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川化30年工业改革的标本记录

  1978年10月9日,青白江川化厂区,20多岁的青年女工杨军等几十名“百日红”竞赛中的优胜者,披红戴花走上主席台,接受当时的省委领导杜星垣等的颁奖。奖金50元——这比杨军当时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就是这一年,推行农村改革的同时,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始工业改革:扩权让利。
在原来“统收统支”基础上,允许企业完成年终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约总额的7%)由企业支配,也可给职工发奖金。

  四川化工厂进入四川省第一批、也是全国第一批国有企业扩权试点6家企业名单。

  此后,厂长负责制,企业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最终,现代企业制度扑面而来。30年风雨,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川化集团仍然勇立潮头。

  个案中或许蕴涵着未来一个时代的答案。

  本报记者 梁现瑞 黄里实习生 罗美多

  序曲

  禁锢:51.5元的月工资“原地踏步”15年

  1979年,四川化工厂组织科长、39岁的陶孝伯迎来了人生的大喜事——第一次涨工资,月工资由51.5元涨到了57元。

  四川化工厂1978年10月进入四川省第一批、也是全国第一批国有企业扩权试点的6家企业名单中,次年的涨工资直接让全厂职工得到了改革的“实惠”——万余职工中有百分之三的人升了一级工资。

  29年后的今天,2008年10月27日,68岁的陶孝伯坐在川化集团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还记得起当年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我是幸运的!每个月多了5元5哦!之前有15年没升工资了。”

  陶孝伯1964年大学毕业,到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工作,月工资就是51.5元。1969年他被下派到四川化工厂的合成氨生产车间当一名操作工,后来又回到工厂组织科,逐步升任科长。

  其间的1974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四川化工厂从日本引进了一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48万吨尿素的化肥装置工程,这是当时全国引进的13套同类设备中的第一套……1976年进口设备建成投产,川化产能产值成倍增长,效益大增。

  然而,人世沉浮、企业成长的背后,却是持久的静止——职工收入与企业运作制度犹如一潭死水。从1964年到1979年15年间,陶孝伯的工资一直在51.5元上原地踏步。

  工资零增长,人员也几乎是零变动。陶孝伯记忆颇深,“厂里要提拔一个车间副主任,或调一个人进厂,都要经过成都市化工局和成都市委组织部的重重审查。”

  为此,陶孝伯在组织科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为了人事变动,从青白江赶车进城,跑“局”跑“部”。当时交通不畅,来回一趟要花整整一天。“反正厂里面基本没什么权力。没有财权,利润全部上缴;没有人事权,连提拔个副科级干部都要上级批准;没有自主生产权和销售权,所有产销指标全部由政府计划部门与物资部门决定。”

  陶孝伯对工资的记忆,原来,联结着对那个年代国有企业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管得过死、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的反思。

  主曲

  扩权:生产能手拿到50元的“巨额奖金”

  1978年10月9日,青白江川化厂区,彩旗飘舞。在雷鸣般的掌声中,20多岁的青年女工杨军等几十名职工,披红戴花走上主席台,接受当时的省委领导杜星垣等的颁奖。

  这是因为杨军他们在当年全国七大化肥厂开展的第二次“百日红”竞赛中成为优胜者。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奖金要多许多。以杨军为例,她得到了少数人才有的特殊奖50元——这比她当时一个月的工资还多。

  这次隆重的颁奖,源于1978年10月四川省委在全国率先开展的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改革——四川化工厂、宁江机床厂、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南充丝绸厂、新都县氮肥厂等6家企业列为试点对象。试点的内容是,在原来“统收统支”的基础上,给企业增加一定的留利的权利,允许企业完成年终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约总额的7%)由企业支配,也可给职工发奖金。

  打破坚冰,来之不易。就在改革前夕的1978年4月,四川化工厂在第一次“百日红”竞赛之后,准备对超产较多的职工进行奖励,每增产100元发给0.72元的奖金,却因不合当时制度,50多天后才勉强获上级批准。

  企业的干部职工要求“松绑”的呼声很高,而《四川日报》第一时间表达了来自基层的心愿。

  当年第二次“百日红”竞赛结束之际,《四川日报》于9月27日刊登了一条“工作研究”,直指当时企业管理体制的弊端:按规定,对一个职工实行两种以上奖励办法,要经中央主管部门批准。我国十几万个企业,哪一个单位能够把他们的情况都了解清楚……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企业浪费现象将继续。

  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强烈共鸣。“简直是说到我们心坎上了。”陶孝伯回忆说。

  风起青萍,上下同心——几天过后,四川省委在全国第一个启动了工业改革,川化成为全国第一批6家改革试点企业之一。

  历史总有着一些耐人寻味的巧合。1978年春,距离川化不到50公里的广汉金鱼公社(今金鱼镇)的农民推行“定(包)产到组”,1978年秋,川化实行将生产指标“定到车间”:在全厂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厂对车间考核计分,按原定编制人数考核计奖,减人不减奖;而车间的奖励权限扩大,由车间考核个人,实行按岗位任务、成本指标和工时考核计分。“这样做一是奖金差别扩大至六七元,能较合理地体现出劳动质量的差别;二是凭数字说话,解决了评奖容易发生的扯皮、不服气等麻烦。”在陶孝伯看来,“本质就是定产到车间和组。”

  曾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冯举指出,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着手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渐进式调整各方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企业、个人等各方积极性,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发展

  制衡:用人上厂长与书记有分歧就搁置再议

  1985年初,陶孝伯成为四川化工总厂(1984年9月更名)的党委书记。由于对生产管理一直不熟,所以他心里忐忑不安。

  上级领导的一番动员最终打消了他的顾虑:“现在你这个书记只管思想政治了,生产业务由厂长来负责。”

  确实,之前半年,川化已被确定为全省厂长(经理)负责制的试点企业。更早之前,川化像其他国企一样实行党委领导,一直党政不分,常常是“抓政治”胜过“抓生产”。

  开始于1984年的厂长负责制,将工业改革的矛头第一次对准了“党政不分”的弊端。眼光放得更广阔,可以发现,早在4年前,1980年夏季广汉县向阳乡就全国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成立乡人民政府,在农村基层尝试“党政分开”。

  到1985年底,全省各地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已达625家。然而,厂长负责制在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焕发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各方争议。查看1985年前后的《四川日报》,报上不乏纷纭声音:《厂长“组阁”后党委怎么办?》《实行厂长负责制会削弱民主管理吗》《厂长权威与民主管理》……争议不无道理。从后来的实践看,由于一些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厂长负责制最终畸变为“厂长专制”,一批企业“穷了庙子富了方丈”。

  “幸运的是,川化在民主决策这方面做得很不错。”陶孝伯回忆,当时厂长负责生产上的大事,而他这个党委书记主要管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但对于企业的重大事件,党委还是发挥了原有传统作用,大家民主决策。陶孝伯在川化当了15年党委书记,他的经验是:厂长与书记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提拔生产行政上的干部,厂长有权提名,经民主程序任用。“如果对备选人厂长与书记意见有分歧,就先不急于任命,搁置起来,再听取各方意见或交集体讨论。”

  由于管好了用人权,用好了人才,尽管市场景气度有周期性变化,川化也遭遇过产品滞销之痛,但是建厂52年风雨走过,依靠集体智慧一次次化险为夷,不断发展壮大。“在国企大面积亏损的上世纪90年代,川化从未停发过工资。因为信誉好,银行上门来求川化贷款。”陶孝伯的话,透出自豪。

  高潮

  变革:迟到了五年的股份制改造

  “船大难调头。”这是厂报记者鄢渝葵在一次市场调查后的直观感受。1990年前后,川化产品在四川攀西一带销量剧降,市场占有率一度从90%以上回落到40%左右。调查后发现,滞销原因是川化生产的小颗粒化肥不能适应当地的干热河谷气候,肥料一到作物的叶面上,经太阳炙烤就会“烧苗”。而同期市场上的一些新产品更贴近消费者,夺走了许多市场份额。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带着“计划经济印痕”的国有大型企业,弊端凸现,竞争力下降——自1992年到1996年,全国国有企业破产达6232家之多。

  新的变革——股份制改造,进入川化人的视野。1995年,川化集团决定将其优质资产——年产1.2万吨的三聚氰胺分厂上市融资。

  “最初决定是在香港上市,首次发行3000万股。”陶孝伯回忆,最终没办成,“一是因为资产太大而股份限额太少,二是各方伸手讨要原始股的太多,没法满足。”再加上后来的亚洲金融危机,香港上市就搁浅了。不

  过,后来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内上市的条件日趋成熟。“为此,公司决定,放弃在香港上市,转而在国内上市。”经过一系列准备,2000年9月26日,川化1.3亿A股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8.034亿元。

  继1984年成立总厂、1995年成立集团之后,川化在2000年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最重要的第三步——股份制改造,由传统的生产经营型企业跨入现代资本经营型企业。

  尾声

  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继续改革向前

  今天回头看川化,有一事绕不过——2004年的沱江污染事件。当年2月18日,川化集团旗下的第二化肥厂二车间的两台环保装置发生故障,导致沱江污染。

  事故发生后,川化人痛定思痛,在2004年一年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总投资就达4130万元,相当于过去十年这方面投资的总和。川化走上了工厂与环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科学发展之路。

  回望历史,与30年前参与第一批工业改革的企业相比,川化人是可以骄傲的,30年来持续不断的一次次改革,赋予了企业克服困难冲出逆境的力量,至今企业仍勇立市场经济的潮头。

  记者翻开《当代四川简史》,发现1978年起四川在全国率先进行工业改革,一路行来风起云涌:扩权让利,缴利改缴税,厂长负责制,企业承包制、租赁制,内部优化组合,股份制……可是,当年最先改革、曾名噪一时的企业,许多竟难以寻找了。它们或被转卖、或被兼并、或主动破产,连厂房带招牌都不见了踪影。能够存留至今活得好好的,并不多见。

  “为什么他们没能发挥先人一步的优势,没有持续走向更大的辉煌?”记者感慨。

  “不怕慢,就怕站。”对此,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辛文有清晰的认识,“四川企业不乏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但部分企业缺乏那种坚持改革的韧性。”

  在他看来,市场环境变化莫测,企业发展的速度自然有快有慢。慢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已有的模式,停滞不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时的勇气值得嘉许,而恒久坚持变革,兴利除弊,与时俱进,是更加难得更加可贵的。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陶孝伯 | 杨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