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瑞银披露客户名单 “避税天堂”将越来越不保密

2009年09月06日10:3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08年11月27日,瑞士银行承认在美国富人客户中发现有税务欺诈案件
2008年11月27日,瑞士银行承认在美国富人客户中发现有税务欺诈案件

  8月19日美瑞政府宣布瑞银集团将向美国国税局提供4450名美国客户名单

  8月31日法国宣布已获3000个未向法国税收当局报税的瑞银法国客户名单

  “避税天堂”将越来越不保密

  如果你看过007系列或者好莱坞大片《达芬奇密码》,一定对其中瑞士银行严格的保密措施和“黑金”的猖獗过目不忘。长期以来,“保密”二字如金字招牌般吸引了世界上数以亿计的财富,与此同时,瑞士这个富庶而美丽的小国也被戴上了“避税天堂”的帽子。

  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产生于1713年,已沿用了近3个世纪。75年前,瑞士银行保密法开始施行,有人这样描述这种制度:“自从你踏入银行的那刻,你与银行发生的一切行为都是你的秘密。……只要你没有触犯法律,这些秘密会烂在银行里。”正是这项严格保护客户隐私的法律,使瑞士银行得以吸收各地的巨额资产,一举成为世界上吸收离岸财富最多的国家,这项法律也由此被奉为瑞士的“镇国之宝”。

  然而,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银行保密制度给瑞士带来富足的同时,也增添了“烦恼”。瑞士银行二战中和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战后拒绝归还被迫害的犹太人存款,被指忽视伦理道德;因吸纳多国政要来路不明的钱,被指为贪官污吏洗黑钱,成为所谓的“黑金天堂”。据统计,如今全世界7万亿美元离岸财富中有约1/3存放于瑞士银行。富人隐藏财产势必造成偷税漏税现象,瑞士也因此被指责为“避税天堂”。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瑞士银行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去年5月,美国开始向瑞银集团发难,先后指控该银行多名高管帮助美国客户逃税。瑞银集团今年2月与美方达成协议,同意支付7.8亿美元巨额罚款并提供250名美国客户资料,以避免受到刑事诉讼。但美国税务部门随即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瑞银集团向美方提供其5.2万个美国客户的名单,但遭瑞银和瑞士政府抵制。随后,双方展开谈判。“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最终,瑞银集团选择了断臂求生。

  8月19日,美国和瑞士政府同时宣布,两国当天已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协议。根据协议,瑞银集团将在一年内向美国国税局提供4450名美国客户的名单,同时,美方不再坚持其先前提出的瑞银交出所有5.2万名美国客户名单的要求,也不会再对瑞银实行罚款。8月31日,法国预算部长埃里克·韦尔特通过当地媒体透露,法国政府已拿到一份法国人在瑞士银行开设秘密账户的名单,该名单包括3000个未向法国税收当局申报的法国纳税人。

  有专家指出,类似供出客户资料的举动,毫无疑问会对瑞士银行业一向引以为傲的保密声誉带来沉重打击,保密传统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已成为大势所趋。瑞士等“避税天堂”是顺势而为、在变革中求生存,还是就此走向衰退,考验它们生存技能的时刻到了。

  瑞士银行有近300年保密史

  除了军刀和手表,瑞士在世界范围内闻名遐迩的大概就属瑞士银行了。所谓瑞士银行,其实是瑞士的银行统称。其中,瑞银集团、苏黎世银行、瑞士信贷集团是最有代表性的。这里的职员能有幸接触到各国政要、商界巨子和演艺明星。瑞士银行吸引了全世界富豪的存款,除了良好的信誉和服务之外,根源还在于其历史悠久的账户保密制度。

  追根溯源,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产生于1713年,已沿用了近3个世纪。75年前,瑞士银行保密法开始施行。“银行保密法”规定,瑞士银行一律实行密码制,为储户绝对保密。银行办理秘密存款业务的只限于2至3名高级职员,禁止其他工作人员插手过问。对于泄露存款机密的人的惩罚也非常严厉,监禁6个月和罚款2万瑞士法郎或更重的处罚。该法还规定,任何外国人和外国政府,甚至包括瑞士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法院等,都无权干涉、调查和处理任何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除非有证据证明该存款人有犯罪行为。也就是说,当你踏入银行的那刻起,你与银行发生的一切行为都是你的秘密,哪怕你最终没有开户。如果你取消了在这里的账户,你的一切信息仍然是个谜。

  瑞士银行对于工作人员保守秘密的要求也近乎苛刻。美国《新闻周刊》曾披露了一份瑞士银行2006年的文件,文件提醒银行工作人员,在所住宾馆的桌面上要保持不留痕迹,出入境时不得携带与客户有关的文件。同时,文件还警告工作人员,就算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发现,也首先要做到保护银行机密。

  全世界有1/3离岸财富存瑞银

  长期以来,虽说严格苛刻的保密制度让客户钟爱有加,然而,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保密制度也让瑞士银行一直备受诟病。例如,瑞士银行曾经和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二战结束后,广大受害国强烈要求德国归还掠夺的财宝,包括安全存放于瑞士银行的大批财富。迫于压力,瑞士银行不得不公开了自己的资产内容,这也是瑞士银行自创立以来第一次被迫公布资产内容;瑞士银行战后拒绝归还被迫害的犹太人存款,被指忽视伦理道德;瑞士银行还曾吸纳了阿根廷前总统梅内姆和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等来路不明的钱,以及在“9·11”事件发生后,瑞士银行中发现多个恐怖嫌疑分子开设的账户。

  据统计,如今全世界7万亿美元离岸财富中有1/3存放于瑞士银行。瑞士金融服务业对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是12.5%。富人隐藏财产势必造成偷税漏税现象,瑞士也因此被指责为“避税天堂”之一。

  2000年,瑞士曾做过一个民意调查,1/3的人认为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只为富人和奸商提供好处,10%的人希望彻底废除该制度。他们认为,偷税漏税已经不是简单的财政问题,而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金融危机迫使美国向瑞银施压

  金融危机让瑞士银行遮挡富人逃税的事更加公开化。美国和欧洲为保证税收收入,开始向瑞士的银行保密法施加压力。

  奥巴马走马上任后,受经济危机及麦道夫案件等因素影响,美国国内对于严查税务问题上作假的呼声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谓的“避税天堂”问题。去年5月,美国开始向瑞银集团发难,先后指控该银行多名高管帮助美国客户逃税。瑞银集团今年2月与美方达成协议,同意支付7.8亿美元巨额罚款并提供250名美国客户资料,以避免受到刑事诉讼。但美国税务部门随即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瑞银集团向美方提供其5.2万个美国客户的名单,但遭到瑞银和瑞士政府抵制。随后,双方展开谈判。为了避免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惹上官司,瑞银集团最终选择了断臂求生。

  8月19日,美国和瑞士政府同时宣布,两国当天已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协议。被外界猜测了近一周的协议内容细节也公诸于众。根据协议,瑞银集团将在一年内向美国国税局提供4450名美国客户的名单,因为美方认为这些人涉嫌在瑞士开设秘密账户以逃避纳税。同时,美方不再坚持其先前提出的瑞银交出所有5.2万名美国客户名单的要求,也不会再对瑞银实行罚款。

  银行保密法撕开一个大口子

  瑞银集团董事长维利热表示,与美方达成的协议,有助于瑞银解决目前面对的急迫问题,并将有助于瑞银通过良好的业绩和服务来重建声誉。表面看来,美国与瑞士都做了让步,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话虽如此,但有专家指出,类似供出客户资料的举动,毫无疑问会对瑞士银行业一向引以为豪的保密声誉带来沉重打击。瑞士一些银行业人士分析说,这份协议将是“悬在瑞士银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瑞银集团在美方强压下交出客户名单,不仅给瑞士1934年开始实施的银行保密法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也将严重影响该行本身的声誉,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有评论家指出,在这次的和解之后,瑞士银行界包括避税在内的保密传统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在瑞士与美国方面签署协议后,美国前联邦检察人员彼得·哈迪就预言:“美国国税局已在这类事件上获得经验和技巧并将加以运用。在我看来,这是开端,而不是结束。”

  专家认为,向美国政府妥协意味着,瑞士银行可能面临外国税务机关的压力,客户可能会日益意识到,将资金存放在瑞士未必保险。实际上,这种趋向已经日渐显现。据报道,由于害怕被美国政府追究逃税,瑞士银行一些大客户已提走了大量款项。瑞士银行今年4月发布的公告显示,仅2008年第四季度,客户就从该银行撤资858亿瑞士法郎。

  经合组织已将瑞士列入“灰名单”

  虽说与美国“握手和解”,但瑞士银行似乎并未苦尽甘来。在两国签署协议后仅一天,8月20日,美国又对瑞士的银行业发难。当天,美国佛罗里达南部法院提起诉讼,控告两名瑞士人协助美国富豪藏匿资产,以逃避向美国税务部门缴税。如果罪名成立,两人可能面临5年的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

  21日,瑞士银行业又发生一件大事。当天,瑞士与丹麦达成避免双重征税协议,这是瑞士与外国政府签署的首个类似协议。根据协议,丹麦税收部门可以共享在瑞士银行开设账户、涉嫌逃税的丹麦客户的信息。丹麦税务大臣克里斯钦·延森表示,这项协议将结束瑞士银行业的保密状态,预计将为丹麦带来至少1亿丹麦克朗的收入。

  目前,瑞士正与包括美国、法国、英国、荷兰、卢森堡、波兰、卡塔尔、墨西哥等12个国家进行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的谈判。这些协议必须要达到经合组织提出的相关标准,瑞士才能从该组织“不合作国家”的“灰名单”中除名,才能在未来避免20国集团的制裁。今年20国集团伦敦峰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便是打击“避税天堂”。此外,瑞士政府还宣布,将于近日开始与其最大邻国德国开始关于税收合作的谈判。德国是瑞士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对瑞士银行保密法的主要发难国。

  瑞银再曝3000法国客户信息

  8月31日,法国预算部长埃里克·韦尔特通过当地媒体透露,法国政府已拿到一份法国人在瑞士银行开设秘密账户的名单,该名单包括3000个未向法国税收当局申报的法国纳税人。

  这是继美国之后,瑞士银行明确向第二个国家提供客户账户名单。而这一举动使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瑞士银行或将引来更多国家政府对涉及本国居民账户进行公开的要求,这将进一步危及瑞士银行业。

  据韦尔特透露,这3000个法国纳税人在瑞士的3家银行开设账户,资产总额合计30亿欧元,而他们并未向法国税收当局申报,其中一部分人很可能有偷逃税款行为。他指出,这是法国政府第一次拿到如此详细的信息,名单上有名字、银行账号及账户资金总额。

  今年4月份,法国政府曾设立一个“调税小组”,帮助偷逃税款者协商补税事宜,该小组将于今年12月31日撤销。分析人士指出,法国政府此举旨在向那些偷逃税款的人施加压力,也意味着偷漏税者还有4个月时间“坦白从宽”,过期可能就要“抗拒从严”了。

  有消息指出,法国人目前在瑞士的327家银行公开存有400亿欧元资产,而存在多少秘密账户则不得而知。而就在8月27日,法国和瑞士签订了双边税务协定,其中包括信息交换条款,这意味着瑞士可能成为法政府近期调查偷漏税者的主要方向。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已成为大势所趋。瑞士等“避税天堂”放弃“金字招牌”是顺势而为、在变革中求生存,还是就此走向衰退,考验它们生存技能的时刻到了。

(责任编辑:wenjiewang)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