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浓郁浦东地域风格的仿古民居群落 |
王炎根用低价淘来的砖瓦 |
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南汇农民王炎根,经过多年收集各种废旧建筑材料,终于建成一座具有浓郁浦东地域风格的仿古民居群落。近日,伴随媒体的报道,一个现代版“愚公”的故事在南汇康桥镇流传开来。
25日下午,记者走进这座仿古民居群,只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无不透着古朴的气息。
[缘起]
“大宅院”梦源于城市动迁
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王炎根,从小在南汇康桥的横沔镇长大,由于家境不好,很小的时候就向往能住上大房子。
随着时间推移,王炎根逐渐长大,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变为如今以苗圃花卉等生意为主的公司经理。不过时间丝毫未冲淡他对房子的梦想,在他的心中,那极富文化特色的大宅院才是最终的梦想。
本以为今生没机会住上大宅院的他却在几年前看到希望,当时已经年过六旬的王炎根发现,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迅猛,范围不断延伸,已触及到南汇康桥地区,而他所住的横沔镇也成了动迁的基地。每天看到有百年或百年以上历史的房子被拆,曾经承载着自己梦想的大宅院逐渐消失,王炎根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以后我的孙子问起来,爷爷你以前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给孙辈留些东西”的想法在王炎根的脑海中产生了,这在他心里打下了建造“浦东老宅”的“第一根桩”。
寻东家觅西家总算找到建材
带着这一朴素的想法,王炎根开始挨家挨户寻觅东西。由于从小就在南汇当地长大,王炎根的消息特别灵通,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些将拆或已拆的房子。很快,从各家各户收来的木板、门、瓦片甚至一些家具就堆满了他的公司。
“把它们重新搭建起来,还原当年老宅的风貌。”很快,这样一个念头就在王炎根心中占了上风,这个脾气有些倔强,说话十分直接的老人开始构思他日思夜想的大宅院。当然,要建造新房对于建筑工人来说是得心应手的,可对王炎根来说,老宅该如何搭建就成了难事。
[施工]
为了实现梦想重新学建筑
既然自己造的是浦东老宅,建筑也是一种文化,那就要研究浦东当地的文化和老宅的真正含义。只有小学文化的王炎根在这方面显然不足,而他也知道想要搭建这种老宅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的是经验。于是,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或者说直到现在,他还在到处寻访老宅的足迹,哪里还有硕果仅存的老宅,他就会马上开车赶过去,把宅子的每一处拍摄下来,自己回来琢磨,并添加上浦东当地的老宅文化。
买建筑书,买文化书,到建筑工地看别人造房子,找老一辈人回忆自己祖上房子的特征,这成了王炎根几年间从未间断过的事。建成这样颇具规模的宅院,老王用了句“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来概括。
河中打捞出乾隆年间古石桥
虽说王炎根的这处老宅占地80亩,但要找到它还真不容易。25日下午,记者还是在康桥镇的一个工作人员带领下辗转好几个路口才找到。
在老宅门口,记者看到一辆有些破旧的车,王炎根说,为了能加快实现自己的梦想,他60岁才开始学开车的,就这几年的工夫,他已经开了六万多公里了,而这辆车已经成了他的运输车。
这座老宅由长廊、宅院、池塘以及桥、围墙等几部分组成。刚进门就是一条大约五十米长的长廊,对于这条长廊,王炎根很是骄傲。“这长廊里每块花板的雕刻都是不一样的,是我从好几处宅子里收来的。”王炎根指着长廊内部一块块镶嵌在上方的花板说道,“你们看,每块板上都是八仙图或五子图,内容不相同。”据王炎根介绍,这支撑长廊的木头柱子,地面铺的砖块以及顶部的瓦片,全都是各家各户收来的。而记者在老宅两旁的路边也看到堆成小山的瓦片和地砖,颇有年代的木头占据了很大一个角落。
走过长廊便是一座石桥。这座看似十分简单的石桥来历也很有讲头。王炎根说,这桥是乾隆43年建造的石桥,名叫“承启桥”。当时他听说有座古桥被拆,便立即赶去看,此时桥已经掉入河内。为了能恢复桥的原貌,王炎根花了几天时间,将这石桥从河里打捞出来。
经过石桥,便是王炎根的老宅。“可能顺序排列有些乱。”在参观老宅前,王炎根先跟记者打了声招呼。从前厅到照壁、客堂、门厅、偏厅、上房,几乎古宅院里应有的它都有。
从垃圾堆中低价收来的“文化”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建筑,记者对于王炎根所说的“材料费八十几万”打了一个问号。毕竟按现在市场价格来说,光是这座乾隆年间的石桥就应该值上很大一笔钱。看到记者的怀疑,王炎根没有过多地解释,举了些例子,很快就将记者的疑问打消了。
8分钱1块的瓦片,10块钱的木门,20块钱的花板,花一万块原封不动搬移过来的门厅。仅仅是这几个数字就让人有些吃惊,为什么这些颇具年代的东西如此廉价。王炎根泰然自若地说道:“这已经是贵的,有很多东西,本来已经扔进垃圾堆里,最后还是被我捡出来的。”原来南汇开始动迁大潮后,多数人都忙着从老宅搬出来,根本没有关注这些祖祖辈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更别说这一砖一瓦。“很多好东西,祖辈留下的东西就被当成垃圾扔掉,没有人管,我心里真的很难受。”对王炎根来说,这些东西不仅是年代的象征,更蕴藏着一种文化的意义。
[开发]
“农耕文化”宅院尚在建造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座老宅的右侧还有一处在建的工地。王炎根告诉记者,这里是正在搭建的名为 “农耕文化”的宅院。而这种宅子并非像前面看到的那样,有前厅、后院,而是浦东以前劳动人民住的房子。自己当年也是在这样的房子里长大的,虽然简陋,但也是浦东宅院文化的一种。
这些宅子会被分成几部分,而里面将用到的老式灶台、家具等,王炎根已经收集齐全,就等着宅子搭建后放入。不过由于这样的老宅都靠人手工一砖一瓦搭建,速度相当缓慢,而且由于材料稀缺,施工得非常小心,这种东西是坏一块少一块的。
王炎根说,等到完全施工结束,大概还需三年时间。届时,也是浦东老宅正式对外完全开放的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建筑研究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老宅。据浦东当地村民介绍, 2007年,曾有几名大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到附近探访,专门找七八十岁的老人了解过去住的房子、生活习俗等等。“那时候,老王还在忙着收东西。”村民笑着说。
[质疑]
面对风言风语一笑而过
“费这么多力气,还不是为了赚钱?”尽管王炎根一向低调,但风言风语仍然不绝于耳。
不管干什么,总会有人说闲话的。对于别人的议论,王炎根很淡定,只是笑一笑。“公司账目很清楚,我做这些事情没赚一分钱,将来也不会赚钱。”王炎根告诉记者,曾有很多房地产商在参观他的老宅后,主动表示要和王炎根一起来搞开发赚钱,但都被他断然回绝了。“我从来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地道农民出身,我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王炎根说,想起自己儿时的记忆,他都要伤感好久。“现在的城市已经越来越现代化了,很多地方都已经不认识了……”王炎根感慨道。
20块钱的花板,10块钱的雕花木门,如今当幡然醒悟的人们再次回头准备收藏这些老物件时,才发现它们的价值远远不是几十块钱能计算的。有人酸溜溜地说,王老伯的这个老宅院起码值3000万,言下之意,王老伯“下手早”,颇具 “投资眼光”。老伯倒是非常坦诚,他说,造这个房子材料费只花了八十几万,将来这个宅子绝对不会用于投资,也不会用来经营,目的很纯粹,只是为了给后人看看。王炎根老人在谈到老宅将来的用途时,言语非常坚决。对于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来说,这座宅子承载的不仅仅是他小时的梦想,更多的是对文化延续的期盼。据《新闻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