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评论:美国学起中国古老的“诗歌政治”

2009年07月30日09:3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30日电 香港《明报》30日刊出署名文章说,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古语,这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可以避免话说得太尽,自断外交上回旋余地和空间。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财长盖特纳,不约而同引述中国经典,套用诗句。
不过,他们说得那么“白”,相信也不用劳烦专门小组来做解读了。

  文章摘录如下:

  周二,最瞩目的一个电视画面,自然是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展开,在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财长盖特纳,不约而同地引述中国经典,套用诗句,来向中国大送秋波。

  外交场合引典吟诗

  开幕致辞时,奥巴马虽然谦称不如希拉里和盖特纳般了解中国,但他还是展示一下其中国文化的修养,他引用孟子的名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用来比喻彼此间的任务,就是要为两国探索一条相互可持续交往,通向未来的道路,并期盼即使以后万一双方出现分歧,也不要让这条道路被荒草所埋没。

  希拉里在发言时也不甘后人,引用中国谚语“人心齐,泰山移”,来强调美中合作的重要。

  曾经在北京进修中文的美国财长盖特纳,则提起30年前他与中国的一段缘分,在呼吁两国携手应付经济危机时,还用流利的普通话读出中国成语——“风雨同舟”4个字。

  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也不被美国代表团比了下去,在谈及开创中美关系的未来时,大声向场中众人发问,说:“我们能做到吗?”然后用了一句引来全场掌声和笑声的奥巴马名言来作答——“Yes,wecan!”

  在外交场合,引用对方国家的文学、经典等,除了一显文化修养之外,更可展示出友好的姿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更重要的是,这可委婉表达自己的立场,不用过于生硬,容易碰钉。

  中英谈判时的诗歌政治

  老一辈香港人较有印象的,相信会是20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当年中英谈判并非一帆风顺,反而波折重重,更曾试过在第4轮谈判后,因双方的新闻公布没有了过去几次用开“有益、有建设性”的字眼,而触发过港元“黑色风暴”。因此当时传媒对双方每一句说话,都会十分敏感。

  当时,每一轮会谈开始前,都会循例让记者拍照一两分钟,为了避免因沉默而尴尬,双方团长都习惯寒暄几句。当周南接任中方团长之后,他更爱即兴吟几句诗,记者往往从这几句诗中,揣摩谈判的最新进展。

  有一次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谈,会前下了一场春雨,周南在会前遂借题发挥,引述了杜甫的几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此暗喻会谈在和风细雨中慢慢有所进展。

  到了第18论谈判开始时,周南又再次借题发挥,说昨天下了一场大雨,然后又引用老子的话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此暗喻双方在会谈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分歧将会得到解决。

  到了第20论谈判开始时,谈判的最后一个大障碍,有关设立中英联络小组的问题已经解决,周南提到打算将来请对方的伊文思大使去长江三峡旅游,引用了李白的名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以此暗喻谈判已近大功告成。

  因为当时中英双方协议,谈判的内容和进程必须保密,任何一方都不得对外透露会谈情况,所以记者只能在这些“擦边球”的“猜谜游戏”中,搔爆脑袋,找出会谈的一鳞半爪。

  趣闻一则是:当时很多采访前途谈判的香港记者都买了《唐诗三百首》、《唐人万首绝句选》等书来傍身,以防周南诗兴一发,都可以实时查找有关诗句的出处和背后含义。记者当然可以如此“恶补”,但却苦了双方的翻译。

  香港《南华早报》在1990年1月11日便曾刊了一篇长文,说:“他(周南)所引用的每句诗都具有特殊含义。周南先生充分利用了他对中国文学的丰富知识,恰如其分地用来描述会谈进展的情景。因此在谈判期间(英方)曾组织了一个专门小组,来研究周南所吟及引述的诗句,以图从中破解有关这场关系重大谈判进展的这些线索。”

  当然,今次奥巴马、希拉里、盖特纳说得那么“白”,相信也不用劳烦什么专门小组来做解读了。

  中国的政治传统

  在政治对话和论述中加入诗词和古语,其实这更是中国一个从政的传统。孔子便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不单止是孔子用来勉励其儿子伯鱼用功读书时说的话,事实上,在他那个年代,《诗经》里的每一首诗,都是王公贵族说话时争相引用的时尚,更加是政治家出使他国时,外交上彼此的共同语言。

  这不单止是为了要显示自己的高尚优雅,自抬身价,更重要的是,这可以含蓄地说出一些不便讲得太“露骨”的说话,以免话说得太尽,自断外交上可供回旋的余地和空间。一部《春秋左传》,便记录了很多王公贵族这方面的故事。

  举个例,重耳因内乱而被迫流亡国外10多年,其流亡生涯最后一站,就是秦国,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站,因为他挥军重返晋国,夺取政权,成就一代霸业,成了鼎鼎大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是靠取得秦国的支持,借秦军之师。

  重耳一行人进入秦国后,得到秦穆公礼遇,甚至以国宴为他接风。重耳与其最富文才的手下赵衰赴宴。席上,重耳朗诵《诗经》的《河水》篇,取百川汇海之义,用海比喻秦,而自比河水,暗示自己来投靠秦国,希望得到秦国的支持。

  秦穆公则朗诵《诗经》的《六月》篇,该诗内容大致是说尹吉甫辅佐周宣王征伐蛮族,暗示秦国会帮助重耳复国。

  文才出众,娴于外交辞令的赵衰立即抓紧机会,宣布:“请重耳拜谢秦伯之支持。”重耳也立即跪下叩头,秦穆公走下台阶,向重耳表示不必如此厚礼。赵衰向秦穆公解释说:“大王朗诵〈六月〉,把要帮助的重耳公子,比喻成周天子,重耳怎能不拜!”

  秦穆公与重耳的政治联盟就是如此缔结了。一年后,重耳就在秦国的支持下,返回晋国,夺取政权,并迎接怀嬴回晋国,秦穆公还派遣3000卫士,加强保护重耳。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上述对话不是婉转的以诗歌来进行,反而一开口就“明刀明枪”,跟别人借兵,万一被人断然拒绝,自己的面子还可以往哪里放?同样道理,当别人还没有清楚向你开口借兵,你却急不及待“自动献身”,万一“表错情”,岂不落得狼子野心,觊觎干预别国内政的指摘?这就是吟诗和含蓄的好处。(蔡子强)
(责任编辑:肖尧)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