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宏观数据七月拉锯 PPI及CPI持续下跌成迷

2009年08月12日01:4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11日,股市迎来今年第8个宏观经济数据敏感时间窗——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公布7月经济运行数据。

  作为A股反弹双动力,体现“流动性充裕+经济复苏”的七月份经济金融数据平淡无奇。反映经济运行冷暖的CPI、PPI双降,反映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裕程度的新增银行信贷规模环比增幅下降0.54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持续调整一周、对中国经济复苏饱含乐观预期的沪深300、上证综指仅微涨0.33%和0.46%,成交金额较前一个交易日缩减近1/4。

  PPI、CPI持续下跌之谜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对7月份宏观数据的基本评论是,经济复苏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在他看来,虽然工业增加值、消费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0.8%和15%,预示着中国经济回升势头仍有增无减,但经济复苏强度明显低于预期。

  此前,国内机构普遍预计CPI降幅不超过1.5%,但CPI实际同比下降1.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预测值在11%以上,但实际增幅只有10.8%;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较机构预测的34%低1.1个百分点。

  魏凤春强调,道路曲折主要在于,今年以来的经济复苏动力来自政府巨额投资拉动,这只能在低迷时期对下沉的经济起到托举作用,整个经济增长最终需要完成从政府投资主导到市场投资主导的转变。而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长动力换挡期。

  目前,虽然政府期望尽快将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重担转交给民间资本,但是经济环境对民间资本的大规模投入构成严重制约。

  一方面处于过度竞争的传统行业因需求疲软、产能过剩而无利可图;另一方面,盈利能力较强的房地产行业存在政策调控的重大不确定性影响,至于盈利稳定的供水、供电等公用事业部门,则由于存在明显行业垄断,民间资本无从介入。

  他认为,PPI持续下滑的真实原因值得关注。

  国内PPI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严重,在出口需求复苏、投资力度低于预期的情况下,PPI无法从负转正,必须消化过剩产能。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策略研究员胡月晓博士指出,7月投资延续前期的高增长态势,消费则继续保持平稳。工业生产呈现积极变化,在投资略有回落的情况下,却略有增长,说明经济内生成长性活力增加。

  之所以PPI、CPI指数走势与基本面分化——呈现持续性负增长态势,是因为实体经济对货币扩张响应的结构性差异。

  一般来说,短期价格变动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成本推动对价格变动的作用通常是长期性的。流动性推动的价格演变路径为:大宗商品(CRB)→PPI→CPI。第一级的时滞为1个月,第二级为6-12个月,平均为8个月。

  4月份以来,工业品价格开始反弹。虽然PPI指数跌势不断扩大,但工业品价格水平实际在不断上升。7月份工业品价格环比上涨1.0%。

  同时,消费品价格走势延续缓慢下跌的态势。CPI数据跌势虽未持续扩大,但消费品价格水平一路走低。消费品价格下降主要表现为消费物价环比连续下降。7月份消费品价格与上月持平,环比为0。

  市场隐忧

  股市是船,经济复苏是帆,充足的流动性则是牵引A股前行的纤绳。

  上周初,市场还没有展开持续调整之际,富国基金就对市场的流动性充裕予以极大关注,认为市场推动力来自资金和通胀预期,经济复苏是弱因素。

  虽然热钱涌入及储蓄搬家会导致股市流动性仍异常充裕,高增长低通胀的故事目前仍能维系,但需对信贷政策微调给市场带来扰动保持谨慎,一旦7月新增信贷低于5000亿元,市场可能会有一次调整。

  而8月11日公布的7月份新增贷款实际数据为3559亿元,较5000亿元缩减近三分之一,市场近5%的跌幅似乎也在印证机构的担忧。

  7月份新增贷款如市场预期快速回落,不仅大大低于6月新增规模,甚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胡月晓指出,新增贷款下降并非政策调控结果,而是金融机构自身放贷能力因前期过分透支而衰竭的结果。

  从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情况看,当前金融机构的超储率降到有记录(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其先前的报告中曾指出,超额准备下降,意味着金融机构放贷能力的下降。

  6月份贷款的非正常上升,反映当前金融市场中流动性的高度充裕,资金充裕导致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倒挂,银行类金融机构自然不顾一切地为资金寻找出路。

  今年以来,金融领域尤其是商业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充裕程度快速发展,银行利率甚至出现“倒挂”现象。

  银行间同期拆借市场上的7天同业拆借的利率,今年初迅速降到1%左右,低于商业银行同期通知存款1.35%的年利率水平。因此,银行增加贷款规模以改善当期经营状况的冲动非常强烈。

  但6月份以来,银行间资金充裕的情况有所改变,银行间市场利率上升;7月份后,银行间利差倒挂现象已基本解除。银行开始正视风险。

  机构转向

  先知先觉、嗅觉敏锐的机构,在7·29暴跌前后就已感觉到趋势的微妙变化。

  据联合证券研究员冶小梅提供的最新一期《基金视野》,一周前,不少基金机构已感到一些负面因素正悄然靠近,资金推动市场大幅走高的可能性降低。

  接受记者采访的易方达基金对此忧心忡忡,因为2007年板块轮动比较有节奏,而今,一天之内几乎所有板块都要轮一遍;2007年,全球及中国经济正处于高增长期,而今,国外各主要经济体还处于衰退当中,中国经济刚走出低谷,从这点来说,现在的市场比2007年更让人头晕目眩。

  虽然对今年的反弹行情,尤其是7·29暴跌前狂热走势倍感目眩,但基金机构并没有坐等市场调整,而是主动调整持仓结构。

  基于投资将更多青睐业绩改善主题、并短期趋向保守的判断,受访基金表示,已开始选择有成长性且具估值“洼地”特征的出口和传统防守行业公司,重点配置金融、中上游的化工和包含医药、食品饮料的下游消费品。

  交银施罗德基金认为,以房地产复苏为主线的投资逻辑,未来可能面临负面因素压制,下一个投资逻辑可能是全球经济复苏,与发达国家消费和投资相关的行业会受益,主要包括原油、煤炭、化工、钢铁、航运及出口比重比较高的企业。

(责任编辑:肖尧)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