后,我们学会什么?青年官兵们在思考着,也在行动着。
感恩之后图报。过去,一些战士既是“月光族”,又是“伸手派”,津贴费或工资不仅月月都花光,还经常让父母寄钱来。而现在,一到周末,营区附近的邮政局就热闹起来,许多官兵在“给家人办件事”:有的拿出积蓄资助家里,有的寄钱给兄妹交学费……
上等兵李东生过去既是“月光族”,又是“伸手派”,每月330元的津贴费不仅月月都花光,还经常让父母给寄钱来。感恩系列教育中,他想起父母的操劳,不禁无地自容。而今,他每月领到津贴后,都要给父母寄去200元。他说:“感到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感恩之后思进。被表彰为第二炮兵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宣传科干事丰忠义在心得体会中写道:我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部队几年,不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素质得到了全面锻炼。怎样报答组织的恩情?我认为空话无益,把感情切实融入到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就是对部队、对组织最好的回报。
发射五营技师马古格是一名走过“弯路”的人。由于工作出现疏漏,他从机关调到基层后,曾经一度自暴自弃,产生了混几年脱军装走人的想法。后来,他的父亲患上了骨质增生症,又做了两次肠胃手术,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部队得知后及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组织的关爱激励他发奋努力,他先后参与了多项科研革新,有两项还获得了上级“三小”革新二等奖。
感恩之后明责。在原单位表现优秀的三级士官陈留军被调整到发射三营后,一时适应不了新环境,一向作风泼辣的他锐气大减。感恩教育中,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作为一名部队培养多年的老士官,穿一天军装担一天责任,高标准尽好打赢之责,才能无愧于一个“老兵”的称号。退伍在即,他利用3个月时间,把自己12年的工作经验和带兵经历整理出一本10余万字的小册子,无偿提供给战友。10月中旬,在上级组织的“四会”教练员比武中,他获得了第二名。
技术营营长冯永忠曾先后担任3个连队的连长,当时看着同期毕业的战友都当上了机关科长或营长,他内心一度产生了困惑。后来,认识到了肩上使命和责任的他,全身心投入工作,所带连队全部被评为先进连队,他也被破格任命为营长,还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和第二炮兵学习成才先进个人。
第 1 2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