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原上海市侨联主席杨玉环:为侨尽心尽力尽责(组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2日10:07
  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四日,上海市第九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产生新一届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领导班子,印尼归侨杨玉环再次当选上海市侨联主席。中新社发潘索菲 摄

  因为年龄的关系,今年春天,原上海市侨联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常委、委员杨玉环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面对她的让贤,在上海市侨联九届七次全委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晓渡在讲话中运用四个排比句式,共15个词组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很高很高的评价,并号召全会学习和发扬杨玉环为党为国为侨尽心尽力尽责服务的精神。那么,什么是杨玉环的“三为”“三尽”服务的精神内涵呢?

  两代人的命运和两次人生跨越

  杨玉环,福建漳浦人,1941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万隆。提及漳浦,很多人都知道,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据了解,在2300多万台湾人中漳浦籍的就有200多万。旅居海外的侨胞、港澳同胞近8万人,归侨、侨眷2万人。杨玉环的父母是16岁从福建漳浦远渡重洋去印度尼西亚谋生的。1957年,身为印度尼西亚华人学校学生活积极分子的杨玉环,率领7个班干部毅然回到祖国。她至今没有忘记,面对当时的外交环境,面对依依不舍的骨肉亲情,父母在和自己临别时讲了这么一句话:“当初我们16岁离乡背井离开祖国为的是谋生,你16岁回到祖国的怀胞为的是建国,这就算是我俩给祖国还债吧!”

  由此,海外侨胞爱国爱乡之情在杨玉环心目中的印象如雕似刻。同样的16周岁,一个是谋生,一个是建国,两代人的不同命运催生了杨玉环立志向上不言败的坚定信念。踏上国土,众多侨生的选择是要求到北京求学或就业,而杨玉环的选择是服从分配。在武汉完成高中学业后,正是我国需要培养体育人才之际,她服从需要,先后被保送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她再次服从国家需要,来到上海市第八中学任教。第2年就担任教研组长,由于训练成绩凸显,她先后荣获过上海市教育战绩先进个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等荣誉称号。

  回忆往事,杨玉环满怀深情,从一个普通的归侨青年到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在她看来,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跨越。文革后,在拨乱反正中,她又走上了侨务工作的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市侨联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务。

  两字不同涵义和两个不同方向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党组织会把自己从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推上侨务领导工作的岗位”。和杨玉环交流,让你听得最多的是两个字,一个是侨,另一个是桥。在她看来,侨与桥,尽管只有一音之别,但内涵却完全两样。

  让归侨来做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工作,这是落实中央侨务工作政策的策略,通过侨办这个政府部门来搭建一座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这是侨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凭借对中央侨务工作政策的理解,在担任上海市侨办主要领导以后,她感觉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贵任和压力。

  1983年,时值我国改革开放初始,怎样及时把中国共产党的侨务政策通过市侨办这个窗口落实到侨界?怎样加强与侨界联系、沟通、及时了解侨界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发挥侨力集中侨智促进和服务于改革开放?怎样在侨与桥之间有效发挥钥匙的功能作用?为此,她和她的一班人动足了脑筋。

  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敞开了,上海一直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国外的侨胞台胞纷纷来上海探亲、旅游、治病、考查、经商、投资,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杨玉环和她的一班人在热情服务的身影出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杨玉环和她的一班人在为他她们排优解难和穿针引线的繁忙。

  
  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四日,上海市第九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产生新一届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领导班子,印尼归侨杨玉环再次当选上海市侨联主席。中新社发潘索菲 摄

  “有困难,不要紧,找市侨办杨玉环去!”随着市侨办的服务工作在国内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嬴得的口碑,市侨办的服务工作越来越繁忙,越来越多的侨胞台胞和侨眷称市侨办是他们的家!

  回忆起己经消逝的流金岁月,对党充满感激之情的杨玉环说:在这个平台上,我个人也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先后当上了市侨联副主席、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1998年,时代把57岁的杨玉环推到了上海市侨联主席的位置。市侨办和市侨联,在杨玉环看来,尽管工作的最终目标一致,但工作内容却是完全两样的,用她的话说叫做一个朝下走一个向上走。所谓朝下走,就是把中国共产党的侨务政策通过侨办这个窗口落实到侨界;所谓朝上走,就是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把侨情民意反映给政府。

  她说:上海侨界历来具有层次高、联系广、影响大的特点,他们中间蕴藏着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是上海建设发展中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侨务工作要求,结合上海侨联工作的实际,杨玉环在探索上海侨联能紧密联系国情、市情和侨情新变化方面,在全国率先走出了四大步:

  组织网络全覆盖。全市建立了一支有5000多名联络员组成的小区侨联骨干队伍,一张由市、区县、街道(镇)、居委会(村委会)组成的四级组织网络,形成了一个覆盖上海19个区县、多层次、立体的大型城市侨联工作体系。不仅如此,市侨联还将组织网络的触角向前延伸到了小区、校区、园区和楼宇。

  侨联活动创品牌。“年年有重点,月月有活动,人人能参与”,这已成为上海侨界群众活动的机制。为此,在杨玉环的大力推动下,精心打造了系列活动品牌(春节有侨之春;中秋有侨之夜;国庆有侨之庆;12月下旬有侨之情;近500个小区有侨之家活动)。

  海外联谊影响大。杨玉环高度注重海外联宜,在海外华人华侨中联系广、朋友多,享有很高的威望。市侨联接待海外华人华侨的人数从5年前的200多人到去年的1780多人,林绍良、李昌钰、陈香梅、陈克光、陈克威、林文镜、陈永栽等海外著名人士都是上海侨联的重要客人。2002年市侨联成功举办的“海内外华商聚浦江”活动,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海内外华商和侨领参加活动,在海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印度尼西亚著名侨商林绍良先生果断决策,把发展重点放在了上海,与中远集团合作,组建了中远三林置业集团。不仅如此,林绍良先生还为上海申搏作出贡献,荣获了市政府颁发的“白玉兰奖”。据了解,迄今为止,上海市侨联已经联络了世界各地近百个重点侨团,数百位有影响的华侨、华人和港澳重点人士。近几年来,市侨联重视开拓南非、南美等工作相对薄弱的地区,与当地的华侨华人社团建立了联系,弥补了市侨联对外联络工作的空白点,拓宽了工作面。市侨联还依托海内外侨界资源优势,成立上海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为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促进科技文化交流、慈善帮困积极发挥侨联的作用。

  两岸四地交流成优势。在杨玉环的带动下,上海侨联发挥民间优势,为港澳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先后派出代表出席华侨华人反独促统、反邪教等大会,积极促进海外侨胞和有关侨团的团结合作、反独促统,并通过海外侨团和海外侨胞、留学生积极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和使领事馆开展反对民族分裂、反对邪教斗争;关心在沪台商、台籍同胞,积极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在上海创业成功、学业有成;积极倡议、主导“上海、台北、香港、澳门青少年朗诵比赛”,比赛历时11年,成为团结港澳同胞、开展侨联对台工作、抵制文化台独势力的一项品牌活动。

  两项护侨工程和一个奋斗目标

  杨玉环一再教育全市侨联干部要把海内外侨胞放在心上,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急、所想,了解侨情民意,为侨胞谋福祉。在她的领导下,上海侨联打造了2项工程:

  一是“侨爱心工程”,为侨界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尽一份力。例如,2008年依托华侨基金会,为特殊困难华侨继续办好5件实事:给700户早期归侨一年2次送温暖;为近1000位患有大病重病的早期归侨发放医药补贴费;为农村早期归侨每人每月全覆盖补贴;为早期归侨的在读三校生、大学生子女办理补充医疗意外保险;为全市近千位80以上早期归侨实现“三节”(生日、中秋、端午)送温暖。同时,继续关注做好早期归侨廉租房工作;鼓励侨界人士热心慈善公益,推动、支持侨资企业带动侨界困难群众就业;推动区县侨联积极发挥小区医疗中心作用,定期为早期归侨提供各种医疗咨询服务。

  二是“守望相助工程”,进一步创新小区为侨服务工作机制,形成侨界“守望相助”、“侨界特困人士有人帮,侨界空巢老人不孤单”长效工作机制。上海侨联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上海侨联建立健全市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聘请著名律师和法律专家为法律顾问,每月有“为侨服务”专职律师接待日,义务为归侨侨眷和侨资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上海侨联每年为侨资企业协调解决十几起维权案件,涉及几百万到1000多万元资产,帮助侨资企业化解决生存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协助各级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增强了海外华商在沪创业发展的信心。

  杨玉环还常常亲自参加重点客人的接待服务工作。有一次,为了协调一起比较棘手的侵害侨资企业权益案例,她四处奔波,亲自与有关部门沟通,直至找上有关区的法院院长、区委书记等负责人,整整花费了近2周时间,终于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真诚的服务赢得了海外侨胞的信赖,杨玉环同志成了侨商、侨领的贴心人。

  上海侨联坚持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通过走访、座谈会、研讨等形式,广泛了解侨情民意,分析热点难点,汇总分析侨界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上海侨联建立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年2次例会制度,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帮助他们及时了解侨界的意见、建议和呼声,提供议案、提案素材,发挥侨力,集中侨智,推动问题的解决。杨玉环参加市人大、全国政协会议,都自觉积极履行职责,会前亲自深入基层,了解侨情民意,每次都带去五、六份提案,受到媒体和有关领导的重视。

  2004年3月7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致公党、中国侨联组委员联组会上,杨玉环代表地方侨联作了《加强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做好群众工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发言,向胡锦涛总书记反映了地方侨联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侨联工作要不断创造新成绩,不断取得新发展,为推进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把上海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这,就是杨玉环的目标和追求。

  中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曾经指出:“特别是近几年,上海市侨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侨的独特优势,努力为上海的改革开放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各顶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且在实践中锻炼了一支想办法、能办事、能办成事的侨联队伍,完善了上海侨联群众工作的机制,为全国大中城市的侨联工作提供了不少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全国各地侨联学习和借鉴。”(陈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