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08年12月30日刊发文章(更多《经济学人》文章回顾),对美国总统在中东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扮演这个角色进行了思考。文章《如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时候,奥巴马应该从克林顿上世纪末那不成功的巴以冲突调停中学到什么呢?全文如下:
只要人能从历史中学习,那么,经验就是“迷茫中为我们照明身后巨浪的灯塔”。
克林顿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面临的环境,是远成熟于如今奥巴马将要面对的。他那时候遇到的以色列总理是伊扎克-拉宾。这位高瞻远瞩的领导人同意将戈兰高地还给叙利亚,并且希望和被前以色列领导人认为是冥顽不化的恐怖分子阿拉法特展开直接谈判。当时,美国人拥有在该地区强大的影响力。此前美国很好地为萨达姆-侯赛因入侵科威特,以及苏联解体做出了安排。另一方面,阿拉法特由于支持萨达姆而被阿拉伯世界其他领导人疏离,此时的他缺少朋友,资金匮乏。巴勒斯坦活跃的“自由战士”们不得不期盼着把外交和谈当作了一个机会。
马丁认为克林顿政府的外交决策在这个地区投放了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时间和权威。理所当然的,大部分美国人和以色列人赞同2000年召开的戴维营峰会,但是错误地认为该地区的分裂是阿拉法特造成的。
由于克林顿的和平团队成员都是犹太人,这个组织的公正性也就受到了质疑。马丁甚至对一个阿拉伯记者说他们是“五只兔子(英文中兔子复数和犹太人学者为同一个词语)”。马丁原来是澳大利亚人,后来一度进入以色列游说美国国会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的院外集团,再后来就成为了一名外交官,并且两次成为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避免单独指责阿拉法特的他对自己的错误直言不讳,并认为美国人对中东地区的盲目乐观的另一面就是带来流血牺牲的幼稚和傲慢自大。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这个地区许多的冲突都紧密联系着,这种冲突的复杂性甚至搅合了个人与政治,这时常让人们在历史面前头破血流。
举个例子,拉宾犯下的错误就是急于求成。1993年,当克林顿听闻拉宾愿意放弃戈兰高地以换取和叙利亚之间的和平时,欢呼雀跃。但是拉宾隐瞒了他和阿拉法特在奥斯陆的谈判。所以,当克林顿兴奋地准备和叙利亚时任总统阿萨德握手时,拉宾却认为通过打击阿拉法特能压低谈判底线。受到战争把巴勒斯坦建国推到遥远未来这一成功的影响,拉宾信心十足。但是,这导致了叙利亚渠道的关闭。所以,即便是1993年9月收获了和阿拉法特之间壮观而温情的一幕,玫瑰花园的握手却始终留有遗憾。
马丁认为,由以色列另一位前总理巴拉克匆忙发起的针对叙利亚的第二波攻击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克林顿的权威。随着叙利亚渠道的关闭,阿拉法特也日益厌恶2000年的戴维营会谈,因为此时克林顿和巴拉克希望的达成都有赖于自己。阿拉法特害怕被关押起来,他也不敢达成一个太大的和平协议。此时真主党成功地在黎巴嫩驱逐了以色列人,使用的是暴力而非外交手段。巴勒斯坦民众为此深受鼓舞。
所以马丁认为,当阿拉法特抵达戴维营的时候是坚决避免被逼上绝路的。而且,当巴拉克在做出放弃占有象征着巴勒斯坦主权的“高贵的避难所”这座著名的清真寺这样巨大的让步之后,不再退缩。而阿拉法特找到了拖延谈判所需要的借口。他是阿拉伯世界的英雄,他也可以等着更好的谈判底牌。但是巴勒斯坦人很快发动了一次新的暴动,阿拉法特失去了一次回答“YES”的机会。巴勒斯坦的领袖们让他们的民众相信克林顿政府只提供了约旦河西岸三处定居点。实际上,克林顿提供了整个加沙地带,94%-96%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并补偿了耶路撒冷的1%-3%,其中包括“高贵的避难所”这座清真寺的主权。
马丁说,在奥斯陆会谈的驱动下,以色列表现出了追随美国的温顺样子。但是他并未说明他所胜任的以色列院外集团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力,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对以色列总统来说是轻而易举的。美以两国可以分享价值观和国家利益,以及长久的合作经验,尤其是在外交情报上的合作,还有其他更多。因此美国的调停行为便遵从了以色列的意见,因为“美国的盟友已经做出了明确的主权让步”。
下任总统是否能对以色列施以足够的压力?马丁提示到,因为拉宾的勇气,他“如此小心谨慎”地处理犹太人移民在占领地上的生活是因为他要保佑自己的政治首都。马丁现在认为当以色列领导人用国内政治问题为借口来排除对犹太人定居点的压力时,美国应该勇敢地说不。马丁认为,克林顿计划的顺利不仅仅是因为他对以色列朋友的困难处境存有同情,更因为他认识到对以色列的严厉态度导致前任总统布什在总统大选中失去了大量的国内选票。
假如马丁是一个完美的局内人的话,帕特里克-泰勒就是一个专业的局外人了。泰勒作为一名记者服务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他最为人知的是1993年发表的著作《一座长城:六位总统与中国》。他的新作《麻烦的世界:白宫与中东》用了相同的格式,介绍从艾森豪威尔将军到乔治-布什这段时期美国的中东故事。这本书的自圆其说和其中的瑕疵都会让你有所期待。它引经据典地做了一个简要回顾,从右倾地描绘1967年六日战争再到客观地讲述现在的故事。他略有些肤浅地认为克林顿的调停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是缺乏“坚定的原则和政治训练”,而2003年入侵伊拉克是“军国主义的欺骗行为”,等等。
对于奥巴马,他认为:如果他想介入这个区域事务的话,最好先做个深呼吸吧。(青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