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6月30日电 经济随笔:麦道夫“庞氏骗局”的警钟
新华社记者刘洪
纽约南区联邦法院6月29日作出裁决,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主犯伯纳德·麦道夫被判入狱150年监禁,这自然是罪有应得。
法官丹尼·金在法庭发言时就说:“没有任何人为麦道夫辩护,无论是他的朋友还是家庭,这说明了一切。”
但麦道夫能将“庞氏骗局”维持多年,且金额超过600亿美元,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骗局背后,暴露的是从美国监管者到投资者的一系列问题,教训无疑是惨痛而深刻的。
第一个教训,就是监管该怎么落实到位。金融监管是当前美国的热门话题,许多人认为,从华尔街金融风暴再到麦道夫“庞氏骗局”,充分暴露出美国金融监管的缺失,因此必须全面进行改革,确保对市场的有效监管。
之所以强调必须是“有效监管”,是因为其实美国是实行监管的,只不过是监管不力而已。具体到麦道夫案,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即有人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麦道夫的投资策略不可能赚钱,因此怀疑其涉嫌“庞氏骗局”。但很可惜的是,证交会未能一查到底,致使麦道夫将投资策略略作更改就蒙混过关,案件最终暴露后,证交会也因此名誉扫地。要避免再发生类似事件,美国监管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监管,尤其是加强对规模庞大投资基金的监管。
第二个教训,是投资者必须有投资的常识。麦道夫骗局之所以能够成立,与其“赚钱神话”是分不开的。但一个投资基金,在相对比较成熟的美国市场,不管是熊市牛市,每年都能有10%甚至更高的投资收益,用许多美国分析师的话说,“这是好得让人难以想象的事实”。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