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的困难与压力越大,人们的思想往往越容易“钻牛角尖”,也就越看不到脱困之路。
■ 文/潘承烈
寻觅“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1140—1207)在其《青玉案·元夕》中的名句,意思是说,在人头济济的元宵夜,在茫茫人海中千百次地去寻找作者心目中的“他”而不可得,然而猛一回头,这个“他”却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外不远处一个灯火寥落的地方。
在国内国际市场急剧变动的环境下,企业遇到的挑战与困难也越益严峻。怎样才能找到出路?走出困境的出路正是企业“众里寻他千百度”所要寻求的“他”,只是这里的“他”,不再是某个具体人物,而是解决面临困惑或挑战的方案或办法。
人们往往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思路变得更窄,感到在纷乱的思绪中找不到一条可行的通道或出路而显得一筹莫展。面临的困难与压力越大,人们的思想往往越容易“钻牛角尖”,也就越看不到脱困之路。
正是在这时,就更需要在思想上“蓦然回首”,通过改变思路去指点迷津。当你从原来的困境中猛一回头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前景并非无路可走,而你所要寻求的解脱困境的办法,这个你自己眼皮底下,只是由于自己沿着被习惯思维方式所束缚,“一叶障目”而未能看到。
在“众里寻他”以求寻得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时候,更需要我们拓宽视野,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那么就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一旦“蓦然回首”,便会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就会发现你所孜孜以求寻觅的“那人”正在离你不远的“灯火阑珊处”。
这也正说明,面对形形色色的困难,最关键的正在于解放思想,搞活经营思路。如果思路不活,不主动出击,一味等待客观上为你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条件,那么即使客观情况再好,也无助于你摆脱困境。只会向人群中去寻“他”,终将毫无所得,而当你猛一回头,就会惊喜地发现,“他”就在你身边。这个譬谕,对我们企业的经营思路是多么寓意深刻而又意味深长!
一家水泥企业的实践
中央一再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为此制订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诸如落实节能减排,实施循环经济等等。
各行各业都要认真考虑,本行业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并具体体现到本行业,并在行业的企业中得到认真贯彻。
水泥行业是我国建材工业的重要成员,2006年我国水泥产能达到12.4亿吨,占全球水泥总产能的一半左右,而小水泥泥生产能力,关停并转年产规模少于20万吨和环保或水泥质量不达标企业的生产能力。
现在我国归口管理水泥行业的组织是中国水泥协会。面对为数众多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小型水泥企业,除了国家有明文规定要淘汰的20万吨以下产能的小企业外,在额定产能以上的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企业中有没有能体现中央相关政策并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
这正是一个“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过程。
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有一个叫高明高力建材企业有限公司的,其属下有两个全资子公司:高明高力宝水泥公司和高明高力发水泥公司。其产能已由原来的40多万吨发展到目前的近80万吨,是当地利税大户,并培育出了以优质取性的高力牌水泥,用于一些重点工程并远销海外。
对于这样一个属淘汰限额以上的企业,到底该如何考虑其去留?看来产能规模已不是衡量其存留的唯一标准,而首先要看起着关键作用的应该是这样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于环保、对于节能减排,对于循环经济等到底是起着负面作用,还是在发挥着积极贡献。
高明高力建材企业较早就认识到环保对于特别像水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的经营理念, 因此不惜巨资加大环保设备设施的投入和改进,并增强全员环保意识方面狠下功夫。这样每年从玻纤袋里回收利用的粉尘就达1万多吨,节约原料费100多万元。在对废气排放、噪音排放等方面也大力采取有效措施。对产生的废渣、粉尘等,都积极回收利用。他们还大量使用其它行业的工业废渣来生产水泥。冷却水也充分循环使用,不外排。处处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效益和环保效果。
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个企业花费了4000万元投入技术改造。其单位煤耗、电耗都大为下降。随着保护环境的得力行动,这个水泥生产单位已完全改变了以往人们印象中的烟雾弥漫、尘埃遍野的一般小水泥企业的形象,而是一个绿草如茵、空气清新的花园式工厂。
这就是广东佛山一家水泥生产企业的业绩与现实。
显然,对这样的企业就不是需要讨论去淘汰或转产的问题,而是供其它同类企业参考借鉴和学习仿效的对象了。
对水泥协会来说,如何在本行业扎扎实实落实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的实际工作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这里就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说服力的生动案例。
这个企业通过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怀循性的辩证关系所取得的不断发展壮大的事实,也再一次有力地验证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无比重要。
这一“发现”,正是在“蓦然回首”中领悟到的,在被无数办法时,正是在思路上出现了“蓦然回首”,就会发现答案就在眼前。
“蓦然回首”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转变,不被习惯性地找解决办法只有到“众里”去寻,而在改变不适应的思想方式之后,“蓦然回首”答案就在眼前。
“蓦然回首”实际上是一次思想认识上的飞跃,一次“顿悟”。
但愿我们的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与困难加剧的形势下,在经营思路上需要摆脱一味沿袭“众里寻他”的思维模式,要善于跳出老的思想框框,通过“蓦然回首”,走出困境的路子也许就出现在“灯火阑珊处”,出现在你眼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