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广场巨大的倒计时牌显示,距离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开幕只有不到500天了。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前有号称“史上最昂贵”的多哈亚运会,后有“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将以怎样的个性和风采赢得世界的青睐?
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说:“我们将把本届亚运会办成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的体育盛会”。
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感受到,广州这座千年商埠、华南最具商业活力的中心城市,正在努力以自己的特色、底蕴和梦想,为广州、中国和全亚洲人民打造一届特色鲜明的体育盛会。
植入特色岭南文化 从2004年获得第16届亚运会主办权起,广州就开始把岭南文化植入亚运会:灵感得益于千年“五羊传说”的由五只卡通小羊组成的吉祥物、由广州城标“五羊”与亚运圣火融合而成的会徽、由五羊圣火火苗转化成代表56个体育项目图标的“火人”、有粤剧花旦脸谱韵味的文化活动标志……精明的广州人把亚运会当作向外界展示自己文化底蕴的最好舞台。
在紧张施工的广州亚运城现场,记者看到,这里的建筑布局与绿化、水系、坡地相结合,自北向南呈“山、城、水”的岭南传统居住布局模式,南北向的建造布局也充分体现出岭南气候特点。
在亚运场馆的设计上,岭南文化风格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亚运城综合体育馆的“飘逸彩带”设计构思,以流动线条展现岭南建筑轻灵飘逸的神韵;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借鉴粤式“骑楼”设计,在东西向设计了遮荫外廊、南北向自然通风窗;作为亚运会武术比赛场馆的南沙体育馆则结合广东地区海洋文化特征,以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其外壳的九个曲面单元片片层叠,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隐喻中国武术“阴阳俱合,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广州,市民传唱的亚运歌曲中飘着浓厚的粤曲韵味、精心打造的亚运餐饮也尽情展示“广东早茶”的美味……
彰显“和谐亚洲”理念 7月9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艘仿古木帆船在珠江白天鹅码头徐徐靠岸,经过4个月的海上航行,广州亚运会形象大使“阔阔真公主号”平安归航。“我们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把广州的微笑和岭南的文化带给了世界。”船长李军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广州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把“和谐亚洲、激情盛会”的亚运理念传递到亚洲各国,富有创意的广州人用一艘象征着中外交流的仿古木船作为自己的形象大使,开创性地推出了“亚洲之路”活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造访亚洲的国家和地区。
从科威特起航,“阔阔真公主号”沿海岸线拜访了巴林、阿联酋、卡塔尔、越南等9个国家和地区近20个海港,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甚至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和“亚运热”。
在传承亚运精神的同时,一场中国文化与亚洲文化的盛大交流也随之展开。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高度评价“亚洲之路”活动:这是一个对于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播有着重大积极意义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团结、友谊、交流的概念,是传统形式和崭新内涵的完美结合。
在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看来,亚运会筹办过程本身就是亚洲多元文化交流、整合的平台,“广州亚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文化盛会,也将促进亚洲各国、各地区、各种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强全亚洲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这正是广州亚运会"和谐亚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意”。
在这一理念下,广州一方面通过“亚洲之路”、“亚运信使”等大型推广活动令中华文化、岭南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亚运讲坛”、“印度古代瑰宝展”、“亚洲美术展”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把亚洲文化“请进来”。
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广州亚运会也体现了浓浓的亚洲情怀,龙舟、武术、板球、卡巴迪、跆拳道、棋类等14个具有浓郁亚洲特色的非奥运会项目成为本届亚运会的参赛项目,这些项目在增加了综合性运动会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同时,更令体育成为传承区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市民参与热情高涨 尽管要再等400多天这场充满激情与和谐的盛会才能举行,但对于这座城市和居民而言,“亚运”其实已经来到身边,因为“亚运”正在改善着这个城市的面貌和表情,提高着广州人的生活质量,培养着广州人的文明习惯,影响着广州人的情趣志向。
在广州街头,随便一个市民都能把身边的“亚运”向你娓娓道来。
在广州首个亚运社区——越秀区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记者看到,原先的文化广场已变身为“亚运主题广场”,“乐羊羊”正在这里伸出双手迎接八方来客,而社区里的居民,正以各自的方式为整座城市增加浓浓的亚运氛围。
63岁的史静芷老人退休已8年,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却让她比退休前更忙碌。作为六榕街亚运志愿者,史老师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不仅仅是我,我丈夫、外甥、外甥女还有96岁高龄的父亲在得知亚运招募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的时候,都第一时间报了名。”史静芷告诉记者,“亚运是广州的光荣,我们会倾尽全力,为广州圆梦!”
“如何做好东道主、利用亚运来弘扬岭南文化”、“能不能在一些特色小街开设文化长廊,办岭南文化一条街”、“在公共场所诸如酒店机场派发一些旅游小册子,让更多的人认识广州”……提出这些建议的,是10位来自广州市不同中小学的小“市长”。这10位小“市长”是从46万多名中小学生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他们年纪虽小,却和大市长一样,时刻关注着广州的建设与管理。
由亚组委志愿者部、团广州市委在广州全市开展的“亚运志愿服务”系列调查显示,希望能够成为亚运志愿者的市民高达95.7%。亚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团广州市委书记王焕清表示,报名当志愿者,已经成为市民争相“参与”亚运的时尚之举。
截至今年6月底,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超过13万人,平均每天报名人数达20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镜堂,奥运冠军邓亚萍、陈燮霞等一大批名人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让广州亚运会像北京奥运会一样成功,甚至比北京奥运会取得更大的成功。”钟南山院士这句话,道出了广州市民对亚运的美好期待。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