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北川老县城震后首个清明节开放日,部分北川群众赶到老县城祭奠遇难亲人。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老县城于4月1日至4日解除封禁,让人们祭奠“512”大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图为19岁的黄梅在北川老县城祭奠父亲新华社记者江宏景 摄
新华网成都4月2日电(记者 江毅)“清明时节雨纷纷”,淅淅沥沥的小雨使得通往北川县城的道路有些泥泞。早上7点过后,路上已经有了三三两两手提蜡烛、纸钱、鞭炮的行人,免费接送居民的祭奠专车也开始往返于县城和各个灾民聚居点,1日是北川县城遗址开放接受居民清明祭奠亲人的第一天。
在通往县城遗址的大门处,十多名警察正在维持秩序,居民只有凭县城身份证才能进入。一名当值警察说:“我们既要维持好秩序,又要礼貌执法。”
北川县城遗址静静地矗立在雨中,路边堆满了从一千多米高的山上滚落的巨石,崩塌的山体露出了赤色的岩层。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整个北川县15645人遇难,4311人失踪。北川县城被震成一片废墟,几乎家家都有人遇难。按照规划,北川县城废墟遗址将作为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的核心组成部分永久保留。
4月1日,北川群众在老县城祭奠亲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上午前来祭奠的人还不是很多,城区边的一个半山腰平台成为祭奠活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偶尔一阵短促的鞭炮声在遗址上空回响,这是人们在告慰逝去的亲人:我们来看你了。
66岁的羌族老人彭志秀站在平台边,手搭凉棚朝县城里望着,她的老伴、68岁的任怀畅在一旁指给她看:“那里就是文教局。”老俩口的大女儿、大女婿和二女儿原本在北川县城文教局工作,地震中不幸遇难。彭志秀眼圈红红的:“我们一直想来,但二女婿担心我们年纪大了受不了,一直劝我们不要来。现在地震过去都快一年了,清明节要到了,政府开的祭奠专车开到了我们住的地方,所以今天来看看他们,也了了我们一个心愿。”
4月1日,北川妇女王一晴在老县城祭奠亲人。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11点已经过去了,雨虽然一直在下,但县城里前来祭奠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不少人选择走到废墟边、亲人遇难的地方祭奠。废墟已经用长长的警戒线给围了起来,每隔几米就有一名神情肃穆的警察笔直地站着维持秩序,不少地方都有提示牌:放轻脚步,给逝者以安宁。
人们很自觉地不去打搅逝者的安宁,纷纷在警戒线以外祭奠自己的亲人。没有人放声大哭,除了一些轻声的啜泣,更多的人是在向亲人诉说家人的安好。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一边烧着纸钱一边说着:“老头你放心,家里都好,你俩个儿子都出息了,现在去了北京,你要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大地震已经过去将近1年,人们渐渐开始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选择接受事实,勇敢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