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道——高贵深藏不露
来源:
天津网-天津日报
2009年10月25日08:26
亦 雯
与五大道中其他四大道相比,成都道既没有马场道的气派也没有睦南道的神秘,既没有重庆道的典雅也没有大理道的幽深,但成都道(原名伦敦道)却有不张扬的高贵。成都道上的建筑大多独立成幢,每幢都有或大或小的院落,但墙低门矮院窄,站在路边可一目了然楼内精致的楼梯与围栏,可尽览院落中的花架与长椅。围墙院门虽不具实质意义上的保护作用,但却可以表明主人的身份与地位。
二十世纪初,成都道上曾居住过多位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如:抗日英雄杨十三,曾住在伦敦道伦敦里12号(成都道鹏程里4号)。爱国将军张自忠,在津共有两处住宅,其中一处在伦敦道(现成都道60号)。民族实业家族“洋灰陈”,在伦敦道共有两幢连体小楼(现成都道20—22号)。号称面粉大王的实业家孙冰如,在上海崛起后向北发展,在天津展业时买下伦敦道的住宅(现成都道94号)。著名医学家朱宪彝,创办天津医学院时买下伦敦道的住宅(现成都道100号)。除此之外,达仁堂的创办人乐达仁与乐肇基,被世人称为“风流才子”的袁克文,捐献《雪景寒林图》的文物收藏家张叔诚等,都曾居住在成都道。
如今,成都道虽然风貌依然,但却不再有当年的那般凝重,悄然传承留驻的是风情与品位,有人说要体验和感受当年天津的“洋”味,成都道是最好的选择。五大道里数成都道上的西餐厅、咖啡屋、酒吧多,而且多为家庭式经营,房子是店主自己的,环境布置非常随意,各有各的风格,尽管不很时尚,但却很有品位。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袁家倜女士任总经理的“苏易士西餐厅”,袁家倜是袁世凯四子袁克端的女儿,仅凭她特有的身份,慕名而来“苏易士”的人便络绎不绝。据说,这些小店中有的已经营了多年,即使“文革”时也没关闭,只不过很隐蔽,客人也是多年的熟人。
成都道不像北京后海那样张扬,也不像上海新天地那样排场,但却有自己的一份高贵。它有自己一个无形的圈子,没有某种底蕴和背景,是无法体验得出的。所以常有人感到不能融入其中,或觉得与它隔着一层影影绰绰的纱幕。每当夜幕降临时,这里的西餐厅、咖啡屋和酒吧,相继亮起一盏盏柔和的灯,门缝里一阵阵飘出古典乐曲的旋律,店主怡然地站在柜台前迎接客人。小店没有豪华的门面和装饰,但却有正宗的品位和氛围;从不做广告宣传,但无论是二层小洋楼还是半地下室,每个座位都不空闲,不是固定客就是回头客。一杯红酒、一杯咖啡、一首乐曲,尽管重复单调,但却有品不尽的味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