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我要找到你:为烈士寻找亲人 > 09寻亲消息

唐山“王艾甫”太原寻找家乡烈士(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09年03月18日12:03

  3月16日夜间,本报热线骤然响起——“是三晋都市报吗?我是燕赵都市报的记者,我陪同一名唐山的民间人士来太原寻找90多位唐山籍的烈士墓地,因紧急情况,明天中午我们就得返回,但是整整一天了我们一无所获……”3月17日中午,在本报记者的帮助下,来自唐山,带着90多位烈士亲人嘱托的张红琢,在太原市郑村革命烈士陵园确定了11位解放太原时牺牲的唐山籍烈士的墓碑,烈士亲人60年的愿望终于实现,激动之情表现在张红琢的脸上……

  王艾甫:“我是帮烈士找亲人,你是帮亲人找烈士,我得向你学习。”

  3月17日清早7时多,在记者的安排下,张红琢终于见到了神交已久但素未谋面的王艾甫。虽然是第一次相见,但张红琢呈上的是一份沉重的厚礼——解放太原时90多位唐山籍烈士的“花名册”,这份礼物的沉重在于这些烈士的亲人虽然知道亲人牺牲在解放太原的战争中,却至今不知道亲人的“埋骨之处”。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就像久别的老朋友,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一位老太太找自己的丈夫找了一辈子,孩子们为了安慰老人造了一座坟,但老人一直坚持丈夫没有死,让孩子们出去找父亲,一找就是半个世纪,如今孩子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张红琢向王艾甫“请教”:唐山有很多烈士的亲人找了亲人墓碑一辈子,但至今杳无音信,他这次来就是想查证一下这些烈士的墓碑在不在太原,查证一下到底有多少唐山籍烈士在解放太原中牺牲,如果运气好能找到墓碑,可以给烈士家人一个很大的安慰。

  就这份礼物的沉重,王艾甫说,之所以造成“生死簿”里有登记,却难查“城隍庙”所在何处的问题,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加上战争的残酷,许多阵亡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部队番号等都难以立刻查知;打仗的时候又不都是战友掩埋尸体,由于战事紧急,往往在烈士身上插个牌子以便以后认领。但部分烈士遗体由于风吹雨淋等自然原因,就可能造成难以查证烈士‘埋骨之处’。我在多处烈士陵园的花名册上就发现许多烈士的后面只写‘无名’二字。”

  “我在2006年找到的84份阵亡将士通知书只是解放太原时烈士的一小部分,其实还有一个866人的阵亡花名册,其中河北籍的就有349人,还有许多烈士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我还在网上公布了3900多名牺牲烈士的具体情况,实际上是想给烈士亲人提供一个公众平台,让大家能够网上祭祖……”

  “做这个事的过程中我才从中领悟到,寻找烈士这件事,不是寻找的人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寻找的越少,说明更多的烈士亲人知道烈士埋骨之处。”二人在谈心的过程中,王艾甫老人说:“其实,寻找烈士这件事也不是我一个人搞,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多热心人都加入了进来……我是帮烈士找亲人,你是帮亲人找烈士,我得向你学习。”张红琢腼腆一笑:“我是受王老的启发才做这个工作的,一年多来,我跑遍唐山大大小小的部门,查找到了90多个解放太原时烈士的信息,今天就是来确认的,这是许多烈士亲人对我的嘱托。”

  张红琢:“百分之百是你哥哥的墓。”

  上午10时,太原市郑村革命烈士陵园,张红琢默默地朝革命烈士纪念碑鞠躬。进了陵园办公室后,他拿出了一张名单,名单上的烈士,张红琢考证后判断应该安葬在郑村革命烈士陵园。但打开烈士陵园白纸黑字的花名册,一个个的“无名”震撼着现场所有的人。张红琢沉重地翻过每一页。王宝行、曹永平、吕占魁、佟保印、梁景华……他逐一寻找着每一个名字。

  在苍松翠柏环抱中,1531位烈士静静地等候着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周有富!”这是11个人的“花名册”中发现的第一个烈士。张红琢神采飞扬,趴到地上用纸巾轻轻地将浮土擦掉,烈士的籍贯和姓名清晰地印在了张红琢的照相机里。姚常明、曹永平、吕占魁、王国有……当烈士的墓碑一个个出现的时候,张红琢笑了,笑得灿烂。“我得将这些墓地的照片拍回去,这对烈士家人是一个很大的安慰……”

  陵园确实太大了,已经一个多小时了,佟保印、梁景华这两位烈士的墓碑还是没有出现。张红琢有点急了。陵园工作人员、记者开始分头寻找。

  佟保印!竟然是张红琢首先发现了烈士墓碑。“我回去可以交代了,他的亲人千叮咛万嘱咐,全把希望寄托在这次寻找上了……”

  最后一个是梁景华。当墓地出现在张红琢面前时,激动、紧张写在了他的脸上。张红琢不自觉地掏掏口袋,颤抖的手指按下了几个数字,这个电话是打给梁景华弟弟梁景升的。“嘟、嘟、嘟……”在一阵电话铃声里,对方竟然没有接这个重要的电话。“我有点紧张,要不你打。”张红琢把手机给了记者。“要不等等。”

  5分钟后电话接通了。“你哥哥的墓在呢!”张红琢几乎是大吼。“看准了?”对方有点怀疑。“看准了,我就在墓前,百分之百是你哥哥。啥都有。我给你拍照。我给你带回去。”

  电话的另一头,70岁的梁景升老人已经哭出来了,一直在追问着具体的细节,他只知道哥哥牺牲在太原或石家庄,但寻找半个世纪了,没有哥哥的墓地……

  除了姓名,他没有留下任何信息……

  郑村革命烈士陵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安葬着1531名烈士,但多数都没有人来祭奠,只是每年清明的时候有许多学生来扫墓,“原因可能是多数家人不知道烈士安葬在哪里。”“这么多年来,来这里这样仔细查看墓碑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王艾甫老师,另一个就是张红琢。”

  安葬在郑村革命烈士陵园的1531个烈士中,有200多名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剩下的1000多名烈士里也有很多信息不全和部分信息不准确。在张红琢确认的11位烈士里就有好几位信息不准确和不全的,有的没有出生时间、有的没有籍贯、有的没有部队番号、有的死亡时间对不上,如果没有张红琢的执著,也许永远都找不到……

  11位烈士的墓碑找到了,这给张红琢带来了深深的希望,他希望民政部门能将这些烈士墓碑上和资料上的错误信息更正一下;11位烈士墓碑找到了,但张红琢也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毕竟90多人的“花名册”只找到11人,由于家里有急事,他必须乘坐当天下午2时的火车回家。“黄坡、清徐的烈士陵园这次不能去了,一些老人的嘱托这次是无法实现了……”

  3月17日14时30分,驶向唐山的列车已经出发了,然而在记者的印象里,只知道他叫张红琢;除了姓名、除了寻找烈士,他不愿留下关于自己的更多信息……

  本报记者 杜建伟 实习生 吴娜娜/文 贾军杰/图 三晋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