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名牌杂志
江家驷解读气候危机来自联合国跨部联席会议的利好消息
江家驷 出生在上海,少年时跟随家人去到台湾,于台湾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赴美求学及从事科研工作四十多年。2002年应北京大学之邀回国筹建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并任首任院长,北大环境基金会理事长。曾担任美国科学院“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和“美国大气管理30年审议”委员会委员的他,对倡导中美之间气候和环境方面的合作不遗余力,寄望将国外领先的技术、理念、产业引至中国,目前正为中美低碳城市合作而奔走。
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发展以知识为主的新能源经济,
会是中国超越式发展的又一起跳板?
文|严晓霖 图|受访者提供
江家驷老先生已经七十岁了,越洋电话传过来的声音清晰、流畅、迅捷,叫人惭愧竟有跟不上他思维速度的感觉。
这两天他正在联合国开会,全世界各国的环境部长、财政部长第一次坐在了一起,将全球经济危机、气候变化两个最迫切、最重大的问题放在了同一块案板上讨论。这让人想起2008年末的波兹南气候谈判(COP14),原本由于处在后京都气候协议谈判的中点而被寄予厚望,但经济危机将讨论的重点由气候变化引至经济议题,成果寥寥。
美国人面对经济危机的态度,江家驷用了“恐慌”这个词,“非常需要核心的方式在短期内使经济复苏并创造就业机会。”因为“经济如果不恢复,世界可能不安全。”惟有将全球经济这块蛋糕做大,才可能长远导向友善的利益切割机制。 在欧美, “新技术、 新能源、新经济”已是共识。“现在已经没有人将这两个问题分开了”,江家驷描述会场中热议的氛围。这让人对今年末肩负着达成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之使命的哥本哈根谈判抱有希望,大家已经没有在继望和等待,联席会议这种形式本身便释放出积极的行动信号。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