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现有考评制度太刻板 院士提议取消研究生论文指标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28日18:03
  本报讯(记者许琦敏)“中科院应该带头取消"发多少篇SCI论文才能拿学位的规定"!”昨天,在“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院士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著名教育家杨福家明确提议。

  作为一种量化的客观评价指标,要求研究生发表SCI论文,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杨福家认为,对于一些指标的过度迷信和刻板遵守,反而束缚住了“高难度”创新的手脚。

  “在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不少人就是靠博士论文拿奖的。”杨福家说,“在读博士期间,他们往往就写了那么一篇论文——如果在中国,他们可能都毕业不了。”他认为,真正做学问的研究生,就应该埋头做最好的、最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杨浦高级中学举行的另一场院士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沈学础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故事,恰好印证了杨福家的说法: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假说时,只是个二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当他将这篇博士论文交给导师——当时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朗之万时,朗之万甚至不知道是否该让他毕业,因为这篇论文似乎太异想天开了。为此,朗之万特地请教了爱因斯坦,没想到爱因斯坦给了论文高度评价。1929年,就在德布罗意拿到博士学位后4年,年仅37岁的他就因这篇博士论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取消发表SCI论文的指标,该如何考评研究生的工作呢?杨福家说,国际惯例是让每个研究生每二周向所有同学和老师汇报一次工作进展。“在英国剑桥大学,经常在每天晚上10点开讨论班。”他说,这样不仅可以促使研究生努力工作,还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较之普通高校,在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中国科学院,更应全面引入这种做法。

  取消“SCI束缚”,仅仅是一个表征,更深层的应是培植创新的“土壤”:师生间平等的探讨、质疑精神、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等等。而这些精神的培养,更应提早到基础教育阶段。沈学础在给杨浦高中高一学生的讲座中,也反复提到:要敢于向老师提问,勇于质疑老师的答案,科学的进步常常来自对前人结论的质疑。杨福家希望,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能深入每个未来科学家的心灵。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