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浙江德清以竹明志 桩桩凡人善举点亮公民道德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28日12:37
  中新网湖州10月28日电 (记者 柴燕菲见习记者赵晔娇)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的钱素春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然而,她却因为36年里共救起了21个落水者的事迹成为了该县公民道德教育馆内的一个典型人物,引领每个德清人崇尚道德。

  在新近举行的开馆仪式上,钱素春向全社会发起了号召:“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祖国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是浙江德清人的真实写照。德清是著名的竹子之乡,在公民道德教育馆内,布置了多处竹子,这寓意了“高风亮节”的品格。在德清,像钱素春一样的人物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们以竹明志,自觉践行着公民道德。

  道德馆首开中国先河 道德之风薪火相传

  在德清,有中国第一个展示道德人物典型事迹的公民道德教育馆。400平方米的展区,用文字、图片、影像、实物资料等形式彰显了道德的力量。

  “自古以来,德清就广为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道德佳话和善行故事。如今,面对许许多多的道德先进人物,面对各行各业的道德典型,面对真诚、朴实的群众,建造公民道德教育馆,旨在展示当代德清人自己的道德风采。”德清县委宣传部长张林华表示。

  张林华同时说,德清人以一种积极的尚德姿态,全民动员合力打造了这座永久性的公民道德教育馆,道德馆也将引领、召唤更多的德清人来此尚德。道德馆的落成既是对过往德清人民道德风尚的展示,更是德清人民未来弘扬道德传统的起点。

  记者看到,整个展馆设有敬业之道、爱家之德、立人之品、乐善之行和道德建设五个展区,入馆共有20多名典型人物,将德清人的道德善行和道德传统全部浓缩其中。展馆着重介绍了赵来法、许勋等人的敬业奉献精神,封丽娟、黄国强等人的爱家重孝行为,以及陆松芳的倾囊捐赠、蒋引娣的守信还债、钱素春的舍命救人和马福建的敬老、钱立玲的拥军……一桩桩凡人善举赋予了“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更深的内涵。

  在这20多名典型人物中不乏“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所有者。07年和09年,钱素春、陆松芳两位德清县普通市民先后获得该奖项。一个43万人口的小县,连续两届入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行列,这是绝无仅有的。

  道德馆开幕当天,就有一大群小学生围着倾囊赈灾赈灾,同时入选“浙江骄傲”、“感动中国”的陆松芳索要签名。今年已79岁的陆松芳老人,每天靠拉煤为生,拉一百斤的煤只能赚到两块钱,而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他却将拉了两年煤积攒下来的11000万全部捐给了灾区人民。“他在我们心目中就是明星。”一位姓叶的小同学告诉记者,在德清这些道德模范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张林华表示,公民道德教育馆的建成与开馆,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一种导向、一种追求,这既是一个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也是一个弘扬真善美的过程,更是一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

  老百姓自掏腰包 草根设奖蔚然成风

  德清民风纯朴,在众多道德先锋的引领下,德清的民间道德力量无限延伸。“百姓设奖奖百姓”在今天的德清已经算不上新鲜事。为了弘扬正气、树立道德文明新风,当地一群普通的热心百姓自掏腰包设立了各种民间奖项,用以表彰践行良好社会风气的推动者。

  1997年,一位德清人在武康镇太平村建起了中国首个民间“孝敬父母奖”,他就是当地的农民马福建。提起设奖的初衷,马福建很是感叹:“这社会上,有儿女对父母不仁不义,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起初人们以为这种奖不过是装装样子,谁知因为马福建的满腔热情,“孝敬父母奖”的评议会慢慢演变成了“道德课堂”。在榜样力量的号召下,这个奖评到第三届,就再也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因为整个村都形成了敬老爱老、家庭和睦的新风尚。“现在,这个奖已经走出太平村,奖项的对象也已扩大到全国范围。”马福建表示。

  据悉,马福建在鼓励别人爱老敬老的同时,自己也亲力亲为。设立孝敬奖的第二年,他就把自家一幢3层楼房腾出来创办了老年乐园,吸收村里老年人养老。对于贫困人员只是收取每月430元的水电食宿费。如今,老年乐园已经入住130多位平均年龄84岁以上的老人。对此,老人们都十分感激马福建,说“阿建待我们比待自己亲娘还要好”。

  马福建的德行带动起了一股“百姓设奖奖百姓”的社会新风。随后,又有21位后来者传承这一优良传统。2001年,四处宣传环保的74岁老人朱天荣,用积攒下来的1万元钱设立了“天荣环保奖”;2002年,退伍回乡创业的青年刘志国,为鼓励德清籍的现役官兵在部队多立功,设立了“志国拥军奖”;不仅是当地居民,就连外地来创业的东阳人斯正良也加入到这支弘扬正气的队伍中来,2003年设立了“正良外来人员风尚奖”……

  这22个草根奖覆盖了孝敬父母、环境保护、交通安全、见义勇为、励志助学等多个方面,设奖人来自普通农民、工人、私营业主、机关干部。目前,民间设奖人已经有了统一的章程,成立了民间设奖协会。

  这些“色彩纷呈”的民间奖项,在“钱少、面广、人多”的颁奖原则下,一盒铅笔、一口铝锅,甚至是一篮当地特产酱羊肉都可以成为奖品。奖额虽小,却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新人新事新风尚层出不穷。“小人物”宣扬“凡人善举”的文明奖励形式,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德清现象”。

  10年来,在草根奖新风的带动下,德清从基层群众中挖掘、培育、树立各类先进典型4000余人,他们已经成为了传播文明新风的先锋模范。德清的外来人员犯罪率也相应降至浙江省最低地区之一,而百姓“安全感满意率”又位列浙江省前茅。

  “德清一直关注身边的"平民道德模范",希望用来自基层的普通群众的好人好事,来引领和推动公民自觉投身道德建设实践和创业创新的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在基层,而民间自发产生的道德新风尚,则成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风景,起到了政府部门不可能全部覆盖的补充作用。”德清县委宣传部长张林华表示。

  政府领跑公民道德 带来淳朴民风

  2008年,德清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和浙江省示范文明县城,良好纯朴的民风离不开德清政府的领跑。“文明创建”、“千百读书”、“欢乐德清”、“游子文化节”等活动让德清这座浙北小城更加美丽而温馨。

  目前,德清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游子文化节,以爱心以孝道引领社会风气。文化节同时吸引了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共襄盛举,与小学生共唱《游子吟》。小学生用清脆的童声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则念起了有《游子吟》之称的诗作《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一联袂合演深深打动了德清人,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孟郊故里增添了新的内涵。

  除了以节会弘扬道德,德清更是将尚德教育“潜移默化”到日常生活中。据介绍,德清早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实施“千百读书”工程,引导农民“读书明礼”、“读书致富”。该工程被形象地称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目前,这一工程已经先后孕育出“十佳和谐家园守护人”、“十佳文明新风倡导人”、“十佳群众文化热心人”等道德先锋人物。

  此外,在德清还盛行着“文明五心”,也就是热心好长者、孝心好儿女、贴心好婆媳、知心好邻里、爱心好市民评选活动。政府鼓励群众及时发现、推选身边榜样,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滚动播出视频,使文明之风吹遍德清大地。

  “长期以来,德清县委、县政府都把公民道德建设当作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与社会上不断涌现的公民道德典型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德清的一大特色。”德清县委宣传部长张林华说。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德清公民道德节节高升的渊源所在。德清地处杭嘉湖平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竹茶之地、文化之邦”之美誉,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和古代防风文化在这里留下的印迹和传说,并且出现了沈约、孟郊、管道升、俞平伯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社会的良好风尚,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特别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风气、公民道德能否同步提升,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德清也是希望通过宣传、倡导、弘扬道德模范的好的事迹,从而影响周边的人。”张林华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主题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张林华表示,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将借助继续倡导公民道德奖,发挥道德馆的作用,培育先进人物,在青少年当中组织一系列活动来掀起这股浪潮。

  如今,崇文重教的传统,纯朴致雅的民风,正在德清得到很好的传承,成为现今德清百姓的自觉意识。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