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违不罚”获民心 近几个月,昆明街头的行车秩序有了一定改善:不少驾驶员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耐心等待红灯,排队,给行人让路,不随意变更车道或违章掉头等,这些变化跟“首违不罚”规定的出台有很大关系。驾驶员的违规行为得到了交警的教育,口头警告和开具处罚决定书是为了让大家明白错在哪里进而接受教育,从而更加注意行车安全。
昆明明成出租车公司的彭琨说,今年3月的一天,他在青年路上行驶,从西桥酒店右转时,公交车把他逼停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实线上。他已做好被罚款的准备,没想到值勤的交警走过来说,刚才的情况他看到了,虽不是驾驶员的错,但确实违规了。这名交警请他出示驾照并在警务通上查询后说,这是他第一次违规,根据“首违不罚”的规定就不罚款了,希望司机珍惜这次机会,以后小心驾驶。
“我心里暖洋洋的,从那以后,我每次开车都很注意。”彭琨高兴地说,“如果是以前,警察肯定是不分情由、二话不说,直接就罚款,现在感觉交警很体谅我们。”
记者采访了几名外地司机,他们都表示,因对昆明道路不熟,经常发生违规行为,但“首违不罚”推行后,他们不仅没有被罚款,还得到交警的帮助,非常感动。
治理交通拥堵,和谐比罚款更有效 昆明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支队长苏志忠说,交通拥堵一直困扰着昆明的发展。一方面,昆明城市面积小,机动车增长速度快,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交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群众对交通安全、便捷的要求不断提高,给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据统计,到8月20日,昆明市有95.6万辆机动车、130万名机动车驾驶员。机动车高度集中,昆明市主城四区的小轿车有34.1万辆。预计到年底,机动车将达到98万辆至99万辆,明年一季度可能突破100万辆。此外还有200万辆自行车和30万辆电动自行车。全昆明主城区的交通参与者超过300万人,而整个市区仅有1400名交警维持秩序。
苏志忠说:“大家形容昆明人是跑步进入汽车时代的。在上世纪70年代,车少违章也少;到上世纪90年代车辆猛增,再加上一些驾驶员缺乏文明交通意识,交通堵塞越发严重。”
“为有效纠正各种交通违法行为,我们采用了严格执法的手段。可民警加班加点工作,却得不到群众理解,动不动就发生争执,道路拥堵问题转化成驾驶员和交警的矛盾。”苏志忠说。
“我们对个案逐一分析,99%的民警在执法时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没有瑕疵,可还是发生了流血事件。像2006年的一起袭警案,两名女警在处罚一非机动车载人的违规行为时,被当事人用螺丝刀戳伤。女警执法是非常有分寸和礼貌的,为什么20元的罚款就能引发那么大的事件?我们开始思考,到底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交通管理?最后我们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和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才是出路。”苏志忠说。
放纵还是约束? 今年2月1日,昆明市交警部门首先将21种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纳入“首违不罚”的范围中,9月1日又增加了84种,像机动车进入专用车道行驶、违反交通指示标线信号等违规行为在头两次可从轻处理,但对酒后驾车、闯红灯等严重危及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仍要严肃处理。
这项措施实行初期反对声很大。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杨全说:“我做警察23年,见证了昆明交通的发展历程。为了维持好路面秩序,我们加大管理力度,工作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增加到现在的十一二个小时,可交通拥堵的现象没有根本性改变。如今提出"首违不罚",我们心里也是有疑虑的,把已经构建起来的严管、重处重罚的格局打乱,会不会更难管?会不会让广大驾驶员感觉是一种放纵?”不少行人也提出,为啥车辆违规不罚款?仅是教育管用吗?
苏志忠说,我们调研发现,发生轻微和一般违法行为的车辆绝大多数并非故意,而是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如果这样就罚款,很多人心里不好接受,甚至是抵触的。即便交警指出他的违规行为,他也会充耳不闻,甚至以后故意违规。可自从实行“首违不罚”后,驾驶员体会到了交警部门执法作风的改变,激发了他们作为交通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真心愿意共同维护好交通环境。
交警支队五大队的民警陈俊先体会很深,他说,以前要罚违章驾驶员的款,对方吹胡子瞪眼睛,还破口大骂。自从实行“首违不罚”后,驾驶员不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对警员指出的错误也能欣然接受。“虽然我们比过去还累,要不停地给驾驶员讲道理,但心里感觉比较好,有些经常路过我们那个路口的司机还会主动打招呼,问候我们一下呢!”陈俊先说。
根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昆明市辖区共受理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1686起,事故造成196人死亡、1747人受伤,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5起,死亡人数减少62人,受伤人数减少136人;9月1日至9月16日,全市对交通违法行为共警告31919次,开具处罚决定书处罚3056起;袭警案到目前仅有3起。
苏志忠说,交通要和谐,管理者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以人为本,人性化执法,全体交通参与者要互相理解、支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安全、通畅的交通环境。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