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大踏步走向国内国际市场,把“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战场延伸向海外,建设“大庆之外的大庆”……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成我国最大的企业网。 |
大庆油田50岁
——大庆油田系列报道(四)
大庆油田是中国工业的一个传奇,50年来,大庆油田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的“三个第一”:原油产量第一,累计生产原油近20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实现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原油采收率第一,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1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年均油气当量仍然保持5000万吨水平;上缴利税第一,向国家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7万亿元,连年荣登全国纳税百强企业榜首。
这些骄人的成绩,大多已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照片,定格在大庆油田开发50年的记忆里。可是,还有一个“大庆之外的大庆”,这却是许多人不了解的。那么,什么是“大庆之外的大庆”?它的存在又对大庆的今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2006年2月,1205钻井队来到苏丹。苏丹天气异常炎热,地表温度经常高达50摄氏度,别说干活儿,就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也受不了,更何况清关工作并不是简单地清点、搬运,必须让每一件设备迅速按施工要求落位,而不能出现堆积和“窝工”现象。
队员们在异常恶劣的环境中,紧张清点,合理组织搬运,每天要干12个小时以上。由于对当地气候、环境、饮食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他们有的嗓子发炎了,有的出现了中暑症状,有的满嘴起泡……但他们仍顽强坚持,每天每个人都要喝掉十几斤的水。最后,6名队员只用了6天时间就清关完毕,创造了中国石油长城钻井公司海外清关人数最少、时间最短的纪录,赢得了甲方称赞,让“铁人”的旗帜飘扬在了海外市场。
在千里之外的土库曼斯坦,由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承建的土库曼斯坦巴格德雷合同区域A区块地面工程项目中,建设集团的105名员工奋战在施工第一线,顶着冬日的严寒,抢抓时机忙施工,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经过17天的艰苦奋战,实现了外输管道工程萨曼达斯湖支流成功截流,为管线成功穿越提供了坚实保障。项目质量检测一次合格率98%以上,得到业主及监理的一致好评,业主称赞这是一支无愧于“铁人”家乡出来的队伍。
截止到目前,大庆油田硕果累累:
石油工程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已有300多支队伍进入2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钻探业务进入美国、印尼、委内瑞拉、埃及、苏丹等国际市场;
先后承揽和参与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沪宁高速公路、大连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20多项国家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石油装备制造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形成了以抽油机等为主的20个系列150种产品,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
……
在新的历史阶段,大庆油田确立了“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庆油田一方面坚持用高科技打好新时期的新会战,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油田开发建设100周年之际,继续保持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的地位。另一方面,大庆油田大踏步走向国内国际市场,把“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战场延伸向海外。
大庆,100年后还是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