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取得积极成果。“中国声音”再次响亮在重大国际舞台上。
当前,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均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打击。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减少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有两种思潮激烈斗争:一种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想方设法损人利己,把别人拉下水,自己先浮上水面。这是冷战思维在作怪,这是零和搏弈在作怪。另一种是同舟共济,合作应对;互利共赢,不是你赢我输,或者你输我赢,而是大家一起浮出水面。这是和谐世界的新思维,这是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期待。
面对危机,发达国家必须尤其关注和尽量减少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的损害。为此,二十国集团首先必须关注发展融资问题,推进国际减贫进程。国际社会要尽量减少危机对发展问题的冲击,加强发展机构的能力建设,保障发展资源,确保千年发展目标落实不受影响。发达国家应尽快实现官方发展援助占其国民收入0.7%的承诺目标,不应因危机而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应继续向发展中国家减免债务,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共同促进全球的减贫与发展。其次是提高世行等多边开发银行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要继续发挥其促进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提高资本充足性,增强反周期能力,通过简化贷款条件、开发实用性强的援助工具,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应对资本外流、贸易融资受阻等挑战。
值得称道的是,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尤其是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方面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果:1)同意为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规模将扩大至现在的3倍,由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2)IMF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以增强流动性,并向发展中穷国倾斜;3)将为区域性的多边发展银行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贷款支持,用来帮助发展中穷国;4)仍致力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信守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承诺;5)要求IMF通过出售黄金为发展中穷国在未来2到3年内提供60亿美元资金。
应该说,中国积极努力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增加融资能力,加大对受危机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准备与世界各国一道,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