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去世 > 钱学森去世最新消息

钱学森生平及大事:九大成就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09年11月01日03:55

  9大成就

  1.应用力学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的空气动力学方面和固体力学方面都做过开拓性的工作。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边界层的研究,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温度变化情况,创立了卡门--钱学森方法。与郭永怀合作最早在跨声速流动问题中引入上下临界马赫数的概念。

  2.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

  从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钱学森在火箭与航天领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提出并实现了火箭助推起飞装置(JATO),使飞机跑道距离缩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飞机概念和关于核火箭的设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际飞行理论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用一架装有喷气发动机的大飞机作为第一级运载工具,用一架装有火箭发动机的飞机作为第二级运载工具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概念。

  3.工程控制论

  工程控制论在其形成过程中,把设计稳定与制导系统这类工程技术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钱学森本人就是这类研究工作的先驱者。

  4.物理力学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是先驱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

  5.系统工程

  钱学森不仅将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实践提炼成航天系统工程理论,并且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国民经济建设总体设计部的概念,还坚持致力于将航天系统工程概念推广应用到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

  6.系统科学

  钱学森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

  7.思维科学

  钱学森提出创建思维科学(noeticscience)这一科学技术部门,把上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界曾议论过,有所争论,但在当时条件下没法讲清楚的主张,科学地概括成为思维科学。

  8.人体科学

  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9.科学技术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科学的社会科学)的最高概括,钱学森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归纳为十个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部门。 (综合)

  白手起家造导弹

  1960年11月5日,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唯一见过导弹的钱学森,领导着一支不识导弹为何物的队伍,白手起家,造出了中国自行设计的导弹,并在实践中促成了总体设计部和两条指挥线的形成。

  1956年2月17日,一份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放在了周恩来总理的写字台上。在这个报告中,钱学森对发展我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的规划。

  不久,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了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注:简称"五院",是后来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前身,1982年七机部改称航天工业部)。钱学森于1956年10月出任院长。

  导弹研制对于全中国来说,还是一张白纸。整个五院唯一见过导弹的就只有钱学森。钱学森给学员们开设《导弹概论》一课,从零开始教授相关知识。

  1957年10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按照协定,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几种导弹、飞机和其他军事装备的实物样品和相关技术资料,并派出专家来华指导。

  "到1958年,仿制路线走到一半,钱老和大家就开始酝酿自行设计导弹并开始论证。"训练班学员钱振业回忆说,1960年,经过对两个方案深入论证,计划在仿制基础上再提高,自行设计1200至1500公里的中近程导弹。

  不久,中苏关系发生巨变,当中国导弹仿制工作到了关键时刻,苏联撤走专家。

  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颗近程导弹"东风一号"(DF-1)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1962年,由五院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导弹经过两年试制,生产出样品。

  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在西北试验基地进行首次飞行试验。发射几秒钟后,导弹出现了较大的摆动和滚动,不久发动机起火,21秒时导弹失控;69秒后,导弹毁于发射台前68米处。1964年6月29日,改进后的"东风二号"进行试飞,获得成功。7月至10月,又发射成功了7枚。(《科学时报》、荆楚网)

  两弹结合震西北

  1966年10月27日,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成功。

  随着东风二号顺利发射和原子弹爆炸成功,钱学森提出了"两弹结合"的设想。即导弹与核弹头对接发射。两弹结合是钱学森的大胆设想,但是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周恩来非常关心安全问题,要求研制和试验单位务必做到"导弹在飞行中不能掉下来,掉下来也不能发生核爆炸。"这无疑给钱学森下达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命令。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发射场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在两弹研制期间,钱学森的行踪不仅对新闻界保密,对家人也同样保密。他经常穿行奔走在风沙弥漫的大西北进行勘测,一去就是几个月。(人民)

  东方红曲响太空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规划方案。钱学森担负大总体,即星-箭-地面系统三大方面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

  在运载火箭方面,钱学森提出了一个更为快捷的实施方案。他不主张专为发射人造卫星设计研制运载火箭。他建议充分利用已有导弹和探空火箭的技术基础,将二者结合起来,组成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

  1970年1月,"东风-4号"发射成功,并顺利实现高空点火和两级分离。至此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问题基本解决。

  在卫星方面,钱学森的任务也十分繁重。第一颗人造卫星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颗"政治卫星",所以对钱学森压力最大的,莫过于"一次成功"的要求。

  1970年4月24日,钱学森、李福泽、任新民、戚发轫等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工作,重173公斤的卫星发射成功。这颗卫星向全世界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新闻午报》)

  钱学森生平及大事

  ●1911年12月11日生,杭州人

  ●1929-1934年在交通大学学习

  ●1935-1939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1940年加入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制组

  ●1943年任喷气研究组组长,成为世界知名的火箭喷气推进专家

  ●1949年领导美国太空火箭的研究

  ●1955年回国

  ●1956年与钱伟长、郭永怀等创建、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为首任所长

  ●1958年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60年"东风一号"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1965年人造卫星工程开始实施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0-1982年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1986-1991年任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与钱三强、邓稼先等共23人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