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逄增志
从1943年创建于胶东抗日根据地至今,山东新华医药集团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从一个只有18人的八路军制药小组到全国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山东省最大的制药企业,从军工到地方,从地方小厂到全国名企,从统购统销到市场经济,从效益优先到又好又快发展,从国内竞争到国际发展?有着鲜明国企特色的新华,走出了一条具有新华特色的典型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
打开“新华”辞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若干关键词,解读这些关键词,对我们回望改革、谋求更好更快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百元工资包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就是新华针对当时情况,进行的一项改革。1984年7月,山东省劳动局批复同意新华在全省大中型企业中第一家实行这一改革,新华也相应完善了以承包合同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形式的经济责任制。1985年1月,在山东省第一家实行厂长负责制,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200万元,同比增长13%。
【三项制度改革】
1992年2月,新华下发《深化内部改革方案》,这场涉及所有员工的深层次改革启动。同年5月,制订实施《优化劳动组合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定,全厂5335人按照“双向选择、自愿协商”的原则优化组合,有132人内退、下岗等,占总人数的2.47%。对领导干部和专业人才实行聘任制,采用推荐、自荐、招聘、考察等方式,做到了任人唯贤,量才使用,动态管理,能上能下。
1994年7月,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固定工与合同工的界限被打破,这是新华用工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当年11月实行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制,建立起“岗位靠竞争、报酬靠贡献”的激励新机制。此后企业用工制度与时俱进,不断改革,2007年,薪酬体系改革再次深化。
1998年4月,根据国家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要求,制定下发《减员增效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办法,全公司减员300人,占职工总数的5.3%。2000年2月16日,在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原则》中对聘任、分配、用人等制度做了进一步深化。
三项制度改革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是一场攻坚破难、影响深远的深层次改革,在新华的改革中居于举足轻重地位。
【股份制改革与上市】
股份制改革与上市是国企改革的分水冷。新华集团核心子公司新华制药是H股、A股上市公司,集团控股35.7%。1993年9月30日,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成立,1995年3月31日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正式组建。1996年12月新华制药发行1.5亿股H股,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融资近3亿元。1997年7月24日发行1000万股A股,8月6日上市流通;2001年9月增发3000万股A股。两次发行A股共融资4亿多元。利用这些募集资金,先后投资建设了针剂车间、咖啡因技术改造等一大批项目,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自主创新】
在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新华的斯锑黑克、咖啡因重大工艺改进两个项目荣获科学大会奖,新华的新药研发迎来改革的春天。首先是科技人员、科研装备、技术力量等得到全面加强。1983年研究室改为研究所,从科技情报、实验研究到分析测试的科研体系建立起来。1980-1985年间,全厂获科技进步奖28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20项。
1992年6月,新华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在医药行业率先开创了“产学研”模式。目前,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新华制药等四个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新华制药每年研发投入占药品销售收入的5%以上,远高于国内同行业1~2%的平均水平。“十五”以来公司先后取得新药批文73个,其中乙氧苯柳胺及其制剂、三苯双脒及其制剂、吡格列酮胶囊等国家一类新药3个。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2002年11月,为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国家经贸委等八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妥善推进此项工作。2004年1月,按照政策规定及上级批复,新华集团下属淄博综合服务公司、淄博包装装潢公司、淄川化工公司等三个单位改制成非国有企业,国有产权全部退出。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减轻了企业办社会的压力,增强了主业竞争力,加快了国企结构调整步伐,对企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此项改革涉及面广,改制人员身份变化彻底,推进殊为不易。从2004年1月正式启动到2008年6月12日新华子弟学校移交社会完成,历时4年半之久。
【国际化】
新华的国际化始自1992年。1992年新华开始自营进出口业务。1993年3月11日,成立淄博市首家合资制药企业新达制药。1995年9月4日与荷兰DSM集团合资成立新华肯孚,建成国内最大的头孢类药物生产线。2003年2月、2005年11月,又分别与美国百利高国际公司、美国中西公司合资成立新华百利高、新华中西公司。新华集团出口额从1992年243万美元发展到2007年12262万美元,同比增长49.5倍。
新华的国际化走的是抢占制高点,切入高端市场之路。新华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GSK、拜耳、施贵宝等均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欧美日是公司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公司也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扩大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加快开发中东等潜在市场。
随着世界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正成为世界原料药的生产大国,在这一过程中新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与日本三共合作L350、L380,新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380生产基地;新上3000吨布洛芬项目,成为全球布洛芬第一大企业;与世界健康组织合作推广抗寄生虫病国家一类新药三苯双脒等,都是新华国际化的精心之作。新华在德国汉堡注册成立的新华(欧洲)公司也已正式运作,为加快国际化开辟了桥头堡。
改革开放30年,新华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这变化,从一组数字中可见端倪:1978年,新华实现销售收入10766万元、利税4405.8万元、职工年收入585.6元;2007年,销售收入254862万元、利税25563万元、人均收入21481元,分别增长22.67倍、4.8倍、35.68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