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宽澄在留手印 |
在当年的抗日大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鲜为人知:一批觉悟了的日本俘虏和士兵,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行列!昨日,一位“日本八路”不顾近90岁的高龄,不远万里从日本转机北京飞抵成都,将一批珍贵的文史资料捐赠给建川博物馆。
今日情
捐文献助建纪念馆
脸上布满老年斑、一只耳朵带着助听器的日本白发老人,在樊建川的陪伴下游览了建川博物馆。他叫小林宽澄,一位曾在中国的“老八路”!在日本,曾和他一样被俘后成为八路军的老人组成“八四会”(八路军、新四军协会)。
在建川博物馆,目前建有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展厅。小林向樊建川提出是否能建一个专门的八路军纪念馆。小林还专门从日本带来了一批珍贵的文史资料,捐献给了建川博物馆。对于建八路军纪念馆的想法,樊建川十分赞同。但由于目前收集的实物不足以单开一个馆,尚需要进一步筹划。但樊建川当场同意,先要给小林这样的老八路做一个专门的展厅。
当年事
被感化成为八路军战士
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小林宽澄仍记忆清晰。1940年,作为一名轻机枪手,他随日军大部队来中国,在山东实施侵略。1941年6月19日,年仅22岁的他被八路军俘虏。
“作为一名军人,被俘虏是最大的耻辱!”小林说,当时他多次想到自杀,撞墙、跳河,但都没能实现,每次都是八路军救了他。后来,几位战士要将小林带到上级部门。沿途,小林骑马,战士给他端吃的喝的,而战士们全是徒步跟随。途中歇脚的当晚,疲倦的战士熟睡了,小林趁机逃跑,看看天上的月亮,他最终自己又返回去上炕睡了。
小林后来到了当时的胶东军区,时任政治部敌攻科科长的张昆对他非常好,还教他学中国话,小林最终认清了日军侵略中国的本质。“当时在日军部队,抓到俘虏是要立功的,有的中国老百姓被无辜抓去,抓一个杀一个。”小林说,他的经历表明,当时双方对俘虏的态度截然不同。
后来,小林在中国工作至1955年,最终回到日本,中文不错的他当了一名翻译。去年,小林找到了当年战争年代帮助过他的恩人,专程来到山东在恩人坟前下跪。汶川大地震震惊全世界,小林号召会员纷纷捐款。“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他多次这样说。
本报记者 向勤 摄影 张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