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专家翟宝辉:目前对杭州地铁事故的思考并没有落在点上
实习记者 李景 本报记者 陈小莹 杭州报道
11月10日,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并为此制定4万亿刺激方案,一时间国家发改委门前人头攒动,各地纷纷抬出或搁置或计划中的大项目,一大批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道路基础工程建设即将上马。
在此敏感时机,“11·15”杭州地铁重大事故的发生成为对四万亿内需不能绕开的追问。
中国的大项目在建或即将开建的总量是否与具有施工资质的单位已不成正比,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保证施工安全?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城乡规划建设处处长、研究员翟宝辉表示,“杭州地铁事故引发社会对施工安全、招投标程序等方面的思考这很好,但这样的思考并没有落在点上。”
招投标追问
《21世纪》:说到招投标,目前成为惯例的最低价中标是否也是市场无序的渊薮?
翟宝辉: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深圳做得很好。他们在几年前就已经不实行最低价中标,而是由招标方找到类似建筑质量监督站的第三方单位先做一个造价定额评估再行招标,投标单位开出的造价若明显低于这个造价定额,那么招标单位有理由怀疑对方的工程质量无保障、使用年限短折旧快。这样的做法值得推广。
建设资质的供需问题
《21世纪》:但一种说法,认为之所以建筑市场层层分包严重,是因为建设资质的供需严重不平衡。建设资质成为一个带有行政垄断色彩的产品是造成供需严重不平衡的主因?
翟宝辉:我理解你想问的其实是目前常见的转包和分包现象从何而来,这是一个企业责任的问题。有资质有能力有经验的企业参与投标,招标单位自然会有倾向性,这时中标方如果转手分包放松甚至是放任管理,问题就会出现。当然,法规和管理手段也要跟上,比如招标方的要求是甲级资质以上,那么总承包方就应该不得将工程分包给甲级资质以下的单位,这样整个市场才能够有序发展。 并不是开放和市场化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转包分包不能靠对民营企业的大量准入来解决,这样原本庞杂的市场会更加难于管理,资质评定过程中也容易滋生腐败。
《21世纪》:一般来讲,承建国家或省市重点项目的单位必须具备一定资质,施工资质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翟宝辉:重大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具备甲级以上的资质是必然的。至于施工单位的资质分类非常复杂,譬如房屋建造业分一级、二级、三级,水利工程和铁路工程分甲级、乙级、丙级,这些的上面还有特级。据我所知,施工和设计、勘察等同属资质分类的第一个层级,仅这一层就有21个大类,而每一类下又有若干小类。资质的审批步骤也视施工种类的不同有所不同,拿我比较熟悉的水利工程举例,甲级施工单位需经建设部批准,而乙级和丙级则由各省、市建设厅、建委批准后到建设部备案,铁路方面的施工资质由铁路部门管理,涉及到地质的工程可能须经国土资源部审批,具体的规定如要熟悉需花费不少时间。
四万亿追问
《21世纪》:国务院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必然催生一大批基础项目建设,很多项目将大干快上。对四万亿内需拉动的追问既是,如何避免杭州地铁事故?
翟宝辉: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关键是搞清楚什么才是"基础建设",什么才能"扩大内需"。这甚至牵涉到目前普遍的一种政绩观――要大手笔,大投资才是基础建设。然而我个人的观点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东西才是基础建设。
伦敦市最新的设施评估报告说要让市民都能游泳健身,还需再建造至少70个公共游泳馆,但北京或上海的公共游泳馆目前有没有达到70还是个问题。能让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变得比基本的活着再高一点儿的设施,那才是基础设施。
之前所说的诸如施工单位是否数量上不够,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问题,关注那些是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需要那么多的大工程。杭州地铁事故引发社会对施工安全、招投标程序等方面的思考这很好,但这样的思考并没有落在点上。
仅以交通举例,交通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主干、次干乃至细枝末节都需规划得当,而现在的境况是求大不求全。这一轮的投资目的是拉动消费,交通里的毛细血管、短缺的服务性设施,这些才能够真正的拉动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