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谈了四天 核心分歧依旧
本报记者 杨立群 廖勤
在通过了主席声明后,这一轮的朝核问题六方团长会落下了帷幕。闭门四天,六方到底谈出了什么?
声明透露新信息
解读主席声明,分析人士指出,六方不但回顾了取得的进展,再次重申了此前达成的一些共识,并同意就继续这个进程而努力。此外,声明中也透露出一些新的信息。
声明中有关“各方欢迎国际社会参与对朝援助”的表述值得关注。此前,由于日朝在绑架问题上僵持不下,东京不愿落实对朝能源援助指标,而平壤也愤而表示不愿再将其视为谈判对手,有关方面已经在考虑纳入新的援助方以填补日本的空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认为,声明的表述显示了欢迎六方以外的国家参与对朝援助的立场,而发挥韩方作为牵头方的作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紧张的朝韩关系。
此外,声明还说,将于明年2月召开东北亚和平与安全工作组会议。对此,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室主任崔志鹰认为,“东北亚目前还没有安全合作机制,明年的这个工作组会议可能会讨论六方会谈机制的转换问题。”他说,对于建立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将六方会谈转换成安全合作机制,另一种是再另设一个机制。“但六方会谈转换为安全合作机制更合适,可能性也更大,因为六方会谈有基础,通过斡旋朝核问题已表明其有能力在维护地区安全上发挥作用。”
验证问题仍难解
但人们也注意到,在此前被外界广泛关注的核验证问题上,朝美之间的分歧仍未化解。华盛顿曾希望能把有关核验证“取样”的表述落实于文字,但平壤显然未给予回应。
核验证问题也是此次会谈中最难啃的骨头。此前,朝美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可谓“各说各话”。美方之所以看重“取样”,沈丁立解释说,“因为只有通过‘取样’,美方才能通过‘核考古’,计算出朝方究竟获得了多少核裂变材料,才能真实评估朝鲜核活动的情况。”
朝鲜未同意在该关键问题上松口,也可能有要留一手的意思。目前美国正处于政权过渡期。布什总统即将卸任,新当选的奥巴马明年1月20日将宣布就职。平壤可能想着眼明年,看看是否能从它的谈判新对手———奥巴马政府那里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因此从战术上看,它目前不愿意把牌交给即将下台的布什政府”,沈丁立说。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杨伯江则指出,朝美之所以互不让步,“一是朝鲜不认为接受验证是其在去功能化阶段中的义务,至于采取样本则涉及主权问题,美国的做法是当年‘伊拉克版本’的再现,”他说,“而从美国方面来看,由于此前布什政府将朝鲜从‘支恐’名单中除名的做法面临国内、国际压力,认为其妥协太多,因此如在验证问题上再不坚持立场,就会失去更多支持者。”
未来仍扑朔迷离
朝核问题未来的走向可能会如何呢?
美国人不能接受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奥巴马政权也不例外。但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可能延续克林顿时期和小布什第二任期时的对朝策略,即继续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
沈丁立说,“奥巴马会继续六方会谈,以缓和矛盾、改善关系、建立信赖、冻结朝核规模,并逐步进入弃核程序。同时,不排除他会采取更宽松的举措,比如给予朝方更多安全照顾。但朝鲜不弃核朝美关系很难改善。” 杨伯江也说,“奥巴马上台后,在多边机制下以谈判对话来解决朝核问题的趋势不会改变。” 但他认为奥巴马政府在对朝问题上是否会采取较为宽松的做法现在还不得而知,“毕竟奥巴马不是克林顿。”
未来的朝核问题可能还有一种结局,那就是随着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美国最终将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上拥核的朝鲜。此前,印度也曾强行跨入“核门槛”,令美国最终不得不默认这一现实。“有印度的先例,朝鲜可能会学样,美国届时虽然无可奈何,但华盛顿在政治上不会接受”,沈丁立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