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哈菲佐娃 |
“为中国飞速发展骄傲”(外国友人的中国记忆)
1958年,我从哈萨克斯坦南部小城考入中亚大学(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大学)东方系开始学习中文。中亚大学当时是苏联研究东方学的中心之一。我的中文老师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非常热爱,他们努力将这种感情传授给我们。直到今天,我对他们的教导仍记忆犹新。
1962年,我十分幸运地被派往北京大学进修中文。北京大学的老师对我们很好。他们尽其所能地教我们学语言,帮助我们搜集学习资料,有时还利用课余时间来给我们补课。尽管那时中国的物品供应紧张,但校方对我们的生活照顾得非常好。不仅提供单独宿舍区,还专门给我们这些来自穆斯林地区的留学生设立了清真食堂。由于中国学生的宿舍在晚9点就熄灯,我看到,许多中国学生借助昏暗的路灯刻苦读书。
1963年,我被分配到现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市第十中学教授中文,后来又考入莫斯科的东方学院读了研究生和博士。
1988年,我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在这之后的20多年里,我无数次访问中国,亲眼目睹了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亲身感受了中国在经济、社会、科学及教育领域所取得的骄人成就。
作为长期从事中文教学及哈中历史关系研究的学者,我由衷地为中国飞速发展骄傲,为哈萨克斯坦与中国两国友好关系的日益深化而欢欣鼓舞。现在,学习中文在哈萨克斯坦已成为非常时髦的事情。去年3月,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哈阿拉木图市传递。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穿上民族盛装,走上街头参与火炬传递。当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高擎祥云火炬跑出传递起点,我延续半个世纪的中国情在那一刻浓聚到极点。
克拉拉·哈菲佐娃是哈萨克斯坦著名汉学家,现为哈凯纳尔大学哈萨克斯坦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历史关系,现年70岁。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陈志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