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云南“躲猫猫”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又因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网友调查的“创举”激起千层浪。长达7000字的调查报告被指“走秀”,组织者与参与者均遭质疑。昨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以及网友调查委员会主任“风之末端”进行长达2小时的网上答疑,仍未能完全平息外界非议。 |
□2月20日,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网友亲自上阵调查“躲猫猫”事件。CFP图片 |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就“躲猫猫”事件与网民交流
官方否认“躲猫猫”调查团有“托”
□晨报特派记者 李晓明 云南昆明报道
“躲猫猫”,这个类似小孩玩捉迷藏的游戏名称先是在网络世界引发了一场超级“地震”,又因云南省委宣传部门的一次组织网友调查的“创举”,“躲猫猫”也因此在现实世界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2月20日,“躲猫猫”事件网友调查委员会挑灯夜战,洋洋洒洒写出一篇长达7000字的调查报告。
“躲猫猫”成新年最雷人词汇
2009年春节过后不久,一个雷人词汇“躲猫猫”迅速在网络上蹿红。它源于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案例:24岁的云南男子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被关进昆明市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在看守所度过11天后却因重伤入院,最后因“重度颅脑损伤”不治身亡。警方给出的解释是:“其在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造成的。”该解释一出,舆论一片哗然,玩个游戏也能让人颅脑重伤?“躲猫猫”一词也因此名声大噪,网友将其与前段时间火爆的网络雷词“俯卧撑”、“打酱油”并称为“武林三大绝学”。
更热闹的还在后面,在“躲猫猫”一词红极网络之时,2月19日云南省委宣传部在网络上发布一则公告,征集网民亲身实地参与“躲猫猫”舆论事件的真相调查。这一开全国先河的举动一出,再次引发网络震动,各地网友情绪高涨,短短一夜间报名者逾千。最终,10名网友脱颖而出,成立网民调查团,于次日前往事发地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进行调查,此举受到万众瞩目。
2月20日,网民调查团完成了一天的实地调查,10名成员随后完成长达7000字的调查报告,经整理后公布到网上,至此,他们的任务告一段落。然而,原以为这场网民调查行动会稍微平息网络争议,不想调查报告出台后,反而引来了更多的质疑,让“躲猫猫”事件更增添了几分迷雾。
7000字调查报告未解背后谜团
在这篇7000字的调查报答中,详细记录了网民调查团一天的所见所闻,还有他们对相关部门的提问以及对方的回答。然而,通观全文,由于调查团受到各方限制,调查结果并没有真正解开众人的疑问。不少守候至半夜等待报告出台的网友直言:“这是篇无力的报告。”就连调查团成员本身也对调查结果充满了沮丧之情。网友嘲讽,这份调查报告中唯一弄清楚的是:根据警方的解释,导致李荞明致死的游戏并不是“躲猫猫”,而是“瞎子摸鱼”。不过,没人会去关心这两种游戏的区别。
最关键的缺陷是,此次调查团并未见到相关监控录像。对此,晋宁警方解释,李荞明案发现场“放风室”没有探头,因此没有录像。按照规定,监舍休息室(卧室)要安装探头,但探头的位置属于机密。调查团要求查看时,晋宁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韩红兵发表“检察意见”,称监控录像内容按照保密法属于保密范畴。对此解释,网友并不认账,他们表示,监控录像应该是最能证明事发经过的铁证,从“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到“莱芜精神病院虐待病人”事件中,监控录像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晋宁县公安局要使网友信服,就应该拿出监控录像。
新华时评
“躲猫猫”事件须有人被问责
据新华社报道 全国关注的云南“躲猫猫”事件以“网民调查委员会”的介入告一段落,云南省晋宁县公安局已经给出阶段性结论:李荞明乃死于意外。在这起实为“瞎子摸鱼”而不是“躲猫猫”的游戏中,年轻的李荞明遭“室友”普某某拳打脚踢后撞到门框受伤,后不治身亡。晋宁县公安局坚持认为看守所并无过错,管教民警更没有任何施虐、渎职行为。
在警方的陈述中,看守所纪律严明、制度完善,如设立了过渡监室对新收押人员进行教育、监室内安装有受虐报警装置、每天对在押人员进行排查、不定期单独谈话等,看守所也从未出现任何暴力、虐待、逼供现象。但问题恰恰在于,为什么那么多有力措施、防范制度就是没能防住普某某对李荞明的拳打脚踢?为什么李荞明和他的“室友”还能那么轻松自如地蒙上眼睛,在看守所内进行这类被绝对禁止的“躲猫猫”?
据了解,近年来“牢头狱霸”在看守所内对新收押人员殴打致死致伤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侵犯了在押人员的人身权利,而且损害公安机关的形象。发生在晋宁县看守所的这一事件,再次使人们对看守所的管理提出了犀利、沉重的拷问。如果看守所不能恪尽职守、严守纪律,这样的看守所就不会让老百姓放心。
我们必然要追问,“躲猫猫”事件中晋宁警方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正如当年的孙志刚事件,面对一个年轻生命的非正常死亡,我们当然需要问责;面对一个普通游戏所带来的超级杀伤力,我们当然需要问责;为了避免今后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我们当然需要问责……如此,看守所也许才不会成为闻之变色的谈资,中国的法制建设才有望更进一步。
■质疑一
调查团成员是官方的“托”?
出发前,网民代表满心期待地去调查“真相”,揭开“谜团”,当他们最终结束调查作出报告时,他们自身也没有想到,作为网民代表的他们,也遭到了网友的质疑。
最先遭到质疑的是担任网民调查委员会正副主任的“风之末端”和“边民”,他们的真实身份遭到了“人肉搜索”。网友曝料,“风之末端”真名赵立,本就是云南电视网的编辑,“边民”也是云南当地的网络名人,此前昆明市各委办局进行人民评论员培训,两人还曾担任过培训老师。网友“能石匠”也被爆为天涯昆明版网络名人,经常写网络评论,随后网友继续人肉搜索发现,其他网民和社会代表中,多人实为媒体记者和官方网站版主,他们的草根身份也遭遇信任危机。另外,对于“风之末端”与“边民”能如此顺利地报名入选,并被指派为正副主任,也遭到网友质疑,两人被认为是政府的“御用评论员”。
对此,伍皓昨天回应称,原计划报名的前两位担任正副主任,他最先将公告发布在自己的聊天群里,因为“风之末端”和“边民”原先就在他的聊天群里,所以占了报名的便利,成为最先报名者。对于他与两名网友关系的质疑,伍皓在昨天的在线聊天中表示,“我们网上聊得多,真正见面就是第二次。”至于为何两人会在宣传部副部长的聊天群中,伍皓称是因为看重他们的网络影响力。其他网民主要是随机选取,也考虑了其在网上的影响力。
伍皓强调,这些网民绝不是官方的“托”。“从宣传部门来说,没有必要去找‘托’,把自己引火烧身。”
■质疑二
调查是政府在“走秀”?
“躲猫猫”事件网友调查尘埃初定,网民调查团在调查报告结语中悲哀地承认:“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网友,还是网友调查委员会,都不可能做到‘探寻真相’,在‘躲猫猫’的事件中。最后真正能揭露真相的,只可能是拥有法律资源的执法司法部门。”不过,他们同时表示,“感谢云南省委宣传部,在云南今年年初提出打造‘阳光政府’的规划之后,用‘网络的事让网络解决’的全新思路……让一度在社会上争议颇多的网民成为主流,介入社会政治生活,在中国迈出了第一步。”而不少网友则质疑,这场没有揭开任何真相的调查,实质上就是政府部门的一场“走秀”。
在一些网友看来,这场“网友参与网络事件调查”的创新举动不过是政府部门的一场危机公关而已。“既然最后能调查真相,作出结论的,只有执法司法部门,那为何这件事情是由宣传部门来牵头策划?”
■回应
相信调查结论很快出炉
对于宣传部门是否存在越位的质疑,伍皓昨日回应,公安机关、政法机关依法办案、公正执法,这是其尊重和体现法制的基础。“但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从尊重公民的这些基本权利的基础上,我们宣传部门可以有所作为。我们之前的初衷和打算使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这个方向,在今后的各种舆论突发事件,包括比如出现矿难、重大生产事故等,我们都扩大公民包括网民的参与程度和范围。我们都可以以类似的形式让社会公众和网民更多地参与进来,使网民和社会公众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事件的核心现场。”
对于外界质疑政府“走秀”的看法,伍皓表示,在决定这个举措前已经考虑到了要承担风险。请网友参与调查的目的并不是指望能揭开真相,而是实现网友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通过我们这次活动,至少我们对司法部门监督产生了效果。有了公众和网民的参与以后,司法部门在办案件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拖几个月,不敢说再拖几个月再办,他们也会更加公开、透明和公正地来执法办案。如果他们再‘藏猫猫’肯定会遭受更大的舆论压力。”伍皓相信,在强大的舆论监控之下,司法机关对“躲猫猫”事件的最后调查结论将很快跟公众见面。新闻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