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首届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举行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26日15:13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俞玮)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频发生的社会发展转型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不断上升,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和社会全面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25日至26日,2009首届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应急管理和社会责任”为主题,各级政府机构应急管理人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发表观点,探讨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共同推动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会责任机制。

  10月25日至26日,2009首届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新华网 俞玮 摄

  从抗击“非典”起步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6年前,抗击“非典”一役使2003年成为我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起步之年。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正式成立,以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和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法制(简称“一案三制”)为核心的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起步。

  2004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和《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5年,我国政府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同年7月,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第一次会议召开,“一案三制”工作全面推进。

  2006年,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各省区市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相继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首次被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规划》、《气象防灾减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相继出台,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应急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同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提出要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2008年,成功夺取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重大胜利,及时有效地处置了发生在西藏拉萨的“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抗击"非典"、应对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我国的危机管理实现了重大飞跃。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物资准备进一步加强,危机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靠法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和社会力量,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依靠社会力量 实现应急救援主体多元化

  本世纪初,联合国提出新的减灾口号——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减灾战略。

  “社区作为社会的支撑组织,如何参与突发事故灾难的抢险救援工作直接关系到救援的效果。”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黄毅说,现在安全生产的救援力量和救援投入主要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社区、志愿者、国际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度不够,必须努力构建以行政管理为主体、以管理系统和社会系统为两翼的安全生产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主体的多元化。

  黄毅指出,没有形成完善的应急救援产业化服务体系,一旦发生事故灾难,只有靠政府出面,并承担善后责任和外界舆论的压力。并且,我国的商业保险机制也没有完全进入安全生产的救援领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更多的引进社会力量,尤其是市场力量参与应急,提高救援的效率。”

  中国应急管理杂志总编高小平认为,在危机时刻,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对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众对公共危机决策的认同,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应急管理。

  “由于公共危机具有危险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处理,所以仅有政府的参与是不够的,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还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高小平说,要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政府、公民与社会组织乃至国际组织必须密切配合、联合行动、复合治理。

  “公民参与公共应急管理所具有的多元性、互助性、民间性,不但弥补了政府工作的不足,同时通过监督和倡议,可以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决策及施政能力。”

   建设专业化的应急队伍 提高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让人们看到了央企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第一时间启动紧急预案组织自救,并积极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中央食品、医药、轻工、化工、建材、石油石化等企业加班加点组织生产,竭尽全力保障灾区急需的物资供应。

  谈及企业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体会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着重强调了救援队伍的专业性。他表示,应急管理是一项全员性、日常性的工作,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时,专业化的应急队伍是任何其他组织都无法取代的力量。没有装备实力和救援能力的救援队伍就如同没有武器的战士,无法在紧要关头发挥作用。

  去年第四季度,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及时、果断地实施了一揽子计划,先后出台了4万亿扩大内需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同时坚定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经济逐步企稳回升。

  “历次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应对开始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此应依法开展危机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工作。”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说,金融危机会对多个领域产生影响,金融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或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与人员,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应急管理。

  如何建设一支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闪淳昌指出,今后要进一步健全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体系,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快捷有序的防疫防护和医疗救治措施,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系统,管理完善的对口支援捐赠、志愿服务等社会动员机制,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应急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