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首位职业制榜人
【人物名片】吴怀尧,1984年12月29日生于湖北红安。初中迷恋武侠小说,师从《现代汉语词典》,曾耗时数月通读。17岁在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游历、讲学和生活过的二程镇上高中。因不满应试教育制度而退学,18岁赴京从事编辑工作。21岁担任《财经时报》封面报道记者,期间因《中国作家富豪榜》闻名海内。22岁签约排行榜网站,成为中国首位职业制榜人。2008年推出文化名家高端访谈《怀尧访谈录》,并兼总策划及制作人。
【采访手记】 最早知道展现中国作家生存现状的“作家富豪榜”是两年前,那时随着这个“最火爆的文化事件”横空出世的,还有一位生于湖北红安的新青年吴怀尧。同样是一位80后男生,吴怀尧高二退学的经历与另一位领军人物韩寒颇有同道之感。
本年度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后,有人称之为文化现状的一份菜谱与病历,并被评为今年十大文化事件之首。记者联系上了始作俑者吴怀尧,面对街谈巷议的焦点核心话题,正忙于《怀尧访谈录?贡献者》出版事宜的他在给记者的短信中直截了当地说:“你的有些问题确实称得上尖锐,但与事实不符,如我在此基础上回答你的问题,只怕会以讹传讹。”经过几番电话往复真诚沟通,内心明亮的他终于应允了访谈。文/记者袁毅
【关键词】真实 尽量逼近真实,反映作家的生存状态
记:今年的作家富豪榜揭晓后再度引起轰动,但是我注意到,在有人称道的同时,也有人说很不靠谱,对于那些质疑,你个人如何看待,为什么很少回应?
吴:作家富豪榜是中国文坛风云变幻的创作百态以及读者阅读口味的集中体现,不同的人群从中会读出不同的信息,所谓的误差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只是如实地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公之于众。至于为什么很少回应质疑,原因很简单,有些人连我的文章是在哪家媒体发表都弄错,就跳出来质疑我不严谨;也有的采访一两个上榜作家,就大张旗鼓地打出众作家纷纷质疑的标题;对这样的质疑,回应没有必要啊,只是徒增口水而已。
记:中国作家富豪榜的数据从何而来?哪些方面的误差应当被允许存在?为什么?
吴:相关数据调查历时三个多月,调查地区涵盖南北,去了十大城市;为摸清图书真实销量,采访对象逾百人,涉及作家、出版社、图书市场批发商、印刷厂等,以及部分不愿透露名称但为本次调查提供帮助的学术机构。
图书选取时间主要为2007年11月上旬至2008年11月底,期间中国(暂不含港澳台地区)作家的最新作品以及其他主要作品加印的册数,一些影响较小的作品因统计的困难不计入内;个别去年未入榜但作品畅销到一定数量的作家,今年亦榜上有名,比如池莉。我尽量逼近真实,最大程度地反映出作家的生存状态,与真实状况存在差距之处,敬请各界理解。
记:很多作家并不认同你的榜单,他们认为没有真实反映他们的收入情况,有人说高了、有人说低了,你怎么看?
吴:很多作家是多少作家?他们都是谁?高低与否,上榜者最清楚。
【关键词】排行榜 上图书排行榜的作品未必真畅销
记:在前10名作家中,有些人的作品从未上过畅销书排行榜,为什么他们却名列作家富豪榜前茅?如此打榜,是否有暗箱操作或炒作之嫌?
吴:就我的调查,没有上过畅销书排行榜的书,不一定不畅销,相反,有些上过畅销书排行榜的所谓畅销书,也不一定真的就畅销。现在的各种畅销书排行榜,基本是由书店提供,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一本书上畅销书排行榜,太容易啦。我告诉你,还有很多书上打的广告词,什么点击率过千万之类,太容易做到了,有关系的,通过网站直接增加点击量,没有关系的,花钱雇人不停的刷新页面……这些潜规则,普通读者怎么可能知道。
记:湖北作家又没有进前十名,你认为问题出在哪?
吴:湖北的实力作家和畅销书作家都不缺乏,我觉得是时间问题,希望明年榜上可以多几个湖北作家,这样我就可以避免回答此类问题。
记:你觉得今年的这些榜单反映了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作家的生存状态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吴:实力作家的市场化,畅销作家的文学化,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作家在生存和创作的两极分化依然在加剧,却被很多人忽略,对于这个群体,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
记:有人说,今年的榜单很寒酸,全体上榜的作家收入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哈利?波特》作者罗琳一年的进账,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怎么看?
吴:这两者不具备可比性。我和《纽约时报》的一个朋友聊过,在国外,很多家庭有专门的书房,会定期购书,在国内,一个人一年才买几本书。
【关键词】影响力 我欣赏的作家是时代的精神贵族
记:作家富豪榜之外,为什么制作实力榜?
吴:在作家富豪榜之外,还有很多作家以文学本身的标准在汉语写作上获得不容忽视的地位,上榜作家代表了现代汉语文学的尊严。经过专家提名和网友打分的榜单,对当下的文坛更是一次有意义的检阅和反省。作家富豪榜与作家实力榜有较大的区别,耐人寻味。
记:制作中国作家商业榜是何考虑?
吴: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企盼文化市场能建立健康、良性的商业机制,并关注对此建设影响甚重的最具商业价值的作家。
记:榜太多了吧?为什么还要“中国作家影响力榜”?
吴:作家的影响力是由作品实力(学术影响力)、商业价值(市场影响力)和公众关注度(社会影响力)综合构成的。因此,我们将《中国作家富豪榜》、《中国作家实力榜》与《中国作家商业榜》的上榜作家集中在一起,在作品实力与商业价值的排名基础上,通过百度、谷歌、雅虎的网页搜索,来检索他们受公众关注的热度,并以此排名来表现作家的综合影响力。
记:你欣赏的作家是在富豪榜、实力榜、商业榜上吗?
吴:呵呵,很遗憾,他们不在榜上,但是在我的访谈录里面。像李敖、王朔、史铁生、龙应台、何三坡、朱大可、阎安、沙叶新、施袁喜、张万新、人与、岳南、于坚等人,都是我喜欢的作家,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贵族,是最可爱的人。
【关键词】文学价值 从没说金钱可以衡量文学价值
记:你凭一己之力打造出人尽皆知的“中国作家富豪榜”,最初为什么想到做这样一个富豪榜?你想通过它传达什么?真如某些人所言,用金钱来衡量作家的文学价值吗?
吴:如果说有目的的话,就是发现图书界的规律和秘密,将其呈现在公众面前。相比前两届,第三次的调查时间更长,地域更广,我想通过一篇长文章,阐幽发微,让大家知道中国五代作家的生存和创作状态,以及这一年中国图书界不为人知的动态。我从来都没有说金钱可以衡量文学价值,实力作家不一定有钱,有钱的作家也不一定是实力作家。这就是为什么在作家富豪榜之外,我还做了一个作家实力榜的原因。
记:学者叶匡政说,你的榜单已成为左右今天文学秩序的一种力量。证明的恰恰不是文学的兴旺,而是文学的消亡?对这种观点,你持什么态度?
吴:叶匡政说文学死了,在我的理解,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复杂心态。这和朱大可说中国文坛是个垃圾厂有类似之处。对当代文学厌倦的同时,却又难掩心中对文学的爱与痛。在我看来,文学以前是大家闺秀,一般人高攀不起,随着网络化写作的来临,开始有些三陪小姐的意思,似乎只要有兴趣,谁都可以玩一把。有的人写了几首垃圾诗,就自封诗人;有的人在报纸角落发表一篇豆腐块,就冒充作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关键词】退学 退学算是成功越狱
记:你高二退学到北京从事编辑工作,对于没有上大学是否后悔?80后同龄作家中你欣赏谁?
吴:大学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一样。我和大学无缘,但从未后悔过,我的退学,算是成功越狱。同龄人中我欣赏的人还蛮多的,他们有些已经暴得大名,有的还在默默写作,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不具备的才华和优点。
记:你18岁时背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去了北京,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吗?
吴:很多书有说教意味,动辄就是你要怎么样怎么样,《现代汉语词典》没有这些毛病。
记:你今年三月推出了《怀尧访谈录》,访谈录第一季《怀尧访谈录?贡献者》即将由人民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能否谈谈你对贡献者的理解和对这档访谈录的预期?
吴:贡献者,主要是指那些对中国文化有贡献的文化大家。在中国文化的版图上,如果没有这些人,你会觉得怅然若失。这档访谈录我会一直做下去,以后大家想知道中国文化界有哪些人值得我们尊敬和珍视,看看《怀尧访谈录》就会一目了然。呵呵,当然,要实现这一点,任重而道远,我还得继续努力,一往无前。
记:最后一个问题,你是《怀尧访谈录》的总策划,同时是中国作家榜的制作者,打交道的基本上都是文坛中人,你能否说说对当下文坛的看法?
吴:文坛堪比黑社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不少人拉帮结派,口水战此起彼伏,语言暴力随处可见。但我相信,最终留下来的,一定不是那些浪得虚名的人,而是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写家。(作者:袁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