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郝亚琳)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破冰”访问。一个10岁的中国男孩在当时还是内部发行的《参考消息》上看到了有关访问的报道。对于那时的金灿荣而言,美国与“美帝”发生了悄然的概念转换。
在中美即将迎来建交30周年的今天,金灿荣已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就是美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年这个随机选择的研究方向和那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会在他30多年的求学和工作生涯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作为国内知名的美国问题专家,他在中美关系、美国外交、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我刚懂事那会儿,中美之间没什么往来,除了宣传中的口号,国内的老百姓也不知道美国是什么样。”金灿荣说。
20世纪60年代初,中美两国关系仍处于紧张状态,美国还是“帝国主义阵营”头子,在中国的宣传中,和“苏联修正主义”同为世界上动荡的发源地,应当是革命的对象。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中美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开始试探和接触。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中美关系逐渐迈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我1980年上大学那会儿中美关系就开始热起来了。邓小平1979年访问美国时,专门安排电视台记者随访介绍了美国的一些情况,当时从电视上就能看到西雅图一个普通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印象挺深刻的。”金灿荣说。
1992年,金灿荣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电视画面成了眼前活生生的现实。作为社科院的业务骨干,他接受美国新闻署国际访问者计划的邀请,前往美国观摩总统大选,在当地待了近一个月,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直观的印象。
“我在芝加哥赶上一次堵车,看着双向的两排长龙,感觉特震撼,可回想起来,根本比不上现在北京堵车的"盛况"。”
更让他感觉今非昔比的还有不少美国同行的态度:“那会儿美国关于中国的消息很少,即使有也多是负面的,一些美国学者也是居高临下的。现在他们谦虚多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过去30年对中国的很多预测老是出错。现在看美国的电视新闻,基本天天都有关于中国的,内容也客观多了。”金灿荣说。
上世纪80至90年代,中美关系曾经经历过一个震荡期,但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已开始用越来越成熟和务实的眼光看待彼此间的关系,中美关系步入了稳定、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
双边关系的成长也将国内的美国研究带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金灿荣笑言,现在搞美国研究的材料、人数、机会之多,是他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和他当年的随机而定不同,他的很多学生都明确选择了美国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者前往美国深造。不论是在学界还是在普通老百姓中,美国热显而易见。
金灿荣现在的日程也更加繁忙。除了日常教学,他还多次应邀前往美国访问和讲学,参与了数次同美国学界的“二轨道对话”,同时还经常参加学术会议或是接受采访,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建言献策。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同时,他还不断被电话和访客打断,见缝插针地安排自己的日程。
“现在中美从经济依存到社会联系都越来越紧密,政府间的对话渠道也大大增加,这给我们搞美国研究提供了很多机会。最近的金融危机就是我和好些美国同行的热门话题,他们非常关心中国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中国能否帮助美国走出这场危机。”金灿荣说。
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他也非常乐观:“尽管中美关系这30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结果是好的。而且从未来看,中美关系的发展条件更好了——中国的力量上升了,中国也是中美关系发展中一个较为稳定的因素。我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很有信心。”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