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伯雄身上,不难看出一个台湾政治人物发迹的诸多要素:出身台湾望族;从民意代表到“部会首长”再到党务高层,政治历练完整;加之身为本土客家人,还兼任台湾最大佛教社团——佛光山的会长吴伯雄纵横台湾政坛40年,虽几起几落,但一直屹立不倒,这和他圆融的处事手法有着很大关系,台湾政坛上都尊称一声“伯公”
|
吴伯雄的私人办公室布置得像个佛堂 图本刊记者
大食 |
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交流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如果按照台湾人普遍相信的命理学来说,他的脸是典型的佛相。从他的眼睛就会明白,在台湾,作为一个政治人物需要什么样的素质,至少是亲和力——他会笑,脸不是绷着的。
在他的私人办公室里,他对我们也开起了玩笑:谈及台湾族群对立、省籍矛盾时,他拿自己举例:“我家有11个孙子和外孙,过几天要团聚,当我抱着我的外孙,享受含饴弄孙的幸福时,怎么会想,喂!你是番薯(本省人)还是芋头(外省人)啊?”
他的私人办公室设在台北开封街一间很普通的写字楼里。
这是幢位于老城区的商住楼,周围有很多旧式建筑,街道的整洁很容易让人想起日本人在这里的漫长统治。
采访介绍人沿途向我们介绍各有来头的景点:这个是老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现在已经卖给张荣发做基金会了;这个是老的中正纪念堂,现在被民进党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了;这个是台北火车站,施明德的红衫军倒扁总部。距离吴伯雄私人办公室不远的地方就是吕秀莲的私人办公室,作为前“副总统”,办公室也一样的不起眼。
吴的办公室位于这幢普通楼房的顶两层,复式结构。也许是因为周末的缘故,楼下只有一个看门的白头发的老门卫,只是看了一眼就让我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