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王对“红黄大战”保持沉默 引发各界猜测
泰国出现的动荡局势在泰国新年(泼水节)快要结束的时候出现了重要转机。
“红衫军”4月14日宣布停止示威活动,曼谷局势像变戏法一样转向稳定。但从去年年底爆发的“红衫军”与“黄衫军”的争斗显然没有“去根儿”,曾造成曼谷国际机场瘫痪、搞砸重要国际会议的社会大冲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卷土重来,还会撕裂泰国社会。“红黄大战”的两派当事人都在拿“泰国真正的民主”说事儿,而一贯在泰国危急时刻出手的泰国国王普密蓬这次并没有表态,这让世界很多媒体猜测纷纷。在泰国,人们尽量回避相对敏感的有关泰国国王的话题,但这场“红黄大战”还是不可避免地和泰国的王室扯在了一起。
泰国国王这次没有出手 据泰国《民族报》4月13日报道,泰国原上院议长素春?差里科等人曾向普密蓬国王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国王出面结束当前的政治乱局。但记者并没有看到任何后续报道。
近代以来,泰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一直不断,国王多次在关键时刻稳定过泰国的政局。1973年10月,泰国爆发了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群众反政府示威,军警向示威的学生和民众开枪,打死大批民众。在政局激烈动荡的千钧一发之际,普密蓬国王召集当时争斗的主要人士,要求他们离开泰国,很快使动荡平息。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少壮派军官”发动政变,扣留了当时的总理炳?廷素拉暖,关键时刻,国王巧妙地召见炳,随即组织力量反击,迅速粉碎政变。1992年5月,泰国发生了著名的“五月流血事件”。再次出现了大规模群众抗议游行,军警开枪,学生们被逼得无路可退。危急时刻,国王打开王宫大门,保护学生和民众,召见对立的两派代表,命令他们立即平息事态,结束了近20年来泰国政治史上历时最长的危机。
面对“红衫军”制造的紧张局面,泰国国王的谨慎态度显得“不同寻常”。“美国之音”14日报道说,国王普密蓬曾多次干预泰国的政治危机。泰国国王并没有实权,但受到民众的广泛尊敬,并且拥有巨大的道义权力。国王已经82岁了,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但是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泰国局势表态。他为什么这样做呢?英国学者麦卡戈认为,国王必须谨慎使用自己的影响力,“困难之处在于国王不能比公众意志和民众情绪超前太多”。他认为,试图干预这种非常两极化的局势是很危险的,任何王室成员的干预都将尽力取得中间立场,如果不这么做,就可能使局势更加两极分化。
泰国虽然和英国等国一样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泰国王室的特殊地位和威望,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王室望尘莫及的。在一些西方研究东南亚问题的专家看来,国王的态度是泰国政局变化的要因,但国王年事已高,泰国王室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已今非昔比。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3日还报道说,泰国的动荡局面一部分原因是公众对国王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在大部分泰国民众的记忆中,国王曾数次在泰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进行干预,不是敦促进行更大规模的民主改革,就是批准军事政变。
“红黄大战”的来龙去脉 颜色是泰国文化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比如用颜色表示日期:星期日为红色,星期一为黄色,星期二为粉红色,星期三为绿色,星期四为橙色,星期五为淡蓝色,星期六为紫红色。泰国人根据自己的生日,将那一天对应的颜色定为自己的幸运色。黄色在泰国原来是最为流行的,因为泰国国王普密蓬生日是星期一,幸运色是黄色。所以与国王相关的都是黄色调,包括他穿的礼服,活动庆典会场布置、纪念物品等。从2006年开始,为了庆祝国王登基60周年,泰国人争相购买黄色上衣,庆典当天也成了一片“黄色的海洋”。
泰国人民民主联盟自称是忠于国王,维护君主,给参加该联盟组织的游行的人都发一件黄色上衣,因此被称为“黄衫军”。去年占领总理府、关闭国际机场,都是“黄衫军”的“杰作”。“黄衫军”与泰国王室的关系若即若离,外人看过去如雾里看花。“黄衫军”自称示威是为了维护王室和君主制度,言下之意,他们反对的他信及其党派都是不忠于王室的。“黄衫军”领导人、媒体大亨颂提(林明达)2006年5月曾经在《经理报》上公开说,他信曾有一个“芬兰密约”,密谋废除王室。但他信断然否认,称自己从来都是忠于国王的,并把颂提告上法庭。最后不了了之。
“红衫军”是为了对付“黄衫军”而产生的。当时,在台上执政的人民力量党疲于应付“黄衫军”,又调不动军队和警察,非常狼狈。前总理他信的得力助手耐温于是出面组织了“红衫军”,以“革命群众斗群众”的方式试图压制“黄衫军”。
去年11月,当时反政府的“黄衫军”在曼谷机场打出了国王的肖像。但这次“红衫军”却到泰国枢密院主席(相当于国王的首席顾问)炳?廷素拉暖的住宅前示威。今年3月28日,他信以视频方式向总理府外的“红衫军”示威者发表讲话,揭露泰国2006年军事政变的“幕后黑手”。这一次,他信直接点出了两个人的名字:年近90的炳?廷素拉暖上将和泰国前总理素拉育,说他们指挥并发动了政变。“红衫军”随后围攻了炳上将的住宅,并烧他的画像。泰国媒体认为,这是在泰国历史上枢密院主席第一次被人如此点名道姓地骂,显示出社会矛盾的加深,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他信已不再顾及国王的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