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金砖”不是“志同道合”机制 须多练“内功”

2009年06月16日16:1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金砖”的成色

  “金砖”目前还远不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机制

  文 | 叶海林

  6月中旬,首次“金砖四国”峰会将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一起讨论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等一系列经济、金融、能源问题,本次峰会也会为“金砖四国”峰会机制固定化奠定基础。

  当年的“上海五国”演化出了今天的“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四国”为什么不可以衍生出一个更加正式的名字“金砖集团”呢?毕竟已经有了G8、G20,以及有人小声嘀咕有人大声抱怨的G2,再来个 “G4”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吧?

  G4也好,“金砖”也罢,听上去都挺好,但是人们真的应该对“金砖”抱有很大的期望吗?“金砖”成员们有足够意愿和动机将这个虚拟词汇现实化吗?

  “金砖”是怎样炼成的

  1999年开始,俄罗斯经济结束苏联解体以来将近10年的负增长快速复苏,以1999年为基数,2008年俄罗斯GDP增长了将近10倍。

  而在此之前数年,印度的经济改革已经小有成就,经济总量每年上一个台阶,最终在2008年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

  巴西的振兴之路实际上最长,也最坎坷。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经济奇迹”之后是连续10多年的停滞与危机,在1993年结束负增长。2005年经济总量终于超过1997年的水平。此后数年经济增长虽然较为平稳,但始终没有超过5%。

  就在俄罗斯大病初愈、印度小有成绩、巴西摆脱颓势之时,中国已经通过改革开放累积了相当的财富和实力,GDP总量连超老欧洲诸强,2008年攀升到世界第三。

  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20年里,“金砖”四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约而同地发生了迅速而且巨大的变化。需要强调的不仅仅是“迅速”和“巨大”,还应该注意到“不约而同”。因为“金砖”四国的崛起各自遵循了相去甚远的发展战略,增长模式因而千差万别。

  俄罗斯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0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就这一点而言,莫斯科其实应该感谢普京的好运气。

  印度依托的是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业,百来万软件工程师、医生、信息产业服务商等新兴白领阶层包办了印度的经济奇迹,这一奇迹的开创以及成果的分享和这个国家多达数亿的贫民扯不上什么关系。

  巴西在现代化进程中先后执行了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战略、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外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新自由主义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效果时好时坏。

  中国的情况和其他几个国家差别甚大,这里已无须赘言。

  除了时间的同步性(也很勉强)之外,四国的经济奇迹并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如果说四国的经济奇迹的确能说明什么,恐怕最准确的结论应该是,这四个国家以自己的成功检验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一个古已有之的道理,证明了新兴经济体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实现“崛起”赶超西方世界。

  “金砖”奇迹能否持久

  从高盛公司在2003年10月提出“金砖四国”概念,5年多后,“金砖”终于从一个学术和新闻概念,上升为政治和外交词汇。俄罗斯政治基金会主席尼科诺夫预言,这个夏天之后,“金砖四国”将成为一个“具有超强影响力的、能够决定21世纪面貌的机构”。

  不过在展望“金砖”的美好未来之前,应该首先看一下脚下的根基是否足够坚实。

  客观地说,“金砖”的发展的确令人目眩,但还远远不足以给世界一套西方模式的替代方案。除了中国以外,那三个国家的连续高速发展都不过是近10年的事情,区区10年的成就很难让天下心悦诚服。更为重要的是,“金砖”四国到目前为止的发展模式,无一不隐含着危险的“内伤”,和修炼吸星大法的任我行颇为类似,只不过“内伤”因其发展模式、也就是修炼法门不同而各异罢了。

  俄罗斯复兴靠的是能源武器,但本身并不掌握油气资源的定价权。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则意气风发,而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莫斯科的强国梦想便大打折扣。这一点已经被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所证实。依靠能源复兴,一则消耗的是子孙的未来,二则“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任何时候都不能算是好办法。这一点莫斯科不是不清楚,但想在别处寻求突破,也绝非朝夕之功。

  印度自独立以来从未进行过彻底的社会改革,种姓制度已成现代化进程的附骨之蛆。抛开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业能否长期支撑经济高速增长、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这一点不谈,到目前为止,印度仍然是望不到边的贫民窟中夹杂着零星摩天大厦的破片化社会,在断层严重的社会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和“崛起”是否可能,一直都是有争论的。

  巴西的情况要稍微好些,但其恢复高速增长只有短短数年,此前40年的现代化历程中多次出现反复。这一轮增长周期能维持多久?问题之二是巴西经济近几年的相对平稳和淡水河谷公司的主打产品---铁矿石行情一直走俏关系密切,和俄罗斯的“复兴”颇有相似之处,因此也暗含着和俄罗斯同样的危险。

  中国也有自己的难处。30年的经济奇迹基本上是投资不断扩大、资源不断消耗、出口依赖不断加剧的结果,虽在调整,要奏效却绝非一日之功。这种消耗型的增长模式能维持多久?

  “金砖”能干点什么

  当然,隐患不必然导致严重后果,令狐冲同样修行了吸星大法,但并没从华山之巅摔下来。“金砖”各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兴利除弊的可能性,不但存在,而且非常大。假如“金砖四国”的发展势头能长期持续,而且形成一个跨地区合作集团,这块硕大无朋的“砖”分别处在拉美、东欧、南亚和东亚的四个角之间的紧密纽带将覆盖整个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新基石。

  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全球地缘格局也将随之改变,出现一个以泛大西洋联盟为一极,以“金砖”为另一极的新稳定秩序。就眼下的政要表态和媒体评论而言,似乎“金砖”机制化已经水到渠成,前途一片大好。

  然而机制化和集团在国际关系语境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形成机制到产生集团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就算四国能够把“金砖”的光环一直戴下去,他们是不是一定有必要结成集团?他们要这个集团干什么呢?

  虽说作为成绩提高明显的前“后进生”,四国惺惺相惜,不过国际关系的基础可不是情感因素。抗拒共同威胁或者增进共同利益,是国家愿意开展跨国合作甚至建立国家集团的主要动机。而“金砖”是一个经济概念,地缘政治因素基本上不起作用,着眼点只能是在增进共同利益方面,或者规避共同面对的经济危险。

  具体到当下,也就是如何规避美国经济衰退带来的风险。这实际上是本次“金砖”峰会的核心内容。

  俄罗斯的对策是呼吁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能否得到其他三国赞同,现在仍然不得而知。但就在几天前,中国还出资500亿美元购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券,似乎更愿意在现行的国际货币框架下解决问题。四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仍在超主权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区域货币合作三种方式中进行选择,并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

  另一个可能不会太有热情的“金砖”成员是印度---印美蜜月刚刚开始,这个时候谈论肯定会让美国如芒在背的倡议,未必合新德里的脾胃。

  实际上,巴西和俄罗斯就目前的表态来看,是超主权储备货币最积极的呼吁者。然而即使是俄罗斯,态度也是有保留的。梅德韦杰夫总统说:“创建超主权储备货币并不会动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这句话,和美国在小布什时代常说的“反导系统不针对俄罗斯”一样不会有人相信。不过,早在倡议还未讨论之前就来安抚理论上的“无关者”,由此可见莫斯科的态度好像也不怎么坚定。

  尽管巴西总统卢拉在各种场合多次呼吁发展中国家应该停止使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态度甚至比梅德韦杰夫还强硬,然而考虑到巴西与美国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巴西自己能不能做到都还在可知未知之间。

  这倒不是在给超主权储备货币倡议泼冷水,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但这样一个倡议恐怕很难把四国铆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金砖”集团。即便超主权储备货币倡议得到四国一致赞同,人们也应该记得自清迈倡议提出到“10+3”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启动,用了多长时间。

  至于更加深层次的合作,甚至实体化,恐怕现在还提不到议事日程上来。关键的原因正如西方媒体剖析的那样,“金砖”远远不是一个“志同道合”的机制。

  时至今日,俄罗斯仍然是美国的对头,而印美关系一天近似一天;中国和巴西相交日深,和印度却总在若即若离之间。“金砖”四国要想有所成就,还须多练“内功”才成。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学者)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