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北京天安门:阅尽新中国60年时代变迁的见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9月30日10:34
  我们爱天安门

  “我爱北京天安门……”这是很多孩子学会的第一支儿歌,也曾是小学课本中的第一课。巍峨矗立的天安门,历经风云变幻,无疑是一位阅尽新中国60年时代变迁的见证人。

  在后勤指挥学院军官闫树军的办公室,他潜心18年,收藏了与天安门相关的两万多张照片、一万余件实物和三千多册中外印刷品,满屋的天安门资料被堆放得密密匝匝,随着这些资料,60年光阴一瞬而过,犹如一列“时光快车”。

  天安门,定格了共和国一页页难忘的瞬间。这里曾经是皇权的神台,而从新中国成立后,它属于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中国人。

  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庄严的入城式,雄壮的人民军队在翻飞的秧歌红绸和充街塞巷的欢迎人群中走过天安门,古都北平迎来了新生。

  入城式后,北平军委会下设的文化接管委员会接收了天安门,交接的手续是一把锈蚀的铁锁头。彼时的天安门,红墙斑驳,梁柱腐蚀,金顶杂草丛生。从3月至6月,人民政府发起了清洁大扫除,让古都北京焕然一新,也让天安门有了崭新的模样,不仅清除了多年遗留的渣土、障碍物,还平整出了一块54000平方米的广场。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广场上的欢呼震天动地。天安门从此成为共和国的象征。每年国庆,这座庄严的城楼都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

  闫树军随手取出两张国庆时天安门的照片——

  1954年时的国庆阅兵,拖拉机拉着一门门大炮驶过天安门。那时,国力还很薄弱,部队装备尚不能完备。

  1959年时的国庆阅兵,国产坦克列队驶过天安门。那一年,我国的受阅装备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同年,原本空旷的广场上矗立起了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此后入选北京“十大建筑”的它们,记录了共和国成立伊始人们波澜壮阔的豪情。

  1976年10月24日,照片定格了这样一个历史瞬间:首都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上欢庆粉碎“四人帮”,发自内心的欢笑洋溢在人们脸上。美好的未来,就像当时灿烂的阳光一样清晰可见。

  1984年,国庆游行队伍中,突然打出了“小平您好”的四字条幅。这句平易、温暖的家常问候,直抒胸臆地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表达了无限敬意。

  除了牵动亿万人记忆的历史时刻,在很多照片的背后,还别有一番滋味。

  1962年5月7日,一对新婚夫妇衣着朴素,在天安门前留下了一张合影。从画面上,和千百万对夫妻相比,他们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特殊之处在于男子的身份——末代皇帝溥仪。

  这时,溥仪已经结束了改造,成了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他刚刚与北京朝阳区关厢医院护士李淑贤结婚,并且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一样,在天安门留下了一张合影,并由此给天安门加上了一抹不同于从前的深意。

  而当改革开放进行到第10个年头。天安门城楼上来了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和两个外国游客。

  那是1988年1月1日,75岁的东四人民商场退休会计高锡武和来自法国的卡特夫妇,作为最先登上天安门城楼的中外游客,接受了主办方赠送的一只景泰蓝花瓶和一张证书。

  从那天起,曾被多次赋予重大政治意义的天安门城楼,一层层脱茧而成一个旅游景点。在这个变化背后,是一个国家逐渐开放的过程。

  如今,所有人都能以游客身份登上这座曾经高耸不可近的城楼。极目之处,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下,花如海,人如织。变化多姿的喷泉,在阳光的照拂下,幻化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历史的回声仿佛还在耳边响彻,而历史的步伐依然在前行,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同共和国一道,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黎明。(董少东)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