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海关总署国际合作司司长、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中方秘书长朱高章:
中俄合作根治“灰色清关”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王晓明 北京报道
10月13日,中俄两国海关在北京签署了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在经历了今年6月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关闭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两国新一轮海关合作正式启动。作为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主要成果之一,中国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和俄联邦海关署署长别利亚尼诺夫在备忘录上签字。
在规范通关秩序合作备忘录签署之前,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的海关合作分委会工作也已启动。“规范通关秩序,提高监管效率,规范企业行为,打击走私违法,促进双方贸易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14日,海关总署国际合作司司长、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中方秘书长朱高章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中俄两国经贸关系密不可分。2008年,俄罗斯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今年前3季度,我国对俄累计实现进出口280.4亿美元,已上升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灰色清关”现象却成为合作发展的阻碍。
“灰色清关”,是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海关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由发货人交纳费用,但清关公司却不提供进口单据。
在专访中,朱高章称治理俄通关过程中的“灰色清关”是合作中“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他尤其强调了三点:第一,“灰色清关”是出现在俄进出口环节,我方也就是中国海关管理的环节,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都没有这种现象。第二,从长远维护华商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从根本上来规范通关秩序也已经刻不容缓了。第三,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在这个事件中,俄方是内因,最后能不能根治也主要看俄方的决心。”但中国海关愿积极协助。
而在本次签署的备忘录中,特别提出中国海关网站还将公布经俄罗斯联邦海关署登记注册的专业报关公司名录,华商在俄办理通关手续,可从中选择报关公司,以确保合法权益。
“我们认为俄清关公司是问题的关键。加强对报关公司的管理,目的是压缩不法清关公司的空间,把原本在桌子下进行的交易,摆到桌面上来做。”他说。
规范通关秩序“组合拳”
《21世纪》:中俄海关规范通关监管秩序的合作备忘录,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合作?
朱高章:根据备忘录,中俄海关将开展双边贸易中进出关境货物信息的预先交换,互换报关企业目录并通报变动情况,定期对等交换价格信息,以共同打击海关估价领域内违反海关法规的行为,加强执法合作,开展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合作,加大贸易统计合作力度。同时,双方确认,对已按规定程序办理通关手续的货物,海关向申报人签发“报关单证明联”,作为证明货物办理海关通关手续的法律凭证。
规范贸易秩序一直是两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涉及往来中俄贸易的方方面面,也是此轮总理会晤的一项重要合作内容。两国海关通过规范通关秩序、提高监管效率、规范企业行为、打击走私违法等多方面的务实合作,对于促进双方贸易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们将开展货物信息的交换。同时,两国海关学院加强合作,对进出口外贸企业就通关业务加强宣讲和培训。中国海关网站还将公布经俄罗斯联邦海关署登记注册的专业报关公司名录,华商在俄办理通关手续,可从中选择报关公司,以确保合法权益。
《21世纪》:我注意到备忘录中尤其提出“经认可可办理海关通关手续的企业目录”问题,为什么专业报关公司这么重要?
朱高章:这就要先弄清楚“灰色清关”是怎么回事。
上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缓解国内市场轻工业产品供应的紧张形势,政府大量进口便宜的日用消费品。为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鼓励进口,俄罗斯海关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由发货人交纳费用,由清关公司全程代理报关、纳税、商检等手续。
不少华商在俄罗斯办理进口手续时,把货物交给俄清关公司,然后在俄市场接收货物,同时交纳运输和清关费用,而俄清关公司却不向华商提供进口单据。因此,这些华商面对俄罗斯执法部门的查抄时,拿不出任何完税凭证,也无法证明货物归属,导致利益受损。
在俄罗斯看来,中国商人通过“灰色清关”公司办理货物进口通关手续是一种走私行为,因为你拿不出任何完税证明。而广大在俄华商则认为,我已经请人办了通关手续,交了税,我是合法的。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所以,我们认为俄清关公司是问题的关键。加强对报关公司的管理,目的是压缩不法清关公司的空间,把原本在桌子下进行的交易,摆到桌面上来做。
上面提到的具体合作内容里,实际上是一个“组合拳”,通过多项合作规范通关秩序。但是我认为,报关行的内容,是核心内容。
中方重点解决“货”的问题
《21世纪》:你提到的“灰色清关”,正是前一阶段出现的俄方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致使在俄华商遭受巨大损失的主要原因。那么本次签署合作备忘录,是否也与此有关?
朱高章:中俄海关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这种合作着眼于长远,但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治理俄通关过程中的“灰色清关”。
今年6月俄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事件发生后,中国海关派员随同政府经贸代表团赴莫斯科就此进行紧急交涉,就相关问题进行积极协调,适时调整了中俄海关合作重点。中方对帮助俄治理“灰色清关”态度是十分积极的,特别是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成立后,中国海关表现出了极大的合作诚意,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推进,得到两国领导人的肯定。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第一,“灰色清关”是出现在俄进出口环节,我方也就是中国海关管理的环节,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都没有这种现象。第二,从长远维护华商合法权益的角度来看,从根本上来规范通关秩序也已经刻不容缓了。第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灰色清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解决“灰色清关”,涉及对发货、报关、市场销售、收入汇出、整个灰色商业链条及人员身份合法性等多方面的问题的整顿,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中国海关在职能范围内,在遵循国家法律、国际惯例及保护企业合法利益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俄方打击“灰色清关”,重点是通过打击通关环节的不法行为,即解决“货”的问题。
《21世纪》: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的海关合作分委会,在两国打击“灰色清关”的合作中起什么作用?
朱高章:分委会于今年6月17日成立,标志着两国海关合作步入机制化发展轨道。分委会暂设“中俄规范海关通关监管秩序工作组”、“中俄海关贸易统计工作组”、“中俄海关执法合作工作组”。9月7日至8日分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商定,规范通关秩序,提高监管效率,规范企业行为,打击走私违法,促进双方贸易健康持续发展,是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当前的主要任务。
分委会成立以来,各工作组及知识产权专家组积极进行磋商,目前已取得积极成果。在规范贸易秩序合作方面,双方已完成信息交换网络的联通性测试,确定了试点口岸和信息交换的数据项。在贸易统计合作方面,双方核对并分析了2004年以来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在执法合作方面,双方确定了当前执法合作应服务于规范双边贸易秩序的原则,明确了两国及边境口岸海关执法合作的联络和案件协查渠道,同意按照商定格式交换案件情报信息,共同打击商业瞒骗、侵犯知识产权、走私犯罪等扰乱两国正常贸易秩序的违法行为。这些都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