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是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大,下岗职工人数多,再就业压力大,森工、煤炭、石油等处于衰减状态。在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国企改革过程中,又出现了工会组织机构撤并、改制后工会隶属关系未理顺、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弱化、职代会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2003年起,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开展工会工作,确定了以推进国企改革为目标,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目的,以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具有黑龙江特点的工会工作运行模式,工运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省委的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各种建功立业活动。近几年来,我们在全省启动实施了“新世纪主人翁行动工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职工素质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配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其中“创新杯”竞赛、“六大基地建设劳动竞赛”、“我为节约做贡献”竞赛、“改善发展环境百面旗竞赛”、“为招商引资做贡献竞赛”、“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劳动竞赛、创建“工人先锋号”等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开展劳动竞赛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我省各级工会组织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了优势,赢得了主动。2004年是省委确定的招商引资年,我们利用全国劳模企业家到北京参加“五一”庆祝活动之际,召开了黑龙江省招商引资推介会,进一步显示了工会参与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当年全省工会组织招商引资达6.7亿元。
——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加快实现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我们起草了《黑龙江省职工素质工程五年规划》和《黑龙江省职工素质工程实施意见》,2004年8月以省委、省政府“两办”的名义印发。全省逐级建立了领导机构。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将“创争”活动纳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人事厅等部门也都对活动提出了明确目标、制定了激励办法。2005年,全总在大庆市召开了全国工会学习型班组研讨会。“创争”活动,为广大职工搭建了成才的平台,实现了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目前,我省已有百万余名职工直接参与了“创争”活动。各地以培养健康向上的职工文化为重点,积极参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动形成适应时代、特色鲜明、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先进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2007年,我们专门总结了大庆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并在全省加以推广,进一步推动了我省企业文化建设。我省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文化建设得到了全总的好评和认可。今年7月8日至9日,全总在大庆炼化公司举办了全国工会“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工程”论坛,与会同志对我省多年来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今年以来,我们还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工作,已建成35个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329个“职工书屋”自建点正在建设中。
——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和创建“平安龙煤”活动,切实加强群众性安全生产工作。我省“安康杯”竞赛参赛企业已达到6000余家,吸引480余万职工。我省是煤矿资源省份,针对煤矿生产事故频发的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从2006年开始,在四大国有煤矿开展了“平安龙煤”创建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参赛企业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等各项安全指标,同比明显下降,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参赛企业的广泛好评。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关心劳模生活。今年“五一”前夕,省总举办了黑龙江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先进颁奖晚会,黑龙江卫视在“五一”期间三次播放,弘扬了劳模精神,振奋了全省人民为实现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士气,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在全总和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争取191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劳模生活困难问题。为6600名劳模办理了一次性互助补充保险,每年发放保险金80多万元。2005年省政府拨款110万元在省总工会医院为省级以上劳模进行了健康检查。全省已经实现了劳模档案电子化录入,提高了劳模管理工作水平。
二、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取得明显成绩 我省各级工会本着“职工为天”的理念,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切身利益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履行维护职能,切实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如期完成了第一、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的各项目标。全省实施的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成为构筑和完善具有黑龙江地方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辅助工程。现已进行了两轮,两轮帮扶周期内全省共有340893名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与311983名特困职工结成了帮扶对子,帮扶周期结束时,被帮扶的特困职工全部脱贫,并出现了39356户月收入超千元、年收入超万元的致富户。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社会工程”。目前,全省第三轮的启动已准备就绪,部分市地已经自行开始启动。
——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目前,我省13个市地、64个县(市)工会全部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基本实现了市、县及乡镇(街道)、社区的三级帮扶网络。为解决帮扶中心后续资金问题,我们联合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管理工作的意见》,为帮扶中心提供了政策保证。目前,全省已累计支出帮扶救助资金6836.07万元,接待各类来访30.56万人次。我们还同时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三年来共筹集发放助学资金近5000万元,帮助近4万多名贫困家庭子女圆了大学梦。
——积极协助政府推进再就业工作。全省工会系统自办职业介绍机构144家,建立再就业基地331个,建立扶贫解困市场152个。指导全省大力推进和开展SIYB创业培训工作,已有4个市正式启动该项目。
——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逐级建立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办公室,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设了农民工来访接待窗口。部分市地工会还建立了农民工法律维护中心、农民工之家、爱心捐助服务站等机构,积极开展对农民工的就业帮扶、困难救助、法律和政策服务工作。2004年10月,省总工会和北京市总工会签订了《依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合作协议书》,在全国率先建立省际间工会合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农民工维权“十项工作机制”,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返城”、“欠薪追讨”、“送文化、送法律、送科技、送安全、送健康”、“关爱农民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特别行动”等系列活动,评选出全省“首届十大杰出农民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三、协调劳动关系机制不断完善 ——源头参与成效显著。近5年来,我们配合省人大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实施〈工会法〉条例》、《黑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配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充分发挥民主管理、企务公开作用的意见》,修订了《黑龙江省劳动模范评选和管理规定》。与政府有关部们联合发文60余件,积极推动、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会法》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工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
——全过程参与了企业改制工作。省总工会在国有企业改制之初,就向省政府报送了《关于工会组织进入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意见》,被省政府采纳后,工会加入到全省国有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各市地工会组织也都加入到企业改制领导机构,积极反映职工的呼声和要求。我们配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充分发挥民主管理、企务公开作用的意见》,对企业改革必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切实落实职代会职权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为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提供了政策保障。各级工会坚持全过程参与企业改制分流工作,全过程参加我省社保试点工作。在改制过程中,坚持严格履行民主程序,把好“三关”,做到“八公开”,实现“五个结合”。截至2007年8月,全省有12860户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职工对职代会满意率达到80%以上。
——构建工会社会化大维权工作格局。通过构建社会化大维权工作格局,我省实现了从单靠工会抓维权向整合用好社会资源共同抓维权转变,从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的单一维权向全方位维权转变,从依靠个案维权向机制运作抓维权转变。实现了维权力量、手段、资金、对象、效益的社会化和最大化。我省构建“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始于农垦工会。2004年9月,我们在农垦九三管局召开了“全省工会维权工作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农垦工会社会化维权工作的经验。2005年我们又在七台河市召开了全省工会维权机制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进一步总结推广了工会维权工作的经验,推进加快建立社会化维权的工作格局。目前,我省已有哈尔滨、七台河等6个市(地)形成了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
四、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我们始终坚持建设为本,努力夯实组织基石。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不断适应经济形势多样化的需要,在新企建会、农民工入会、改制企业工会组建和乡镇(街道)、村级工会组织建设方面实现了突破。特别是以推动沃尔玛在黑龙江分店建会为动力,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建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基层工会组织38334个,工会会员689.9万人,入会率为98%。
——开展县级工会标准化建设活动。通过标准化建设,许多县区工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内外环境得到改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县级工会经费年均增长超过10%,财政划拨比例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全省已有26个县(市、区)总工会达到了标准化建设目标。
——工会经费由地税代征工作取得突破。今年3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总工会、省地税局关于工会经费和工会筹备金由地税机关统一代征的实施意见》,决定自2008年1月起全省工会经费和工会筹备金由地税机关统一代征。上半年,我们与省地税局联合签发《关于地税机关代征工会经费和工会筹备金的实施办法(试行)》。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省全面启动。
——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全省各级工会干部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一大批调研成果脱颖而出。其中《关于我省农民工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资和生活用品物价上涨过快的调查报告》、《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关于我省煤矿安全情况的调查》、《围绕中心,发挥优势,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等调查报告和理论文章,在《人民日报》等不同媒体上发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做了重要批示,予以赞扬。《关于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的调查报告,得到兆国主席、春兰、传秀副主席和战书省长的充分肯定。
——工会机关作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机关干部努力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为全省职工群众服务、为基层工会干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积极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工作。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省总工会及时下发了关于支持四川抗震救灾的通知,号召全省广大工会干部、劳动模范和职工紧急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支援灾区。全省各级工会共捐款7000多万元。我省对口支援确定后,我们又及时与剑阁县总工会取得了联系,协商确定援助措施。
几年来,我省工会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兆国主席,春兰副主席等全总领导,多次对我省的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和工会其他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引起了国内众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香港《大公报》等新闻媒体都对此进行了长期深入报道。《工人日报》还连续3天在头版头条分别以《大局为怀,彰显特色优势》、《职工为天,擦亮工会牌子》、《建设为本,夯实组织基石》为题,对我省工会工作进行了系列报道。
2004年,在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议上,黑龙江省委介绍了经验。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汇报会上,我省介绍的《发挥厂务公开作用,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与好评。2007年在全总召开的十四届五次执委会议上,我省介绍了《党政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企业民主管理作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经验。我省的“安康杯”竞赛组委会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2007年在全国总工会、国家安全总局等五部委召开的安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我省作为唯一省级竞赛组委会代表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省总工会还被授予“全国工会促进再就业工作示范单位”、“全国工会组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建会工作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工会建会前十名行列。在2005年召开的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改革表彰奖励大会上,省总工会荣获“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我省工会工作同样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原省委书记宋法棠、钱运录,原省长张左己、现任省长栗战书等省领导,多次对“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给与高度评价。栗战书省长曾批示:省工会服务大局意识强、措施实。工作有创新、有实效。建议我省推广其经验,进一步形成围绕中心、齐心协力、共图振兴的良好局面。由工会主抓的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还被确定为省委“十项利民行动”,在社会上进一步树立了工会形象,提高了工会地位,突出了工会作用。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