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麦道夫骗局”下的监管诘问

2009年06月30日01:4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麦道夫骗局”下的监管诘问

  ■张锐

  轰动全球的美国“麦道夫诈骗案”日前有了最终的裁决。2009年6月29日,美国地方法院作出判决,没收麦道夫约1700亿美元资产,同时联邦检察院也接受了麦道夫之妻同意放弃约8000万美元家产的协议。

虽然案件画上了句号,但美国金融监管的效能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空前质疑和思考。

  忽悠了半个世界

  根据已经披露的信息,麦道夫的公司共有4800个投资者账户,受骗者包括对冲基金、犹太人慈善组织以及世界各地个人投资者,遍布半个地球,资金达500亿美元。更有意思的是,许多受骗者都是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其中不乏一些世界级的知名人士。

  美洲:美国至少有3家投资对冲基金的机构在“麦式骗局”中遭遇巨大损失。其中费尔菲尔德—格林威治集团是麦道夫欺诈案的最大受害者,损失高达75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特里蒙特对冲基金公司,损失33亿美元,再其次是马克萨姆资本管理公司,亏损2.8亿美元。另外,美国还有不少犹太人学校和慈善机构在这场风波中损失惨重,政府部门估计这些机构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欧洲:在英国,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汇丰银行可能损失达10亿美元。在法国,Natixis银行对麦道夫管理的资产的间接风险敞口总计约4.5亿欧元,巴黎银行间接风险敞口达3.5亿欧元,兴业银行的相关风险敞口达1000万欧元。在西班牙,金融巨头桑坦德银行亏损达到30亿美元。与以上国家相比,瑞士金融业则是麦道夫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亏损额可能超过50亿瑞郎。

  亚洲:日本金融巨头野村控股因参与麦道夫的相关投资损失275亿日元,韩国金融机构因麦道夫诈骗案产生了1亿美元的损失,其中韩国人寿保险公司已经确认曾以3000万美元投资美国菲尔费德—格林威治公司的属下公司。

  国际机构:据国际奥委会财务委员会证实,国际奥委会大约有4.8亿美元投资与麦道夫管理的基金有关。与此同时,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慈善机构神童基金会也将大量资产交付麦道夫投资。此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瑟尔创立的人道基金会也不幸列入麦道夫的被骗名单之中。

  个人:麦道夫的客户中有很多是他的多年好友,或者朋友的朋友,这些人的损失从4万美元到100万美元不等。其中95岁高龄的服装企业家和投资者卡尔·夏皮罗可能是损失最大的个人投资者,其家族发言人证实,夏皮罗旗下的公益基金向麦道夫的基金投资了5.45亿美元。此外,由于不堪忍受投资人讨债的巨大压力,管理着20亿欧元的法国通路国际投资咨询公司创始人德拉维耶伊谢自杀身亡。

  并不奇妙的“庞氏骗局”

  对于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而言,如果说在经济十分景气和牛市的市场环境中每年为客户实现近10%的收益完全可能,但问题是,麦道夫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无论熊市和牛市,其管理的投资基金始终保持每月增长约1%的速度,这种情形就极不合情理了。

  其实,麦道夫玩转资本的办法就是众人熟知的“庞氏骗局”——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

  一般而言,“庞氏骗局”模式只能维持两三年时间,但麦道夫竟然运用长达20年,而且欺骗对象多半是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投资者,由此也不难看出麦氏对“庞氏骗局”运用的巧妙之处。

  首先,麦道夫以“白璧无瑕式”的投资外壳包裹自己。麦道夫本人追求完美无瑕的从业记录,致力于公平交易,并保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些都是华尔街熟知的麦道夫公司标志。

  其次,麦道夫善于利用奢华场所建立人脉网络抬高自己。麦道夫本是一个犹太穷小子,但却深谙结交名流之道。在纽约和佛罗里达,麦道夫夫妇经常出没上流社会俱乐部,并不时在与富裕人士的闲谈中流露出他熟悉股票市场的内幕交易,然后再用一些显赫的客户名字吸引更多的客户,并将其影响力不断扩展。

  再次,麦道夫积极从事慈善事业以粉饰自己。通过麦道夫家族基金,麦道夫夫妇资助剧院、大学和艺术基金,他们还向许多犹太人慈善机构提供大笔慷慨捐赠。此外,很多民主党的政客都接受过麦道夫的政治捐赠。

  最后,麦道夫通过制造神秘彰显自己。如实行“非请勿进”的客户政策,赢得了稳定的高端投资者客源。同时麦道夫吸引投资者的苛刻条件是,如果你想投资于麦道夫,那么请你不要问他关于投资的任何问题。至于为什么在别人不赚钱的岁月里,他可以赚钱,麦道夫则用几个字简单做了解释:“内部消息”。很多精明无比的对冲基金管理者、专业投资人士,竟也被“内部消息”这几个字轻而易举征服了。

  在熠熠生辉的外壳之下,麦道夫逐渐确立了其“华尔街的巫师”地位,尽管有很多蛛丝马迹暴露出来,但高傲的华尔街却对之视而不见。

  诘问美国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让华尔街颜面扫地,但500亿美元的麦道夫骗局不啻给了日显颓唐的华尔街一记响亮耳光,更向历来自诩为“监管模范”的美国金融监管发出了诘问。

  的确,过去的十多年时间中,对于麦道夫投资策略的质疑也不绝于耳。1992年,《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即对麦道夫进行质疑。同时针对1982年—1992年麦道夫基金每年回报13.5%—20%的离奇事实,《巴伦周刊》策动三位权威期权策略师对麦氏投资模型进行反向工程演绎分析,得出了其无法得到上述卓越收益数据的结论,无奈被当时处于强势的麦道夫以“私人策略无法详细说明”而掩盖。1999年,金融分析师哈里·马可波罗斯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检举麦道夫不可能通过合法途径获得利润的事实,而且举报行动持续了9年,但一直没有引起SEC的高度关注。

  的确,麦道夫的公司无论是在投资还是管理方面都有许多可疑的地方——

  第一,注册监管。麦道夫拥有两家公司,一个是麦道夫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另一家则是投资咨询的对冲基金。SEC在起诉书中称,麦道夫是通过投资咨询业务进行诈骗的,而麦道夫的对冲基金直到2006年9月才首次到SEC注册。其实,麦道夫公司除了股票经纪和投资顾问业务之外,还运营着一个资金管理部门,该部门的客户可能就包括欺诈案中涉及的对冲基金等,而这项业务从来没有按规定在SEC注册。

  第二,审计监管。自2006年9月麦道夫注册其投资顾问业务以来,SEC从来没有按惯例检查其账目,而在正常情况下,SEC在对冲基金注册的第一年会对其账本进行仔细审查,然后每五年审查一次。如此来看,唯一对麦道夫的对冲基金起监管作用的就只有他的审计公司了。但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却位于纽约郊区,而且只有3名员工:合伙人、秘书以及一名会计师。

  第三,财务监管。麦道夫是电子交易的先驱,他的证券公司也一直走在使用新技术前列,但他却禁止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在线查看自己的账户,而只能看由电脑打印的纸张。同时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的所有交易均为麦道夫一人独断,他管理资产并同时汇报资产的情况,公司的资产管理和托管并未分开。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

  当然,如果说美国监管机构在针对麦道夫问题上无动于衷并不切合实际。早在1992年,麦道夫就因卷入一桩非法证券交易案受到SEC的调查,不过当时调查结果认为他没有“不正当行为”。另外,SEC也于2005年和2007年对麦道夫的公司展开过两次调查,发现3处违规行为,不过由于“属于细枝末节”而并未采取法律行动。但是,当麦道夫惊天大案现形之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脆弱就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了。

(责任编辑:杨建)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