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南山:政协会后,我“回”绵竹
2月3日晚8点,拨通强南山的电话。他正在高速公路上往南京赶。背景声很嘈杂,他的声音里有极易察觉的疲倦。
2008年8月,镇江市援建指挥部7人小组赶赴绵竹的板桥镇,负责灾后重建永久性建筑的任务,民建镇江市委主委、市建设局副局长强南山任前方指挥组副指挥。
几个月来,他们开工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板桥小学、2500平方米的卫生院、2500平方米的幼儿园。这些任务完成之后,要帮助板桥镇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修路、完成供电、供水设施的建设、建设农民永久安置房……镇江市共计投资将超过2.5个亿。
援建工作强度太大。大到什么程度?强南山说:“怎么形容?反过来说吧,上级给这支7人的援建队一个死任务:强制休假。每2个月后,必须回镇江,进行一周的休整。”
10月、12月和春节,强南山在镇江一共呆了3周。现在来南京开政协会,会后立刻“回绵竹”。他现在习惯说:“回。”现在在镇江家里倒像是短暂做客,只有在绵竹有“回”的感觉。为什么?在那里,也将近半年了,7个“大老爷们”轮流烧饭,造就了好厨艺:强南山的拿手菜是“清蒸肉丸”和“宫保鸡丁”。而更为重要的是,从2008年8月开始,他和另外6个伙伴,要在那里生活三年,直到那里所有的援建工作完毕。 本报记者 沈峥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