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媒体推荐 > 媒体深度报道 > 读者报-影响力周刊 > 最新报道

大熊猫保护模式本末倒置 栖息地保护是拯救重点

2009年10月10日17:28

  在世界,大熊猫是中国的名片;在中国,它是四川的名片

  大熊猫的保护路径

  本刊记者 徐秋颖 许夏颖 发自成都 南充

  熊猫黑白分明的毛色在当下越发模糊,自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大猫熊标本展览的标牌被报纸误读以来,也许就注定了“黑白颠倒”。

  就在2009年9月下旬,BBC主持人卡帕姆一段关于“让大熊猫去死吧”的言论,引起网络上众人的口诛笔伐。大熊猫的生死存亡已身不由己,它的命运在人类手里。

  被美国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称作“中国大熊猫研究第一把交椅”的胡锦矗教授认为,“卡帕姆的言论过于片面化,大熊猫经历800万年的生存进化,如果没有人类对其栖息地侵占和破坏,大熊猫还会生存下去。”

  从竹林隐士到“政治明星”

  距离人群两米。

  它藏身在竹枝铺成的“草毯”中,背靠大青石坐着,多出的“六指”灵巧地夹住竹枝,另一只掌拨弄着,寻找合“口味”的部分,三五片竹叶成簇塞入嘴中,大快朵颐。

  这是一只亚成年的大熊猫。它吃得很专注,全然不顾正前方注视的目光。人群的欢笑、闪烁的快门、变换的POSE全与它无干,见惯此类场面的它安之若素,只管啃自己的竹子。饱餐之后,它爬上木架,四脚朝天,睡着了。

  作为最早研究熊猫的专家,胡锦矗坦言,这和他曾在野外打交道的大熊猫有天壤之别。

  大熊猫现在被当作国宝,而800万年前,人类尚未出现的时候,大熊猫先祖还是每日要为食物厮杀的野兽。这中间经历了最后的冰河时期——1.1万年前大熊猫的种群大规模减少,食物竞争的加剧,大熊猫开始由食肉向食竹的转变,这个改变最终让它生存了下来。

  一个世纪前,大熊猫被法国人戴维发现,从此被迫离开崇山峻岭,进入全球民众的视野,成为世界举世无双的珍稀动物。

  圆圆脑袋、胖乎乎、独特的毛色,温顺、可爱的形象,使大熊猫受到的关注度,在中国一家独大。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相继与西方各国建交,大熊猫也有了“政治待遇”,1955年到1980年,24只大熊猫被送往九个国家作为“和平使者”。这些熊猫均来自北京动物园在四川省宝兴县驻扎的狩猎站,保护无从谈起。

  中国真正对大熊猫开始调查研究,始于1974年。在此之前,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长期都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那几年里,我都没机会和大熊猫近距离接触,大熊猫是怕人的,而且远远就能够闻出人的气味。”1974年到1978年,第一次熊猫种群数量调查是胡锦矗带队完成的。

  “当时调查结果是2400只,官方公布的是1000多只。”越稀少才越珍贵是隐瞒数字的一个原因,这对于熊猫也许是幸运的。

  保护区由四个增加到七个,卧龙保护区的范围也从原来的两万公顷扩大到20万公顷,曾经在卧龙的红旗森工局撤出保护区。

  人工圈养也随之启动,野生大熊猫在人类精心设计的机关下终丧失自由。

  圈养大熊猫的“幸福生活”

  玻璃墙内,宽大的婴儿床上,两只今年7月才出生的大熊猫幼仔,一只睡得正香,醒着的另一只还站立不稳,试图向护栏外爬去。它探头探脑、蹒跚学步的模样好似大玩具,引得玻璃墙外人们的一片爱怜,“好乖哦。”

  这是人工繁育的成果。

  成都北郊斧头山,大熊猫繁育基地。道路两侧郁郁的竹林相对弯曲交错,形成一道拱形的长廊。游客喧嚣所不及之处,林间幽静,空气中散发清新的草香。

  这些熊猫幼仔长大后将被送往全国各地动物园,或以国际合作研究的的名义,远渡重洋,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多则在“传宗接代”后终老基地。无论何种去向,它们都远离了崇山峻岭。

  据基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侯蓉介绍,对大熊猫从养育到生病救护,可谓不计成本,哪怕知道这个病是没法救活的。“我们可以不吃不喝,但必须保证大熊猫的吃喝。”

  不用担心外敌的入侵,无需与同类争夺领地,更不愁食物的来源。熊猫们在这得到了超一流的照顾:专人看护,定期驱虫,生病了还有专属医院。

  它们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则是:多生孩子,生好孩子。没有生存压力,营养有保证,健康状况良好,野外六七岁才性成熟的大熊猫,在基地,最早的产子记录是四岁半。为提高繁殖率,熊猫幼崽被提前断奶,几个月时就与母亲分离。

  为了“优生优育”,人工授精出生的大熊猫,目前占到了一半左右。“从遗传学的角度,一对大熊猫是很好的配对,对种群的遗传贡献会比较大,但把它们拉到一块,不感兴趣,不交配怎么办,就用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来培育一个遗传结构优良的种群。”侯蓉说。

  胡锦矗指出,人工繁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野外大熊猫的生存压力,同时满足了人们的观赏需求,但培育方式尚待改进。人工繁育的大熊猫只有十分之一会交配,而其中仅仅三分之一可能受孕成功。

  北京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教授、著名动物学家潘文石,曾持续13年在野外追踪大熊猫的足迹,被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称为“熊猫爸爸”。他认为大熊猫的繁殖力很强。他曾花四年时间专门跟踪雌性大熊猫娇娇,娇娇从1989年产下第一个孩子开始,基本上每隔一年产一胎,11年里生育了6个孩子。

  上世纪80年代,大熊猫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下,成功地完成了由“政治明星”向“商务参赞”的转变,被以100万美金每年的高价出租,在世界各大动物园里成为人们镜头聚焦的对象。

  这些表面的风光,使人忽略了它们客死他乡的悲剧,也忽略了一个种群的未来发展走向。

  美国纽约动物协会动物保护部主任、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曾在中国和胡锦矗合作研究熊猫四年多。大熊猫的独特和神秘让他深为感动。他曾经断言说:“熊猫的保育计划永远逃不掉政治与科学的分歧,人类的贪婪与冷漠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濒危野生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禁止熊猫和熊猫的附属品交易的,这就意味着熊猫的粪便也不能出国。”胡锦矗解释。

  “但是这个条约对于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不受约束。”1987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应运而生。至此,大熊猫经济得以延续。

  大熊猫的现状让人羡慕,出行是飞机、吃喝永远不愁、高规格的别墅,但是这一切和熊猫有关,和野性无关。

  大熊猫的喂养与“养喂”

  “蓉蓉,来来来”,饲养员用竹竿吊着的窝窝头,吸引了熊猫的追随,它跳起,如人一般站立,试图抓住到嘴的美食,饲养员却不让它轻易得逞,提起竹竿往前跑,直至把它引诱到一棵树上,它坐在树杈间,安然享用战利品。“这是为了让它多活动活动,不然它就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了。”与熊猫相处五年之久的王锋(化名)说。

  “人都比较喜欢和人相似的动物,比如大熊猫可以坐起来吃东西,抱孩子和人一样抱在胸前,这些都和人很相似。”侯蓉并不掩饰对它的感情和喜爱。

  虽然外表看起来温顺可爱,即便是圈养大熊猫,领地意识也很强,一旦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就会奋起攻击。以竹子为食的它,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撕咬能力,咀嚼肌肉甚至比熊更发达。

  即使与它朝夕相处的饲养员,也得一再小心谨慎。前几年,曾发生饲养员追赶逃跑大熊猫时,不慎被咬伤的事件,“好凶哦,从脚后跟到屁股都被咬烂了。”王锋告诉影响力周刊记者。

  紧贴围墙布置了肉眼不易察觉的高压线,这是它们老实呆在圈养圈的“奥秘”。

  和这里大多数的熊猫一样,蓉蓉也被人认养,“熊猫吃的竹子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这里长的竹子它不爱吃,晚上还有50公斤的竹笋。”

  据饲养员介绍,喂养这样一只成年大熊猫的花费每天在百元以上,熊猫一年的认养费用是五万,终身认养要一次性捐赠十年的认养费用,也就是50万。以此计算,大熊猫一生以25年计算的话,将花费人民币125万元。

  “自大熊猫开始,后推及各类保护对象的‘认养’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象小女孩卖花——花很美,小女孩楚楚动人,而后面收钱的人却面孔模糊,道德价值十分可疑。各类‘认养’也是如此,明白讨要,糊涂消费,黑箱运作,爱心不知献给了谁。”成都的一名环保人士对认养模式如此评价。

  正基于熊猫历史上的文化意味,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无论是人员、资金的投入,还是保护区的建设,大熊猫受到的重视程度无疑是最高的,国家林业局也专设有大熊猫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

  引发“虎照门”风波的华南虎,现在野外已难觅其踪迹,人工圈养数量也不到百只;白鳍豚,被认定已近乎灭绝;同样为中国独有的中华鲟,野生种群在连年下降。

  本末倒置的保护模式

  1981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投资100万美元,并提供100万美元的仪器,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成立,国际合作研究开始。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尝试大熊猫的人工圈养与繁殖。WWF代表史考特爵士则认为:“饲养繁殖值得考虑,但实验室几乎没有必要,重点应放在田野工作上。”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大熊猫性欲淡漠,要繁殖只能靠人工授精,生下来的幼仔成活率又很低,是大熊猫濒临灭亡原因。

  近年,研究者指出,野生环境下熊猫数量的全面减少,与千百年来的竹子开花的自然规律无关,更不在于它们的繁殖特性。人类的开垦、狩猎、森林砍伐、公路和铁路的修建所导致栖息地的分隔和破碎化,才是熊猫濒危的“罪魁祸首”。

  在上世纪80年代,甚至有部分熊猫死于“保护”的名义下。

  “九寨沟的熊猫海已经没有熊猫了。”胡锦矗感叹,地方政府过分开发旅游,导致“人进猫退”。

  为发展九寨沟的经济,成兰铁路动工,然而沿途不可避免地经过大熊猫野外栖息地。即便绕道而行,开凿隧道会使山上的泉水断流,熊猫的饮水将更加困难。80岁高龄的胡锦矗有些无奈:“只能建议”。

  “从基金会的角度来说,我们主张的是就地保护,而不主张迁地保护。”WWF成都项目办公室,熊猫物种项目负责人蒋泽银表示。

  侯蓉认为,人工繁育是保存物种的一个补充手段,对物种的保护,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栖息地保护,但是人工保护确实建立了一道屏障,防止该物种从濒危走向灭绝。

  俗称四不象的中国麋鹿、欧洲野牛、普氏野马,都是迁地保护成功的例子。

  在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时,一般是在栖息地已经完全没有了,野外已经完全不适应该物种的生存时,才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

  实际上,对野生动物的人工圈养,都会面临类似动物天性退化的问题:熊猫不知如何交配,不懂躲避虫蚁的滋扰;华南虎,甚至对近在眼前的活鸡无动于衷。

  近年来,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使栖息地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保护区依然面临着重重问题,刚从某自然保护区回来的侯蓉说,就在保护区不到三公里的范围内,矗立着乡镇企业的烟囱,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黑烟充满了山谷上空。

  “不能保证大熊猫有一个更好的栖息地,不能保证所有的保护措施都很到位,不能保证疾病到来时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怎么能保证这个动物能够生存下去?”侯蓉认为,重点放在栖息地保护这没有问题,但不能因为栖息地保护而否认圈养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现在国家林业局名义上是将保护重点放在栖息地,实则都放到动物园,卧龙大熊猫保护中心的支出是所有保护区支出的总和。”胡锦矗曾经是卧龙大熊猫保护中心的第一任主任。

  人工繁育的最终目标是让这个动物繁衍到一定数量,保持健康的种群后,回归自然,恢复和复壮一个野生的种群。

  目前卧龙、成都的熊猫基地,也在积极尝试做一些野化训练,让大熊猫重归山林,但目前还没有人工繁殖大熊猫野化成功的实例。

  蒋泽银告诉影响力周刊记者,近年来,WWF不仅关注保护,也注重周边社区的发展。在平武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基础上,2006年,基金会启动了“Green heart”,即中国的“绿色心脏”项目,从整体出发保护大熊猫栖息地。

  “原来是只针对单个的物种,现在是单个物种加栖息地形成一个整个的景观,只有这种保护才是根本的保护。”蒋泽银说。

  在大熊猫栖息地,还有多种动植物生存。每一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态地位,大熊猫代替不了别的物种,别的物种也取代不了大熊猫。

  “动物保护应该侧重栖息地保护,而并非选择性地保护某个物种。”遭到讨伐的BBC主持人卡帕姆表态说。从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与生态平衡出发,而不是不基于人类的偏好,这才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原本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邰月红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